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為砂質(zhì)壺,泡壺后壺身傳熱緩慢,保溫性好,故在提、握、撫、摸時不感炙手,冬冷季節(jié)雙手捧壺,不僅可取暖,且有按摩健身之作用。 紫砂壺壁,含有氣孔率,且有雙重氣孔結(jié)構(gòu),使壺有適應(yīng)冷熱急變之性能,寒天注入沸水,不會脹裂,溫水燉燒、烹蒸也無需擔(dān)心開裂。今天小編再帶大家繼續(xù)鑒賞一下紫砂的其他壺型,件件都讓人賞心悅目呀! 19、秦權(quán)壺 秦權(quán):秦統(tǒng)一六國后統(tǒng)一了度量衡,“權(quán)”就是用來稱量重量用的秤砣;“秦權(quán)”壺就是仿其外型。誰最早創(chuàng)制了秦權(quán)壺,無從得知。但晚清梅友竹與韻石合作,一如當年陳鴻壽與楊彭年的傳奇。紫砂題銘,直追曼生,神采翻飛。“載船春茗桃源賣,自有人家?guī)С觼怼!?桃源賣茶,以壺為秤。充滿了想象的意境和瀟灑不羈的情趣。秦權(quán)為壺,氣度泰然,剛正不阿。光面古拙中意象萬千,顧老更是將秦權(quán)做成了素器的巔峰典范。 20、柿圓壺 柿圓壺以柿子為型,表現(xiàn)了制壺者對成熟之秋的感懷,也表現(xiàn)了制壺者對柿子以碩大紅潤之果實來報答自然的贊美。 21、如意壺 表面細潤,是以優(yōu)質(zhì)紫砂泥制作。壺身呈蓮子式,平肩高頸,壓蓋微穹,三彎嘴粗大,把環(huán)而方,扁珠狀鈕,為典型清中期手工制作特征。加底向內(nèi)包卷,大平底,做工精細,形制敦實古樸。 22、乳鼎壺 “乳鼎壺”,壺體簡潔腴潤,線條流暢而富有張力,體現(xiàn)了乳鼎壺的含蓄美,壺蓋與身截成一體,壺鈕、嘴、把采用暗接過渡,整壺更顯秀潤雅致,充分的體現(xiàn)了紫砂的特質(zhì)。乳鼎有時候又被稱之為“玉乳”,與乳鼎不同之處在于底為平底,無三足而立,依然顯得端莊典雅,不失風(fēng)韻! 23、書扁壺 為明時大彬制。為紫砂壺形制中少見的極扁造型,藝趣盎然,也是早期紫砂壺幾何形體造型的代表作品。線面屈曲和諧,寓瀟灑于纖巧中,形雖扁而氣度卻昂,剛?cè)嵯酀菚r壺中的神品。泥質(zhì)是較粗的調(diào)砂,經(jīng)燒成后,粗而不糙,粗獷中豪氣盎然,這種選料,反映出紫砂的特有肌理,乃時大彬偏師出奇之佳作。時壺刻款是仿唐代歐陽詢的書體,鐵劃銀鉤,筆力勁道,是鑒定時壺真?zhèn)蔚囊罁?jù)之一。 24、傳爐壺 傳爐壺,式度端莊,風(fēng)格雅致,隱隱然有古風(fēng)韻,堪稱佳品。老子曰“大象無形,大巧不工”。制壺賞壺,到了極致就是看其氣度,觀其神韻。至于細節(jié)的處理到顯得不過爾爾。傳爐壺的特點正是如此!傳爐壺有著青銅器般的威嚴與穩(wěn)重,它古樸典雅,曲線強勁有力,渾厚端正。是方中有圓,圓中寓方的典范,要想做得比例恰當、珠圓玉潤,骨肉廷均實屬不易。 25、一粒珠 一粒珠造型古樸,古韻盎然,莊重又不乏新意,典雅大氣又不失陽剛之氣,造型惹人喜愛。一粒珠如西瓜的壺型,可以使人清心安靜,來洗滌塵間煩躁的心情,原因在于有句話如是說:若瓜時,輒偃臥以瓜鎮(zhèn)心。但一粒的造型又如同一顆珍珠般珠圓玉潤,飽滿而剔透,壺身一大珠,壺鈕一小珠,如同“母子珠”般形影不離。然無論型如哪種造型,一粒珠大度豁達的造型以及其細膩精致都是一樣的。 26、玉乳壺 壺以紫砂老拼紫泥為材質(zhì),紫而不姹,細潤如脂,整器以玉乳為名,造型圓潤充實,以曲線構(gòu)成主體形式,自壺鈕、蓋、身、底腳,沒有硬性的折線和角,顯現(xiàn)球形大小均衡適度的節(jié)奏感。一彎嘴、圈把、截蓋與口吻合,扁鈕至腳線與主體造型緊密呼應(yīng),觸覺舒適,具有很強的形式美感,尤其是形態(tài)流線的掌握,優(yōu)柔曲折如小泉流水,妙哉妙哉! 27、鐘鼎壺 28、君德壺 “君德式”乃因明季壺工張君德而名。呈鼓腹矮梨形,三彎流朝天,圓環(huán)把,截蓋圓珠鈕,捺底,底款以行書刻滿篇“誡子書”。此壺以細密青灰砂制成,胎薄均勻,制作精巧,刻款流暢,窯燒火候得宜,手感順滑,十分討喜。晚清時期,東瀛煎茶道盛行,外銷日本的紫砂茗壺類頗為暢銷,但滿刻名篇文章之甚為少見。 29、巨輪珠 “巨輪珠”壺,以壺型簡潔著稱,壺流均為炮管直流,大都為小品壺,有多種款式。壺型圓潤而敦厚,與泥料相得益彰,充分體現(xiàn)出了古樸的美。炮管流,出水有力,水流如柱,氣勢磅礴! 30、思亭壺 早期的思亭壺,壺嘴曲度較小,流口簡練,以竹刀落款于蓋口墻沿,筆致尚稱工整;年代稍晚些的思亭壺,風(fēng)格柔美,曲線明顯,流口較尖,署款則各式皆備,有竹刀寫刻,也有鋼刀雙鉤刻,罕見鈐印者。思亭壺式以其俊秀高雅,留名于朱泥陶史。閩南俗諺:「一無名,二思亭,三孟臣,四逸公」。思亭排名優(yōu)于孟臣,有可能是思亭壺式俊挺,佇立茶船之中,有若蟜龍昂首,氣韻出眾。 31、線圓壺 線圓壺是一款經(jīng)典器型,作為圓壺中的經(jīng)典,被不斷的效仿和演繹,圓壺一直是紫砂藝人所忠情的一種器型,而圓器又是由不同方向不同曲度的曲線組成,講究的是珠圓玉潤,比例協(xié)調(diào),雋永耐看。 32、龍旦壺 龍旦壺(龍蛋壺)是紫砂壺器型中的經(jīng)典一類,其圓滑可愛的造型深受壺友喜愛。作品做工小巧精致,壺身通體為蛋狀,壺身光滑圓潤,短嘴為直流狀,倒把拿捏方便,扁圓珠紐。關(guān)于龍旦壺的起源,有這樣的記載,清代吳鼎梅《陽羨茗壺賦》:“圓者如丸,體稍縱,為龍蛋。”這是最早的龍蛋壺式。龍旦壺的造型是取于蛋型。 33、漢云壺 漢云壺是紫砂壺中比較具有另類特色的器型,為顧景舟原創(chuàng)壺式,是改良傳統(tǒng)經(jīng)典壺式別具匠心的巔峰之作,漢云壺壺身光素?zé)o紋,純以造型的優(yōu)美取勝。壺以圓形線條為主,束頸,折腹外鼓。肩部凸起線條,延伸至壺嘴,與把手在視覺上保持了平衡,上小下大的兩個傾斜塊面突出中間線條的優(yōu)美,使之過渡到壺嘴上成為陰陽分割之界,連接到壺把上端下沿,充分體現(xiàn)“線”的美感,使整個造型簡練而又挺拔。 分享就是美德,您的每一次轉(zhuǎn)發(fā) 都是為傳承中國文化出一分力 |
|
來自: 關(guān)隴之 > 《品質(zhì)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