“馬虎”一詞的由來
馬虎,是近代才流行的一個名詞,是形容人做事丟三落四,糊里糊涂。據說,古時有個二百五畫家,喜歡畫虎和馬。一次,他剛畫成一個虎頭,有位朋友請他畫匹馬,畫家順筆一揮,虎頭下面填上了馬身。朋友見他畫得不倫不類就問他,“你畫的是馬還是虎?”,畫家隨口答曰:“管他是什么,馬馬虎虎吧”,朋友生氣而去。 畫家隨手把這幅畫掛在墻壁上,他的大兒子問道,“父親,上面畫的是什么呀?”,畫家慢不經心地答道:“是馬”。二兒子見了也問他,畫家又隨便地答道:“是虎”,兩個孩子逐馬虎不辯。一日,大孩子遇到一只老虎,以為是馬就想騎它,結果被老虎吃掉了。老二碰上一個人牽著一匹馬,卻以為是虎,拉弓將馬射死,結果被人打個半死。于是,人們便送給畫家一個外號,“馬虎先生”,這就是“馬虎”一詞的由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