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格言 不可以小損為無傷而不防 時間:2012-08-06 08:00來源: 好詞好句網 作者:西海 點擊: 302 次 更多0 1、治身養性謹務其細,不可以小益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損為無傷而不防。―――《抱樸子》晉 葛洪 11、晚飯少吃口,活到九十九。―――《養生要集》唐 張湛 12、體欲常勞,食欲常少,勞無過極,少無過虛。―――《養性延命錄》南朝 梁 陶宏景 13、雖常服藥物,而不知養性之術,亦難以長生也。―――《養性延命錄》南朝 梁 陶宏景 14、嗜欲使人氣淫,好憎使人精勞。―――《古今圖書集成》清 陳夢雷 15、事從容則有余味,人從容則有余年。―――《呻吟語》明 呂坤 16、圣人勝心,眾人勝欲,君子行正氣,小人行邪氣。―――《淮南子》西漢 劉安等 17、省思慮則心血不耗,發不易白。―――《醫先》明 王文祿 18、善養性者,則治未病之病,是其義也。―――《備急千金要方》唐代 孫思邈 19、善養生者養內,不善養生者養外。―――《壽世保元》明 龔廷賢 20、忍怒以全陰氣,抑喜以養陽氣。―――《抱樸子》晉葛洪 21、人生如天地,和煦則春,慘郁則秋。―――《醫述》清 程杏軒 22、人借氣以充其身,故平日在乎善養,所忌最是怒。―――《老老恒言》清 曹廷棟 23、人但知過怒過哀足以害性,而不知過喜過樂亦足以傷生。―――《退庵隨筆》清 梁章鉅 24、琴醫心,花醫肝,香醫脾,石醫腎,泉醫肺,劍醫膽。―――《幽夢續影》清 朱錫綬 25、調理脾胃為醫中之王道,節飲食乃卻病之良方。―――《仁齋直指方論》宋 楊士瀛 26、惱一惱,老一老;笑一笑,少一少。―――《養心要語》明 胡文煥 27、老人之情,欲豪暢,不欲郁郁閼,可以養生。―――《類修要訣》明 胡文煥 28、牢齒之法,早朝叩齒三百下為良。―――《養生要集》唐 張湛 29、夫精神志意者,靜而日充者壯,躁而日耗者老。―――《淮南子》西漢 劉安等 30、凡有喜嗜之物,不可縱口,當念病從口入,惕然自省。―――《養生四要》明 萬全 31、凡心有所愛,不用深愛,心有所憎,不用深憎,并皆損性傷神。―――《備急千金要方》唐孫思邈 32、凡食物不能廢咸,但少加使淡,淡則物之其味真性俱得。―――《老老恒言》清 曹廷棟 33、發,血之窮也,千過梳發,發不白。―――《養生要集》唐 張湛 34、大喜蕩心,微抑則定;甚怒煩性,稍忍即歇。―――《退庵隨筆》清 梁章鉅 35、出則以車,入則以輦,務以自佚,命以曰招蹶之機。―――《呂氏春秋》戰國 呂不韋等 36、齒,骨之窮也,朝朝琢齒,齒不齲。―――《養生要集》唐 張湛 37、才所不逮而困思之,傷也;力所不勝而強舉之,傷也。―――《抱樸子》晉 葛洪 38、暴喜傷心,暴努傷肝,暴恐傷腎,過衰傷肺,過思傷脾。―――《養生四要》明 萬全 39、安則物之感我者輕,和則我之應物者順,外輕內順,而生理備矣。―――《蘇沈良方》宋 蘇軾、沈括 40、安谷則生,絕谷則亡,飲食自倍,腸胃耐傷。―――《養生要訣》明 胡文煥 本文來自: 好詞好句網(www.) 詳細出處參考:http://www./htm/201286/7658_4.ht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