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醫角度來說,脾胃對于每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脾為人體的后天之本,主谷物精微的運化吸收,提供人體賴以生存的營養物質。如果脾虛,對健康而言,影響則很大。
現在的父母,可能普遍存在這種心態:要把最好的給寶貝,吃的也不例外。孩子喜歡吃肉,就讓他們多吃。但孩子卻出現脾陰不足,且很多。
如今傷陰的東西太多,我們吃的好多肉類都是帶激素,因為動物吃的飼料里面就已經添加了激素。激素進入人體后,因為激素的東西都是陽性、熱性的性質。長期食用,脾陰就傷了。
那么脾陰不足有哪些癥狀?如何辨別?大家不妨參考以下方面:
手腳心熱、心煩、夜里盜汗、眼睛干、口干、渴喜冷飲,脈搏跳得快、舌質紅,舌苔薄或者沒有舌苔,以上是陰虛的癥狀,同時還要加上脾虛的癥狀,就是吃完飯肚子脹,會鼓起來,半天下不去,大便干燥。這是脾虛,吃完了以后肚子脹,堵在里面,是脾運化不了,陰虛和脾虛的癥狀合起來,就是脾陰不足。
脾陰不足了,吸收運化受阻,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家長也憂心。孩子是祖國的未來,不能因為愛,耽誤了孩子的身體,我們一定要保證孩子葷素搭配,一定不要讓孩子整天吃肉,不吃青菜,那將會是家長的失職。
針對脾虛的,推薦一款煎水服的小方子:山藥九克、蓮子肉九克、薏苡仁九克、木瓜六克、麥冬六克、沙參六克、生地六克、甘草三克。冰糖一塊。煎汁服用,口感甜甜的,孩子也不會反感。
里面的山藥是補脾陰的,白色潤肺,味甘入脾,還可以補腎。蓮子是補脾的,可以搗碎煮,蓮子中的芯又能瀉肝火。薏仁是祛濕的,木瓜搭配甘草,酸甘化陰,同時木瓜還能疏肝。麥冬搭配沙參,滋陰生津。
另外還有一點很重要,脾陰不足的孩子,家長要盡量少給他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減少肉的比例,合理葷素搭配,讓他們養成吃蔬菜的好習慣。
孩子是我們的未來,不能因為愛,而耽誤孩子的身體。努力讓孩子養成合理的飲食習慣,不挑食、偏食,讓孩子茁壯成長。
資料提供:網絡
編輯整理:殷宜燕的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