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話不多講,你也不愛看,所以直接進入主題,我就用最干練的圖文,來給你說說“讓PPT逼格起來的懶人版煉成式”。 適用范圍: 文字和內容數量中等和大量類型的幻燈片 (雖說文字是幻燈片的天敵,但這樣的幻燈片恰恰是我們最多使用的類型) 效果展示: 原稿 煉成后 原稿 煉成后 只要5個步驟,就可以 Step 1 — 回歸原始和單純 — 就是要回歸原始和單純、刪減區別和修飾,統一格式——哪怕變成原始材料的狀態。 那些體驗很差的PPT成品,只有回到最原始的狀態,才是最沒有負擔的狀態。 ▲問題和原因: 想太多!想當然! 制作幻燈片,當你想法很多的時候,當你什么都想要特殊、差異表現的時候,就很容易出這樣的問題,再好的素材,如果你看不到大局,搞不清楚搭配關系,做的越多,越是容易畫蛇添足、錦上添亂,就像渾身掛滿珠寶的暴發戶一樣。 步驟要點 字體: 一個頁面內最多2種——同一字體的粗體、斜體、藝術字等,都算1種全新的字體;此外,要使用安全的字體。 顏色: 頁面內色彩的數量(包括背景的色彩),總數控制在3種以內;盡可能使用黑、白、灰色彩為主要的文字、內容和背景色彩。 背景和模板: 丟掉復雜和深色的的背景,就用純白、淺灰的背景,更換背景單純的模板。 修飾物: 丟到無用、無意義(不表意或暗示演說內容)、并且視覺效果并沒有更好的頁面修飾元素。 修飾效果: 頁面里還剩下的東西,丟掉一切擬物和修飾效果,包括陰影、映像、漸變、棱臺等等,只保留最原始和平面的效果。 其他格式: 過于散亂的內容方向等。 【案例1】 changes 丟掉了過多的紅色強調,字體統一為等線; 圖片的效果很難看(實際上那個圖既不影響表意,也很low),所以干脆也丟掉圖片; 統一了字號(標題字體一般要更大一些,這里反而更小,暫時先都統一到一致); 丟掉了原來的模板。 簡潔不少,但是你大概感覺不到改善,沒關系,后面的步驟再看。 【案例2】 changes 丟掉了深色的背景,深色的背景較難駕馭,不建議首選; 丟掉了修飾性的圖片(后面再議); 丟掉了正文文字的粗字體; 丟掉了標題的宋體字,統一字體為微軟雅黑。 簡潔不少,改善還不明顯,接著來。 Step 2 — 矩化外形、對齊邊緣 — 就是讓你整體內容占位的視覺外形,形成為大致的矩形占位外形,尤其是長寬比比較大的長方形,就是讓內容形成為橫向長寬的長方形。 基本思路如下: 版式案例示意: ![]() 這一頁的版式,都是在主要追求左側邊緣的左對齊,同時,是盡可能的追求右側邊緣的右對齊,但是沒辦法的地方,也不強求,比如9號的右側,內容長度很難統一,不統一也完全ok; 這個時候因為有3個方向上都是長平豎直的,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矩化的處理是足夠的↓ ![]() 【案例】 ![]() changes 讓內容的5段內容和標題部分左對齊; 統一5段文字的文本框長度; 標題行向右移動,與內容區左對齊; 刪去了標題行末尾的冒號。 另一個案例在回歸以后,就已經是矩化的了,所以略過。 Step 3 — 處理留白 — 留白是頁面里,整體的內容部分,到版面邊界、沒有放任何東西的、視覺上的空白地帶。 ![]() 原稿 ![]() 煉成后 步驟要點 內容較多、很多的幻燈片,最常見的毛病就是留白太少,顯得很擁擠、密集,這個時候要增加留白。 內容少的幻燈片,最常見的毛病是留白太多、散,或者其他的不均衡,這個時候則要反其道而行之。 版面上方的留白一般要比下方的更大一些,即內容整體要靠下,這樣內容的重心在下方,會顯得很穩;如果重心靠上,則容易顯得很飄。 留白要恰當,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一般內容多會偏少,但并不絕對,感覺頁面留白不對勁,你多試試不同的留白方式就行。 注意: 如果你的幻燈片里還有顯著的前景——不管是修飾、圖片還是模板自帶的邊角料,他們都已經占去版面空間了,就需要把這些已經不屬于空白的地方刨掉,所以留白的基準,是它第1個相鄰的幻燈片前景的邊界,或者說第1個相鄰的視覺阻斷、障礙的對象。 ![]() 像右下角這種小人,非常的煩人!雖然只占去了這么一點地方,但是對于留白基準的侵占大得多。你從縱向上讓開,那紅色這一片,都得讓出來,不然影響矩化的外形和整齊啊。你要是右側不讓,讓下方,那扣掉的更大。 所以選模板,一般不建議那些影響留白基準特別多的模板,不要選那些邊角的修飾特別突出或者大片的模板,很難駕馭。 【案例1】 ![]() changes 正文字體從20號縮小到16號; 標題與正文部分整體下移,上方的留白大于下方留白。 【案例2】 ![]() changes 增加了頂部、左側和底部的留白,縮小右側留白; 縮小正文2段文字的字號,標題行下移、正文下移; 整體內容左移; 向右拉長了內容部分的文本框。 Step 4 — 作出層次 — 分層的內容,會顯得更為規律和品味。 比如這組處理: ![]() 沒有層次 ![]() 有層次 不同的內容元素,在距離上越近,你邏輯上的認知,他們的關系越緊密;距離越遠,就越是獨立、分離、差異、不同的。 同時,無論距離遠近,在格式上越是顯著和差異的,就越是不同的性質、越是特殊的;反過來,在格式上一致或者相近的,那么他們即便明顯在不同的部分和層次,也是一樣或者相近的性質。
怎么作出層次,你記住這個公式: 1 作出大標題 → 2 作出分區小標題 → 3 處理間距 → 4 統一同級元素的間隔和格式 處理間距的原則: 【行間距 ≤ 分區內段落間距 ≤ 小標題到正文間距 ≤ 分區間距 ≤ 大標題到整體內容間距 ≤ 版面的最大留白 】 現在一邊看示意,一邊看解析: ![]() ![]() 關于格式 1、這里首先做出了小標題; 2、所有小標題的格式都是一致的,所有的正文的格式都是一致的;而且大標題比小標題顯著、小標題比正文顯著; 3、最后一點的內容,我們處理成修飾了,所以它的格式跟誰都不太一樣,但是比較接近正文,表示他和正文的關系更近一點,但是又有獨立性;與大標題的格式差異很大,而且是小很多,表示它從屬在大標題的范圍下。 ![]() ![]() Step 5 — 修飾和美化 — 在前4個步驟打好基礎的情況下,你進行修飾和美化,會非常的容易。
比如: ![]() 這會兒你把最早丟掉的修飾圖拿回來,放在不礙事的角落,就完全沒有問題了。
也可以按照之前提示的版式參考,略加變化,做圖文的左右排版。 ![]() 在修飾使用的圖片上,不規則和規則的圖片,你可以按照這樣的建議來處理: ![]() 一個很便利的修飾和美化方法,是套用現成的模板。只要基礎打得好,套什么模板、換什么背景,都可以有很大的提升: ![]() 在上圖的基礎上,你幾乎不需要任何格式的調整,或者只需要微調,套套模板,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 ![]() ![]() 像這樣的模板不難找,都不屬于很個性的模板,適應性非常好。
另一個很便利的修飾和美化方法,是使用簡約一點的背景圖,比如: ![]() ![]() 只要把之前的小圖放大的全屏,然后置于底層,同時在圖上覆蓋半透明的白色色塊遮罩,就可以自己作出一個很不錯的背景圖。 一定要注意 使用背景圖,背景圖要淡,背景圖太鮮明的,會沖突本來內容的視覺表現。 套用模板的,要注意模板的邊角料不能占位太大,使用自帶修飾性前景對留白影響很小的模板。一般模板自帶修飾越是角落和邊緣化,背景圖越是平淡和背景化,越是容易適配。
在層次關系很明顯的情況下,邏輯關系也非常的鮮明,你如果能夠識別出來,并且能找到同樣關系的素材,你也可以很容易的套用這樣的關系圖: ![]() ![]() 大致如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