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邀請!首先我們先說說日本人的英語水平: 日本人英語普及率低 總體說來,日本人的英語比中國人的差。哪里差呢?上次我去郵局往中國寄一個包裹,等我把里面的物品名稱都一一寫清楚了,職員才想起來告訴我要把片假名的單詞都改成英語的,否則中國的海關看不懂。郵局男職員抓了抓頭,滿面羞愧的對我說:“對不起,我不會寫英語。”看樣子,他本來是打算替我改的。我告訴他說沒關系,刷刷刷的把該改的地方都改完了。其實要改的內容不過都是些日用品的名字,在中國任何一個過了大學英語四級的人都能寫出來。日本郵局職員屬于國家公務員,國家公務員寫不出基本日常用品的英語名稱。 日本人英語聽說能力差 在中國英語說得溜的年輕人在大街上一抓一大把,而在日本除了東京等大城市以外很少能夠找到英語流利的人。即使是英語考試成績非常優秀,拿到TOEIC990分滿分的日本人,仍然有不會聽說的。你對他說英語,他會很認真地聽,然后面帶羞愧的對你說“對不起”。聽說能力當然不能代表整個英語能力,但是是衡量英語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日本長期以來的英語教育只重視讀寫,導致了大量的日本人只會“啞巴”英語,只能用筆談。 日本人英語發音尤其差 想和日本人用英語順利溝通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我以前有一個日本老前輩,常常打電話聊天。有一天他告訴我了他的郵箱地址,我想以后再也用不上他的名片了,就給扔了。結果因為地址不對,我發郵件沒成功,永遠地失去了聯系。后來又有一次打電話向日本的某公司要郵箱地址,也是不對勁,后來才明白原因出在“n”“m”“v”這三個字母上。“n”的日語發音類似“恩努”,“m”類似“愛慕”,而“v”則是“布衣”。你跟日本人無論講純正的American English,還是Queen's English都沒有用,只要你不用日式的“恩努”“愛慕”“布衣”發音,他們就聽不懂。 老一輩中國人的英語帶有嚴重的四聲以及其他中國特色,現在的日本人的英語發音仍然和那個時代的中國人差不多,甚至更差。其原因之一是他們既不像中國的學校一樣學國際音標,也不像歐美國家native speaker一樣學拼音認讀。老師念得不標準,學生也不可能學得標準。因此日本學校里一般都采用以英語為母語的ALT(Assistant language teacher)來輔助日本老師教英語。 造成日本人英語能力差的原因,據我分析有以下幾點: 一 不重視兒童英語教育 說了大家可能都不相信,在日本仍然有相當多的人反對小學英語必修化。從前年開始文部省規定小學五六年級學生每周進行一次外語活動,通過歌曲以及游戲等形式讓學生親近外語,基本上不教授如何讀寫。請注意,是外語活動而不是課,因此既不用教科書,更沒有考試。 近日文部省發布了小學英語指導的最新方針,規定從小學三年級起開始英語教育,小學五年級時作為正式課程教授。三四年級學生每周進行一至二次英語活動,五六年級學生每周三節英語課。但是這個方針大約到2020年四月份才會實施。 日本學校里不重視英語教育,家長們也不會像中國的家長一樣熱切的送孩子參加各種英語班。社會上的英語班收費昂貴,學生寥寥無幾,和中國的火爆場面有天壤之別。 二 日語獨特的發音添亂 日語的母音就五個,和英語令人眼花繚亂的母音與子音組合相比簡直太單調了。一輩子沒有學過的發音自然很難發好,這是難點之一。其次是由于日語里沒有單獨的輔音發音,輔音后肯定跟著元音,所以日本人總要加上元音才覺得對勁。比如把table讀成“忒-不盧”,把sing讀成“星-格”。日本人讀英語還隨便劃分音節確定重音,這就像唱歌,詞是對的,調與節奏卻完全不對,這樣就不可能溝通。網絡上有些嘲笑日本人英語發音爛的視頻,有些人就來找我來鑒定是不是真的。其中有的是日本藝人故意夸張的搞笑作品,有的是看客聽不懂失去了耐心,就來直接問我答案。其實跟日本人一點關系都沒有,自己看到最后就明白了。 三 日本人喜歡自創英語 眾所周知的“黃金周”一詞來自日語的“ゴールデンウィーク(golden week)”,而這個詞本來在英語中不存在,而是日本人獨創的。日語里有大量的聽起來很像英語,但又不是英語的詞,這類詞叫做和製英語,是日本人獨創的英語。比如“gasoline stand(加油站)”“consent(插座)”“order made(定做)”“salary man(工薪族)”等等。很少有人去追問這些詞的由來,以為這就是英語,但是卻發現講英語的人根本聽不懂。 四 日本人的性格不適合學外語 大部分日本人性格靦腆,內向,自卑,不敢仰起頭挺起胸大聲打招呼,不敢在公眾場合回答問題,更不愿意發表自己的意見,就連自己應得的權利也很少主張。我的有些日本朋友們看到在自動販賣機前有外國人,就寧愿繞遠去更遠的地方買果汁。因為他們害怕外國人對他們說話。在自己的國家外國人對自己說話,有什么可怕的?外國人講日語,就回答日語,外國人講其他語言,自己聽不懂有什么可害羞的?該努力的不是外國人嗎? 日本人認真細致,重視細節是聞名世界的。這保證了日本的產品質量高,列車準時,事故少,贏得了全世界的信賴。但是這個優點在學習外語時就成了障礙。很多日本人不是learn,而是study,研究英語,扣細節。堅持下來的人把自己搞成半個語法學家,而大多數人鉆到牛角尖里出不來就只好舉手投降。學外語可以馬馬虎虎,可以不動腦筋,不必要什么都透徹理解,更不需要完美,但是日本人絕對不同意這個觀點,這就導致他們永遠也學不好外語。 日本人善于動腦,勤于動手,但要讓他們多動嘴巴就太難了。去年教的一個班很有意思,總是安靜得嚇人。據班主任老師講這個班學生非常認真,很刻苦。但是我給他們上漢語課很少有人出聲朗讀,更沒有人回答問題,搞得我很難上,也沒覺出他們有多優秀。直到我把他們的漢語筆記本都收上來,不禁撲哧的一下笑了。有近三分之一的學生不但工工整整地全部記錄了我隨手在黑板上寫的內容,還把課本里的漫畫都畫到了筆記本上。敢情日本的所謂“認真刻苦”的高中生把學外語的功夫都下到了這兒,能學好外語才怪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