箴言: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此圣人之預戒 也。(明·胡文煥《新創(chuàng)攝生集覽》)。 語譯:生活安定的時候不要忘記可能發(fā)生危 難的事情,人生健存的時候不要忘記可能病死的 不幸。這些都是善于養(yǎng)生者的預見和警戒意識。 箴言:明治病之術者,杜未生之疾。(晉·葛 洪《抱樸子·用刑》)。 語譯:明隙診治病患的醫(yī)術的人,多應有預 防尚未發(fā)生的一些病的保健養(yǎng)生技能。 箴言:遇事始知聞道晚,抱疴方悔養(yǎng)生疏。 (宋·陸游《劍南詩稿》)。 語譯:遇到了麻煩事不好處理時,才知道自 己所學所聞的真本領太少太晚,當自己生了病時 才后悔以往對養(yǎng)生之道的荒疏是無知的。 箴言:與其救療于有疾之后,不若攝生于無 疾之先。(元·朱震亨《丹溪心法》)。 語譯:與其在生病后去救治,不如在無病前 去攝生保養(yǎng)。 箴言:以方藥治已病,不若以起居飲食調攝 于未病。(清·曹庭棟《老老恒言·防疾》)。 語譯:用方藥來治療已得的疾病,還不如病 前在生活起居、飲食等方面的調理攝養(yǎng)更為有 利。 箴言:爽口物防須作疾,快心事過必為殃。 與其病后能求藥,不若病前能自防。(宋·邵雍 《擊壤集》)。 語譯:多貪口福的人須當注意患病,如心所 欲的快事過多必生禍殃。與其得病后去求醫(yī)求 藥,何不在病前注意做到預防和攝養(yǎng)。 箴言:養(yǎng)生之本,凡事有節(jié);人之壽夭,在 乎調攝。(明·龔廷賢《壽世保元》)。 語譯:養(yǎng)生的根本法則是,做任何事都要有 理有節(jié);人的長壽與夭亡,關鍵在于平時的調養(yǎng) 珍攝。 箴言:善攝生者,惟能審萬物出入之道,適 陰陽升降之理,安養(yǎng)神氣,完固形體。使賊邪不 得 人 , 寒 者 不 能 襲 。( 宋 · 趙 佶 等 《 圣 濟 總 錄》)。 語譯:善于養(yǎng)生長壽的人,主要是能審察天 地間萬事百物進退出入的道理,能適應陰陽消長 升降的變化,平時能安養(yǎng)其神氣,保護身形健全結 實,使病邪無法入侵,冷熱也無法向他襲擊。
|
|
來自: 壹事精致 > 《養(yǎng)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