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來知德研<易>之功績
古之<易經>乃「數象義理」之統一體。后之研<易>者眾,但分為「數象」派與「義理」派,彼此爭論不休、褒貶不一。唯來氏之<易經集注>,堅持「數象與義理不可分」之原則,故其研<易>獨具一格,出大成果。筆者在學習來氏之<易經集注>基礎上,又受其「數象與義理不可分」原則啟廸下,于1990年前后草擬出拙文:<<易經>是中國古代探究天人和諧的經典>。文中有下面一段內容特意摘錄,以說明來氏研<易>之功績。 「為了闡明<易經>之數象(結構形式)與義理(哲理內容)的嚴密關系,認識它的對立統一整體觀,具體地掌握卦與卦之間的義理內蘊。筆者引用我國古代竭力主張"<易>之數象義理不可分離"的明代易學大家來知德著<易經集注>的解卦內容,舉<乾>卦的變化,試證上述的論點。 來知德認為,元亨者天道之本也,數也。利貞者,人事之當然也,理也。易經理數不相離。 來氏之論,道出<易經>最為核心的奧秘,然而后世讀者不知其用心。其"易經理數不相離"之論,可稱謂數千年研易者中的獨響!來氏概而論之,不管是高貴的天子,不管是低下的庶民,無一人可以離開<易經>的數象與義理,而能成功者。孔子雖為至圣,而純以易之義理而教人,以致后世之人囿于遵循,重義理而輕數象,始終難解<易經>之奧秘。筆者讀來氏之專著,識來氏之<易注諸圖>,遵其"易經理數不可分離"的啟迪與示范,終于悟出"<易經>結構與內容七大層次"之機理。」
筆者文章發表于[國學復興文化論壇]之「大講壇」專欄,列為大講壇系列講座之(四)。全文鏈接如下: http://bbs./thread-12008-1-1.html
養生修*煉秘訣:求生圖存遂人愿,盡忠盡孝常行善,綿延后代無遠憂,度己度人心安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