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湯主之。 本條發病患者當屬平素心陽不足之人,汗為心之液,汗液形成有賴于心陽蒸化,汗出太過心陽隨汗液外出,心陽虛則見心中悸動不寧,本條何以辨虛實?虛則喜按,實則拒按,本虛則喜實,內不足求助于外,故依癥狀可判斷為心陽虛證,至于已經手按虛里,為何仍訴心下悸,欲得按,目前個人理解為(可能有不當之處,歡迎指正):按郝萬山教授所講本條當屬心陽虛重癥,心陽虛可導致心主神志功能失調的桂甘龍牡湯證(118),心陽虛合并痰濁上擾心神的桂枝去芍藥加蜀西龍骨牡蠣湯證(112),心陽虛合并寒氣上沖桂枝加桂湯證(117),既然桂枝甘草湯為心陽虛重癥必然可兼見以上諸條目中的合并癥,故心下悸動的病機可能屬于,心陽虛,心臟震懾功能失常,或為水氣、或為寒氣上沖而至。而本條文中未詳細敘述其他癥狀的根本可能在于,本身心悸癥狀太過而忽略其他暫不影響生命安全的兼證,臨床上經常可以看到急性冠脈綜合征的患者在發病時就提一個或者是胸痛或者是心慌一個主要癥狀,待經過常規處理癥狀緩解后其他兼證紛至沓來,或乏力、或胸悶、或氣短、或胃脹等等。所以頓服桂枝甘草湯之后可以繼續應用桂枝加桂湯或苓桂棗甘湯等方劑善后。 118.火逆下之,因燒針煩躁者,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主之。 本條病機為心陽虛損,心主神志功能失調所致,治療上以桂枝甘草溫補心陽,龍骨牡蠣潛斂心神。從現代醫學論治可歸納為神經官能癥一類。 112.傷寒脈浮,醫者以火迫劫之,亡陽,必驚狂,臥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主之。 本條病機當屬心陽虛,心神不斂復被痰擾,符合本條病機發病患者當屬平素體內就有痰飲之人,所謂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心陽不足之后,陰邪趁虛而入,痰濁擾心,可見或為臥起不安、或為癲狂諸癥。總之心陽虛為本,痰濁邪氣為實,本方中芍藥為陰柔之品,不利于陽氣恢復及痰濁消散故去之。 117.燒針令其汗,針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奔豚,氣從少腹上沖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壯,與桂枝加桂湯,更加桂二兩也。 本條病機當為心陽虛,下焦陰寒之氣乘虛上沖所致。 囑其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醫案: 桂枝甘草湯案 王xx,女,41歲,教師,1978年4月初就診。 主訴:胸閉悶憋,時而感氣促,氣不足息,喜歡嘆氣,遇陰雨天,胸悶更甚,心悸心慌,疲乏無力,舌苔白潤滑,脈緩而弱,偶見間歇。心電圖正常。診為心陽不足、胸陽閉阻。擬用桂枝甘草湯合枳實栝萎薤白湯加味。處方:桂枝6克、生黃芪15克、瓜蔞殼20克、薤白12克、枳殼10克、炙甘草10克、橘絡10克,服5劑。 二診,服前方后,胸悶減輕,心胸舒暢而歡快,不嘆氣,心悸減,脈息平和無間歌。守前方加黨參15克,繼進5劑。 三診,服前方10余劑,諸癥已罷,一切正常。矚其服歸脾丸以善后調理。隨訪至今,心悸氣短之癥未復發。 按:桂枝甘草湯溫養心陽,加參芪益氣,合枳實栝蔞薤白湯宣通胸陽,故能主治心悸氣短的胸痹證。如確診為冠心病者,加活血化瘀藥合用,亦可緩解癥狀,能獲近期療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