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秦翰,北宋宦官,名將。字仲文,獲鹿(今屬河北)人。宋太祖時入宮,太宗、真宗時屢次參與抵御契丹以及討伐趙保忠等軍事活動。因他久在邊疆,宋真宗特置皇城使一職由他擔任,表示對他的特別寵幸。官至《入內都知、昭宣使、群牧副使,加領平州團練使》。死后一再《追贈貝州觀察使、彰國軍節度使》。秦翰有勇有謀,共四十九次受傷,不居功,不攬權,不謀私利的。秦翰可以說是宋代宦官中在軍事方面最杰出的人才,即使與一般的將帥相比,他亦是相當出色的。 二: 李神福,開封人。顯德初為御廚都監。后至“右領軍衛將軍”。太宗即位,授“入內高品”。太平興國六年,擢“入內高品押班”,遷副都知、“勾當翰林司”,轉“入內內班都知”。兼“勾當祗候內品班”。淳化四年,遷崇儀副使、勾當皇城司。轉“入內黃門都知”,不久加任“宮苑使”。真宗即位,遷“皇城使、內侍省入內內侍都知”,領恩州團練使、勾當永熙陵行宮事。咸平二年秋,帝閱兵東郊,以神福為 大內都部署。是冬,幸大名,與王繼英并為行宮使。四年,勾當三班,部修含光殿。景德初,兼領親王諸宮使。三年,改宣政使。從謁諸陵,復為行宮使。授宣慶使,領昭州防御使,整肅禁衛。先是,諸司使止于宣政,故特置使額以寵之。三年,卒,年六十四。贈潤州觀察使。 三: 劉承規,字大方,楚州山陽人。建隆年間,劉承規補為高班,太宗即位后,超拜“北作坊副使”。雍熙年間,劉承規受命“勾當內藏庫兼皇城司”,出為“鄜延路 陣都監”,繼而又改任“祟儀使”,遷洛苑使。大中祥符元年,在宋真宗封泰山過程中,劉承規掌“發運使、遷昭宣使、長州防御使”。大中樣符五年 劉承規以身體有病為由,要求致仕?!罢孀谔刂镁案5钍惯@一榮銜授予他、并封他為新州觀察使”。大中祥符六年 真宗見劉承規久病瘦弱,為取道家易名度厄之義,遂改珪為規,又授他為左驍衛上將軍、“安遠軍節度觀察留后致仕”。劉承規剛剛致仕,就病故了。 四: 張崇貴,真定人,太祖時為內中高品,稍遷殿頭,太平興國中,以善射遷為帶御器械。至道元年,進崇儀副使、內侍右班副都知。真宗立,拜洛苑使、右班都知、管勾并州軍馬。咸平元年,又命管勾鄜延屯兵。俄領獎州刺史。三年九月,以德明誓表來上,以功拜皇城使、內侍左右班都知,領誠州團練使。大中祥符四年八月,卒,年五十七。贈豐州觀察使,內侍護喪還京師。子承素,東染院副使。 五: 衛紹欽,開封人。紹欽始以中黃門侍晉邸,太宗即位,補入內高品。雍熙二年,擢入內西頭供奉官。淳化中,部修皇城,功畢,授入內押班。五年,加崇儀副使。真宗嗣位,拜宮苑使,領愛州刺史,充入內副都知、修奉永熙陵都監。景德二年,改皇城使。從幸河朔,命為“車駕前后行宮四面都巡檢”。三年,加昭宣使。命為皇城內外都巡檢。歷掌三班院、皇城儀鸞翰林司。卒,年五十六。 六: 鄧守恩,并州人。十歲以黃門事太宗。咸平初,為入內高班。逾年,入掌騏驥院。景德初,為澶、濮都巡檢。又使環、慶及戎、瀘等州巡察邊事。大中祥符七年,又兼修真游殿、景靈宮。累遷入內高品、供奉官。宮成,遷內殿承制。八年,預修大內,改西京作坊副使。九年,營造皆畢,授東染院使,充會靈觀都監。天禧二年,掌“軍頭引見司”,又修祥源觀成,遷崇儀使。三年,授入內押班。四年春,河復故道,遷文思院使。歸朝,加領昭州刺史。是秋,掌皇城、國信二司。遷入內副都知。會建 天章閣。又勾當資善堂兼太子左右春坊司。五年,卒,年四十八。贈淄州防御使。 七: 孫全彬,字長卿。累遷西頭供奉官。 元昊叛,全彬監鄜州兵救延州,解圍去。除并、代州都監,加內侍押班。進鈐轄。儂智高寇廣南,以為湖南、江西路安撫副使。南方平,領綿州防御使。張貴妃薨數月,進宮苑使、利州觀察使,給兩使留后奉。俄為入內副都知,知制誥劉敞封還詞命,居三月,復授之。轉領“信武軍留后”。為永昭陵鈐轄。時去永定復土四十二年,熙寧中,卒,年七十六。贈太尉、定武軍節度使,謚曰恭僖。 八: 李舜舉,字公輔,汴京人,北宋宦官。 勾當御藥院十四年。后轉武階,熙寧中領文州刺史,轉嘉州團練使,同時仍為內侍押班。宋夏永樂城之戰爆發,徐禧、沈括等人不聽李舜舉的勸告,導致慘敗。李舜舉戰死,享年50歲,謚忠敏。 九: 韓守英,字德華,開封祥符人。初為入內高品。久之,以西頭供奉官擢入內內侍押班,遷副都知。戰劍門有功,遷西京作坊使、劍門都監。還,勾當三班院,進入內內侍都知。賜錦袍、金帶。俄領會州刺史,解都知。再遷昭宣使,復領三班。提舉在京諸司庫務,勾當皇城司。歷宣政、宣慶二使,內侍左班都知,領獎州團練使、雅州防御使,入內都知,管勾修國史。書成,進景福殿使,又為延福宮使、入內都知,復提舉諸司庫務。卒贈定國軍節度觀察留后。 十: 藍繼宗 ,字承祖,廣州南海人。藍繼宗歷遷西京作坊副使、勾當內東門。深得宋真宗信任。元德太后、章穆皇后下葬,藍繼宗為按行園陵使。景德元年秋,真宗北征澶州時,任勾當留司、皇城司。 景德四年正月,真宗拜謁諸陵,皇陵附近缺水,藍繼宗就把泉水引到陵下,百官侍從都由此渡過。因此他被提升為入內副都知,為天書扶侍都監。后升為東染院使。大中祥符元年,藍繼宗任會州刺史,升為崇儀使、勾當皇城司。朝廷修玉清昭應宮,宮成,升洛苑使、高州團練使,充當都監。因章穆皇后陵的墓道下陷,被貶為如京使。負責修景靈宮,升為南作坊使,又修會靈、祥源觀。大中祥符七年,宋真宗到亳州朝拜太清宮,他為管勾留司、大內公事,提舉在京諸司庫務,勾當三班院、修國史院。藍繼宗為內侍省右班都知,升為入內都知。宋仁宗即位后,藍繼宗升為左騏驥使、忠州防御使、永定陵修奉鈐轄。歷任昭宣、宣政、宣慶使。他多次上表請求辭官,宋仁宗特免他入朝拜舞和跟從皇帝出行。不久,他又堅決請求罷去都知,就以景福殿使、邕州觀察使的身份回家養病。景福殿設使,從大中祥符年間到藍繼宗,只有三人擔任過。藍繼宗去世后被贈官為安德軍節度使,謚號“僖靖”。 十一: 盧守勤,字君錫,開封祥符人。自入內內品累遷禮賓使、邠寧環慶路鈐轄,還為入內內侍省押班、領昌州刺史。明道中,改葬章懿太后,而舊藏有水,以守勤嘗典葬事,罷為永興軍兵馬鈐轄,徙鄜延路。再遷六宅使,加貴州團練使,進榮州防御使兼邠寧環慶路安撫都監。元昊寇保安軍,守勤率兵擊走之,特遷左騏驥使,移陜西鈐轄。久之,復恩州防御使,遷利州觀察使,歷真定府、定州、北京路鈐轄。以左衛大將軍致事,卒,贈保順軍節度使,謚安恪。 十二: 李憲,宋朝宦官,字子范,開封祥符人,仁宗皇佑年間補入內黃門,升供奉官。神宗時,官至宣州觀察使、宣政使、入內副都知,遷宣慶使。元豐四年六月,宋發五路大軍二十萬攻夏?;鹿倮顟椚挝鹾咏浡允梗饰跚貎芍蒈婈牉橐宦罚晌踔萃?,攻擊西夏背面。八月,李憲由臨洮出發,翻越馬銜山,至康古城,進而取西市新城,九月二日,攻克蘭州。李憲設帥府于城內,并建置蘭州,李浩為知州。次年正月,宋廷改熙河路為熙河蘭會路。進景福殿使、武信軍留后。 十三: 王中正,字希烈,開封人,北宋宦官。補入內黃門,遷延福宮學詩書、歷算。仁宗嘉其才,命置左右。慶歷衛士之變,遷東頭供奉官,歷勾當御藥院,鄜延、環慶路公事。帶御器械。從王韶入熙河,以功遷作坊使、嘉州團練使,擢內侍押班。進昭宣使、入內副都知。久之,提舉崇福宮。紹圣初,復嘉州團練使。卒,年七十一。 十四: 梁從吉,字君佑,開封人。補入內高班。熙寧初,為邠寧環慶路駐泊兵馬鈐轄。以功升都鈐轄,累官皇城使。從高遵裕至靈武,督士卒攻城,身被創甚,進入內押班,遷永州團練使,為副都知。元祐中卒,贈成德軍節度使,謚曰敏恪。 十五: 高居簡,字仲略,世本番禺人。超轉殿頭,領后苑事。歷領龍圖、天章、寶文閣、內東門司,干當御藥院。神宗即位,罷為供備庫使。稍遷帶御器械,進內侍押班。以文思使領忠州刺史。卒,贈耀州觀察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