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廓街,別名八角街,是西藏拉薩最古老、最具藏族特色的商業街道。八廓,藏語意為“中間的轉經路”。 據資料記載,公元7世紀,藏王松贊干布遷都拉薩,并創建了大昭寺。 大昭寺,這座美麗的宮殿吸引了無數前來朝圣的僧人和香客,漸漸踏出了環繞大昭寺的八廓街。 最初,八廓街只是一條普通的路,后來成了著名的轉經路,圍繞大昭寺先后建起了許多旅店和居民房屋,形成了以大昭寺為中心的舊城區雛形。 舊西藏的八廓街,有噶廈政府、地方政府、監獄等機構,還有商店、攤點、手工作坊。八廓街既住著貴族、僧人、學者,也住著木匠、銀匠、鐵匠、畫匠、裁縫等手藝人和平民。 如今,在一公里長的八廓街兩旁,布滿了商店和商鋪。店鋪中既有藏民族的各類手工制品,又有祖國內陸以及印度、尼泊爾等地的各種商品。八廓街上,可謂店鋪林立,商品琳瑯滿目。 我在拉薩生活的八年中,每逢節假日都會來到八廓街,在拍攝八廓街轉經人的同時,也會拍攝各具特色的店鋪和店鋪中的特色商品。 今天,我把拍攝八廓街小店的圖片整理出來,發在博客上,與來過拉薩和沒有機會來拉薩的博友共賞。在新年到來之際,為大家增添一些喜慶的氣氛。衷心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中:身體健康、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扎西德勒!
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大慶期間,我在八廓街大昭寺前留影。
八廓街家家戶戶的房屋上都飄揚著五星紅旗。
一店鋪的入口處,懸著許多美術作品。
店名為“愛不釋手”。
店鋪名為“曼達拉”。
店鋪名為“天堂眼”。
書店名為“古修哪”。
書店前,牽著血色藏獒的老外。
“手繪唐卡”
怪異的美術作品。
“時輪”唐卡店
懸掛在店門前的牛皮畫。
唐卡畫工(唐卡(Thang-ga)也叫唐嘎,
唐喀,系藏文音譯,指用彩緞裝裱后懸掛供奉的宗教卷軸畫。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種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
題材內容涉及藏族的歷史、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等諸多領域,
堪稱藏民族的百科全書)。
唐卡畫工。
唐卡畫工。
唐卡畫工。
唐卡畫工。
我在藏族手工藝品店中挑選“藏紙”
(藏紙產生于公元7世紀中葉,是西藏特有的文化產品。
文成公主入藏帶來了造紙術后,
藏漢兩族的工匠們在當地沒有中原造紙所使用的竹、稻、魚網等
原料的情況下,經過多年摸索,生產出工藝獨特的藏紙。
千年來,它默默地記錄著西藏的歷史,見證了西藏的文明進程)。
我在挑選藏紙。
藏族手工藝品小店的售貨員和商品。
琳瑯滿目的藏族手工藝品。
用藏紙制作的筆記本、掛歷等。
店名為“優*敏芭”的藏香店老板達瓦和商品。
藏香店老板達瓦和購買藏香的顧客。
店名為“這里”。
一位藏族僧人在選購商品。
一店鋪前,轉經轉累了的老人在小憩。
一店鋪前,一位老人在小憩。
一位轉經的藏族老人從一小攤前走過。
八廓街入口處,出售手工轉經筒的老板次仁多吉與顧客。
選購手工轉經筒的轉經人。
一外國游客從一小攤前走過。
一出售藏族特色手工藝品的小攤。
一店鋪前的商品和自制的模特。
藏族特色店鋪。
出售法器的小攤。
獨具特色的路牌。沖賽康是拉薩最大的商品批發市場;
吉日四巷整個巷都是銷售藏式家俱的店鋪。
食品店中,藏族同胞做酥油茶時必備的酥油。
印度、尼泊爾商品店中的煙葉。
印度、尼泊爾商品店中的商品。
八廓街吉日四巷的藏族家具店。
藏族特色首飾。
藏族同胞生活必備的木碗和攤主。
琳瑯滿目的藏族特色商品。
琳瑯滿目的藏族特色商品。
我用純山羊絨線給家人編織的圍巾和毛衣,
針針線線之中,傾注著我對親人的深情。
我用純山羊絨線編織的圍巾和毛衣。
我用純山羊絨編織的圍巾和毛衣。
我用純山羊絨編織的圍巾和毛衣。
我把購買的藏紙裝裱起來,作為裝飾畫掛在家中,既有特色又顯高雅。
(藏紙,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現存數量很少的藏紙傳人,
用傳統工藝,將狼毒草打碎,一張一張地用手工制作成藏紙。
狼毒草制成的藏紙,既防蟲鼠,又不變色變質,可保存千年不腐。
藏紙中的綠葉和花瓣,都是用真實的實物鑲嵌進去的)。
我在珠穆朗瑪峰下的定日縣購買的鸚鵡螺化石。
據資料記載,這種化石有上億年的歷史。
珠穆朗瑪峰下的鸚鵡螺化石。
珠穆朗瑪峰下的鸚鵡螺化石,
還有我在樟木口岸購買的紅木手工雕花盒和水果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