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鮮的見聞和親身經歷,使張謇清醒地看到了保護朝鮮的重要性。他以自己的學識先后寫了《壬午東征事略》、《乘時規復流虬策》、《朝鮮善后六策》等政論文章,其中尤以《朝鮮善后六策》治論最為深刻。【詳細】
張李關系中最起波瀾的有兩件事。一是壬午兵變后張謇上《朝鮮善后六策》而不為李鴻章采納,張對李結下芥蒂。二是甲午年張單獨上疏劾李:“戰不備,敗和局。”至此,張謇還是同李鴻章公開決裂了,這也標志著張謇最終從淮系的營壘中徹底分化出來。關而于張謇獨疏彈劾李鴻章的背景,近代史鈔中各有說法,內容大同小異,一致認為張謇是主戰派的重要首領之一。
【詳細】
張謇為請愿定下的基調及方針,和平請愿,不成不收兵。于是,1909年底開始,轟轟烈烈的請開國會運動序幕拉開了。
張謇分別以“預備立憲公會”和江蘇諮議局研究會等名義宴請各省議員代表,并發表《請速開國會建設責任內閣以圖補救意見書》。稍后,上海會議決定成立國會請愿同志會。【詳細】
|
|
來自: caozhiying929 > 《未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