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個標題,不少人心里可能會想:又是一個標題黨!且慢!請先回答以下幾個小問題: 1. 你更喜歡閱讀還是思考? 2. 你更喜歡模仿抑或原創? 3. 思索問題時,你先尋找別人的解答,還是先自己進行思考? 如果你的回答以前者居多,則說明你真的不大會獨立思考。 有自己的觀點 不代表會 獨立思考 “你會獨立思考嗎?”,出于自尊心的保護,很多人都會回答“會”,認為自己是會獨立思考的:我都是成年人了,怎么不會獨立思考呢,很多問題和事情我都有自己的見解!但問題是:有自己的觀點不代表會獨立思考。人腦具備思維的能力,就會對事物形成各種認知,因而我們必定會有“自己”的觀點。而“有自己的觀點”是否就算作獨立思考,關鍵在于此觀點的獲得方式。大多數人都是直接從教育、媒體、專家、意見領袖等各種途徑“收錄”觀點,而這絕非獨立思考的表現。那么,到底什么是獨立思考? 獨立思考無懼權威 獨立思考重點在“獨立”二字,所謂“獨立”,意即自由自主、不受限制,因而獨立思考一定是無懼權威的。在獨立思考的國度中,沒有權威的地位。我們進行思考,是為了探尋真理,而真理之所以為真,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真理可以自證其真理性,不會因某個哲人、天才或科學家下過什么定論,世界即是如此。所以探尋真理的途徑——思考,也必應是不受束縛的,無懼權威的,這種思考就是獨立思考。唯有如此,思維才會更趨近于它的目的和歸宿——真理。無懼權威,是探尋真理的內在要求。舉個例子,在此篇論述獨立思考的文章中,我不會引用任何專家學者關于獨立思考的定義,因為這本身是違背獨立思考的,是無法邏輯自洽的。這就像探尋真理必然要求無懼權威一樣,如果給權威讓道,就是背離真理。 不懼權威,就是管它天王老子、名人先哲作過什么定論,他們不一定是對的,我可以自己去思考這個問題,探個究竟。不少人可能會這樣覺得了:你是不是太過妄自尊大了,做人需謙虛,先看看賢哲們怎么說吧,他們的智慧遠超我輩,觀點結論比我們正確多了。持此看法的人正是不會獨立思考的人,在他們的思想意識中,有深深的權威崇拜情結。在獨立思考中不懼權威當然不是妄自尊大的表現,如前所述,不懼權威是獨立思考的內在要求,因此在思維的疆域中,獨立思考是它自己的君主,它不用向任何人奴顏婢膝,它任意馳騁,肆意飛揚! 獨立思考 敢于質疑 當你沒有權威的概念時,你就會敢于質疑,獨立思考一定敢于質疑。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不能被質疑的觀念和理論,真理就是在不停的被質疑中修正和推進的。 哥倫布質疑天圓地方。 伽利略質疑重物落地更快。 哥白尼質疑太陽繞地運轉。 愛恩斯坦質疑牛頓構建的物理世界。 量子力學質疑統治了宇宙千萬年的決定論。 沒有永恒的真理,而真理又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所以真正的獨立思考,敢于質疑任何事情,不僅質疑可能是錯的,也質疑歷來公認是對的。不僅質疑自然科學方面,也質疑社會倫理方面,尼采甚至質疑道德本身,提出強力意志,因此為被目為狂人。 如果你不敢質疑,則說明你根本不會獨立思考。獨立思考,無懼權威,敢于質疑,是內在一致的,前者必然要求后者,并給后者帶來無比的自信和確定性。所謂獨立思考,就是不宥于權威觀點,敢于質疑,自為地進行思考,得出屬于自己的關于事物的認知。 當闡明什么是獨立思考時,我們就會意識到,原來我們真正獨立思考的時候是如此之少,我們滿腦子都是二手的觀念。大腦并不具備自動獨立思考的機能,相反它更像一個容器,更多時候都在接受和記憶,被灌輸多了就會相信,謊言在腦里重復一千遍就成了事實。 什么是愛,什么是真善美,人為什么會有道德,痛苦是什么,快樂又是什么,法律的本質是什么,世界是偶然的還是必然的,“本質”到底是什么意思,為什么所有事情都有原因…… 我們獨立思考過的課題是如此至少,大部分的觀點都是通過教育、大眾媒體和個人閱讀而來。坦白說,哲學家鳳毛菱角,大多數人都無需獨立思考如此多且深邃的問題,因為這并不影響正常的生活。但是如果你具備了獨立思考的能力,一定可以幫助你在工作和生活中取得更出色的成就。 獨立思考的能量超乎你想象 在任何領域,獨立思考都將幫助你獲得更出色的表現。 獨立思考能夠讓你獲得關于事物的確定性、堅實的認識。閱讀和通過別種途徑獲得的認知,就像假牙和義肢,永遠都不可能跟你真正融為一體,而通過獨立思考獲得的認知,就像自然生長出來的肢體,堅實、自主、具有生命力。相反,通過閱讀和別種途徑獲得的認知,無論多么的超卓,終究只是一個漂過你腦海的寶物匣,因為這種認知沒有經過自己思維的深度探析,只是處于記憶的狀態,自然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淡忘。 任何創造創新,都是獨立思考的結果。任何有所創造創新的人,都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不會獨立思考,就會一味的模仿、因循守舊。模仿也許能讓你迅速地切入某個領域,快速地俘獲一些受眾,但如果習慣于模仿,你的創造力就會漸漸萎縮,而真正偉大卓越、震撼人心的作品和理論,一定是創造創新的結果,一定是獨立思考的杰作。 獨立思考,并非是完全摒棄他人的觀點和見解,這是不實際也不可能的。從一個人呱呱墜地之日起,到成長為具有一定獨立思考能力之前,都是一個被動接受和學習的過程,而日后更是需要持續的學習。整個社會的進步,也都有賴于前人的智慧結晶,我們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獨立思考所強調的,是不懼權威,敢于質疑,用自己的思維去探索與驗證。你可以閱讀學習前人的理論與技術,在批判繼承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理論體系。你也可以在掌握了基礎知識的時候,就大膽地獨辟蹊徑,不走前人之路,開創另一條羅馬通途。 沒有永恒的真理,而整個世界的發展也有其“慣性定律”:過去總在制約著現在和未來,社會總是如此順其自然地繼承著前人的思想成果。讓我們試想,如果一開始是一種不同的“因”,現在是否會有一種不一樣的“果”呢。萬事無絕對!而這也正是獨立思考的魅力所在——獨立思考有無限的可能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