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實收資本:是指投資者按照企業章程或合同、協議的約定,實際投入企業的資本,它是企業注冊登記的法定資本總額的來源,它表明所有者對企業的基本產權關系。 2、資本公積:指企業收到投資者出資超出其在注冊資本(或股本)中所占的份額以及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等。 3、盈余公積:包括法定盈余公積和任意盈余公積。 4、其他綜合收益:企業根據企業會計準則規定未在損益中確認的各項利得和損失扣除所得稅影響后的凈額。 5、利潤分配:是將企業實現的凈利潤,按照國家財務制度規定的分配形式和分配順序,在企業和投資者之間進行的分配。
1、主營業務收入:核算企業根據收入會計準則確認的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主營業務的收入。 2、其他業務收入:核算企業根據收入準則確認的除主營業務以外的其他經營活動實現的收入。 3、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指交易性金融資產、交易性金融負債以及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套期保值業務中公允價值變動形成的應計入當期損益的利得或損失。 4、投資收益:指企業根據長期股權投資準則確認的投資收益或投資損失,取得、持有、出售交易性金融資產和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實現的損益,承擔、出售交易性金融負債和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負債實現的損益,持有、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實現的損益,持有、出售持有至到期投資實現的損益等。 5、營業外收入:指企業發生的與其日常經營活動無直接關系的各項凈收入。
1、主營業務成本:企業根據收入會計準則確認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主營業務收入時結轉的成本。 2、其他業務支出:企業除主營業務活動以外的其他經營活動所發生的支出。 3、稅金及附加:指企業經營活動應負擔的相關稅費,包括消費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資源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車船稅、印花稅等。 4、銷售費用:企業在銷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勞務的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費用。 5、管理費用:企業為組織和管理企業生產經營所發生的費用。 6、財務費用:企業為了籌集生產經營所需資金等而發生的籌集費用。 7、資產減值損失:企業根據資產減值等準則計提的各項資產減值準備所形成的損失。 8、營業外支出:企業發生的與其經營活動無直接關系的各項凈支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