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養生的八個時辰 1、卯時(5:00-7:00) 見晨光即披衣起床,叩齒300次,轉動兩肩,活動筋骨。先將兩手搓熱,擦鼻兩旁、熨摩兩目六七遍;再將兩耳揉卷五六遍;然后以兩手抱后腦,手心掩耳,用食指彈中指、擊腦后各24次;再去室外打太極拳或練其他導引術。 2、辰時(7:00-9:00) 健身后,飲一杯白開水。早餐后,徐徐行走百步,邊走邊以手摩腹。 3、巳時(9:00-11:00) 此時或讀書,或理家。疲倦時即閉目靜坐養神,或叩齒咽津數十口。不宜高聲與人長談,因為說話耗氣,須“寡言語以養氣”。 4、午時(11:00-13:00) 午餐應美食,要求食物暖軟,只吃八分飽。食后用茶漱口,滌去油膩,然后午休。 5、未時(13:00-15:00) 此時或午眠,或邀友弈棋,或瀏覽時事(相當于現代人看報)。 6、申時(15:00-17:00) 此時或讀名人詩文,或練書法,或去田園綠地,或觀落霞。 7、酉時(17:00-19:00) 晚餐宜早,宜少,可飲酒一小杯。用熱水洗腳,有降火、活血、除濕之功效。晚漱口,滌去飲食之毒氣殘物,以利口齒。 8、戌時(19:00-21:00) 輕微活動后安眠。睡時宜右側臥,“睡如弓”。先睡心,后睡眠,即睡前什么都不想,自然入睡。(老中醫) 2012.09.12《廣州老人報》【天生逍遙·天生文摘】 |
|
來自: 天生逍遙 > 《天生逍遙-天生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