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渴望 ”作文的審題
這個作文題的關鍵詞在于“渴望”,正因為是“渴望”,所以習作要寫的肯定是想得到而尚末得到的,從內容上來看,所填入的詞語是作文反映的主體——渴望理解,渴望友情,渴望關注,渴望溫暖,渴望成功,渴望丟失的東西重回身邊,渴望戰爭消失,世界和平……這些都是可以的,還可以細一些,如渴望有一個弟弟、妹妹,渴望得到爸爸(媽媽、老師、同學)的理解,渴望得到語文老師(數學老師、英語老師等)的贊揚,渴望得到游玩的機會,渴望得到休息等等,都可以成為你寫作的內容。從文體的選擇角度來說,這個題目寫記敘性的文章比較適合。
其實,題目本身已是立意,只要是所寫的是自己最渴望的,流露出真情實感,文章就會寫的不錯。
下面是幾篇同學的習作,都是考場中成功作文,未經修改,作為參考:
學生習作一:
我渴望有一個星期八
708班 孫含
“嘩啦、嘩啦……” 掛在墻上的日歷在一天天翻動,一眨眼,竟已轉到了2010年,時光如此消逝,回首2009,我多么渴望我有一個星期八,一個真正屬于自己的星期八!
——題記
打開一周的作息安排表,周一至周五,是緊張而忙碌的學習,縱使是到了嚴冬,不停運轉的筆尖也能擦出火花。考試——復習——復習——考試,一疊疊的試卷和復習資料壓在書桌上,壓得人都喘不過氣來;又是一次考試,天陰沉沉的,空氣中夾雜著灰塵和細雨,老天也在為我們哭泣嗎?唉,以往的好心情去了哪兒呢?終于到了周五的傍晚,放學了,大家一擁而散,五天的辛苦學習能換來兩天的解放日嗎?我想:不是的,學習之路漫長著呢!為了能取得好成績,父母也都絞盡腦汁,興趣班、提高班紛至沓來——周五晚上的新概念英語、周六的竹笛培訓、硬筆書法培訓,周日的奧數班、科學提高班都在等待著我。就連僅剩的周六的一點點時間也是用來做作業和復習的。這樣的一周固然是忙忙碌碌,固然看起來十分的充實,但這樣機械的生活卻并非是我想要的。我應該有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能夠讓我盡情地遨游!我應該有自由的一天,能將我的激情盡情揮灑!如此多的理由,只為證明我多么渴望有一個星期八。
假如我有一個星期八,那我一定要過得如童話故事般美妙無比。這一天,我沒有作業的煩惱,沒有興趣班的困惑,更沒有耳邊父母千百次的嘮叨。早上我要睡一個懶覺,把所有的精力透支全部都彌補回來,洗漱完畢,我要坐在陽臺的躺椅上,手上握一本散文集,讓陽光投入我的懷抱,讓書香溢進我的鼻孔,一杯綠茶,一盤點心,那真是一個理想的境界。中午,我要坐下來細細品嘗媽媽做的飯菜,那一定是可口的佳肴。下午的時光要細細打磨,看一小時的電視后和鄰居的姐姐玩一個盡興,回到家,舒舒服服地洗一個熱水澡。晚上,我要和媽媽坐一個被窩,讓她聽我講述我內心的快樂和痛苦。最后,我輕輕合上眼睛,進入夢鄉,準備著又一個星期的開始。
夢總是要醒的,無奈留不住的時光,留不住的人與物,星期八永遠只能是我的渴望,永遠只能停留在“假如”,但這對于我來說也足夠了,渴望并不代表一定要擁有,我仍然要高呼“我渴望有一個星期八!”
學生習作二:
我渴望友誼
蔣逸辰
不知不覺中,我已度過了數十個春秋,時間之輪日夜不息,而我心中的“渴望”也如日升月落般更新不斷。從小到大,我期盼無數,幻想無數,有時,哪怕是一顆巧克力糖,也能讓我感到無比的興奮和雀躍。
時間到了2010年,這一年,我最渴望得到的是五十五份全新的友誼。
還記得剛進入初中時,那時的我每天形單影只,一個人做作業,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睡覺,學校對于我來說,除了學習之外,便沒有其他的意義。我明顯感覺到我融不進這個大家庭,像被關在門外的一個陌生人一樣,無法感受到屋內的溫暖。每天傍晚,當我獨自在校園內散步時,我的心就充滿了苦澀和凄涼,微風拂過我的臉頰,帶走我的汗水,卻帶不走我心上的苦悶。
那日,我還是漫無目的地在校園里閑逛,不知不覺走到一扇小門前,門外擺滿了紅艷的雞冠花,好似清晨剛剛升起的朝陽,我的心中頓時感到了一絲熱情和溫暖。徘徊了一會兒,我回身想走,畢竟那并不屬于我。突然,門開了,我驚愕地回頭,一位頭戴藍布帽的老人走了出來,脊背略微有些佝僂,臉上刻滿了生活的辛苦的條紋,但那雙眼睛卻還是如此的清澄明澈。樸實,是我對她的第一印象。她見我呆呆地站在那兒不說話,便招招手,示意我進屋。我本來反身想走,腳卻不由自主地跟著她進了屋子。里面陳設很簡陋,一張床,一個電視,幾乎就是她全部的家具。后來,我才知道她是我們這棟宿舍樓打掃衛生的阿姨,不過,這是后話了。當時我進屋后,老人指著一張凳子讓我坐下,問我為何要獨自來這里。我沉默,只是搖搖頭。她見我不說,也就沒有再問,只是開始講她自己的事,都很有趣,我聽著聽著,原本緊鎖的心扉慢慢舒展開來,竟興奮地和她攀談起來……那天,成為了我到這個學校后最快樂的一天。末了,我問她下次我還可以來找她嗎?她笑笑說:“當然,我是你的朋友嘛。”
“朋友”,多么熟悉而又陌生的字眼,我曾以為再沒有朋友了,可事實并不是那樣,眼眶里有咸咸的東西流下來,我幸福地笑了。轉身跑回教室,這是我在這個學校所收獲的第一份友誼。現在,我相信,有了老人的支持與鼓勵,只要我能夠敞開心扉,更加真誠地與人交往,就一定能夠得到真正的友情。
因為,我不只一個人。
學生習作三:
我渴望長大
石楠
渴望,一提到這兩個字眼,就有許許多多幼稚的想法從我腦袋里萌發,但有一種渴望是我從以前到現在直到未來都不會改變的——渴望長大。記得五六年前,還坐在奶奶腳邊聽故事的我就對奶奶說:“奶奶,我想快點長大!”奶奶聽了,笑著問:“長大干嗎?”“我長大了要給奶奶買套大房子!”奶奶怔住了,一會兒又給我講起了故事:以前有只小白兔,對老兔子說……
渴望長大。現在的我不會再說“我要給奶奶買套大房子”這種話了。但我依然渴望長大,我盼望著長大的那一天。我也問自己長大要干嗎?我知道,我也明白。長大后我要去山區,去支教。每當在電視里看到那些貧困的孩子,總有一種溫熱的液體濕潤了我的眼睛,更有一種強烈的責任感沖擊著我的心靈。看著那些被寒風刮紅的臉,被冰雪凍紅了雙手卻依然坐在教室里努力學習的孩子時,更加重了我的使命感。身為同齡人,每天穿著名牌,在環境優美的校園里學習生活的我們,又能為他們做些什么呢?只有深深的罪惡感罷了,活在這種環境中的我們和他們,能拿什么進行比較,用金錢只會玷污了他們幼小而純潔的心靈。我渴望長大,長大后去阻止都市人們平時紅燈綠酒的生活,而在捐款時卻只有幾張零錢的行為。當然社會上并不都是只有這些人。更多的是愿意付出愛心去幫助貧困地區人們的人,他們用自己的愛心去溫暖冬日里山區孩子們冰涼的手。
是的,我渴望長大,長大后去山區,去幫助那些孩子走出貧窮的陰影,用我的一切去改變那些孩子的命運。有一件事,讓我感觸很深,一個記者去采訪一位十分貧困的女孩時,女孩說了一句:叔叔,別拍我,我不想讓大家知道我窮,我長大后會賺很多錢,會變得很有錢,到那時候,你再來拍我,好嗎?就是這幾句話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是啊那些人的命運本不應該如此,但貧困阻擋了他們通向光明的道路。
可能有一天,我真的站在了山區學校的講臺邊,我心中的罪惡感會一點點地被消磨掉,但它絕不可能消失在世俗人們的心中……
我渴望長大,我真的渴望長大,渴望長大后能夠幫助到那些需要我的人,使世界更美好!讓那些貧困的孩子們知道,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人關心他們,愛他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