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唐當兩朝的開國皇帝都叫高祖,怎么到了宋明兩朝就變成了太祖。 說道廟號,大部分人都是一臉蒙蔽。簡單來說呢,與謚號這種評價人好壞的稱號不同,廟號是把皇帝供奉在廟里祭祀的稱號,設立初期可是個高貴的玩意兒,不是每個皇帝都能得到的。 整個西漢,也就四個皇帝得到了廟號,《孔子家語》曰過“祖有功,宗有德”,無功無德自然沒有廟號。 然而神奇的是,《史記》和《漢書》都明確記載了劉邦的廟號為漢太祖,謚號為高皇帝,然而包括司馬遷在內的史家,全都把劉邦叫做漢高祖,這大概是因為劉邦神廟號制度確立后,第一個獲得廟號的人。 此外只有八百年前的商朝有過廟號,基本可以忽略。所以廟號制度非常不完善,根本沒人在乎太祖到底是什么鬼,所以都以謚號“高”來指代劉邦的宗廟。但高祖這個玩意兒在宗廟系統里是肯定沒有的,這一整,以訛傳訛,搞得真有那么回事一樣,秉承中國人的優良品德,來都來了,那就將就用唄,所以就特別亂。 比如曹操廟號是太祖,曹丕是高祖,到了晉朝,司馬懿又變成了高祖,司馬昭成太祖,傻傻分不清。 “有功曰祖,有德曰宗”有開創之功的都是祖,有守成之德的都是宗。那些開國皇帝自然都有開創之功,所以是祖,后世繼承者如果也有開創之功的,也能稱祖。 比如光武帝劉秀,中興漢室,廟號定為漢世祖。順便一說,還有個非常有名的祖,那就是明成祖朱棣,本來廟號是太宗,后來嘉靖這個藩王出身的皇帝,為了把他爹送進太廟,硬給朱棣升了一級,說他靖難有功,實同開創。 不過靖難這事兒,說破天也是篡位,朱棣估計也不想拿出來說事兒,嘉靖這么搞也太戳人痛楚了。你看看李世民,同樣是篡位,廟號這種事情那都是悶聲發大財。 有趣的是,在唐朝之前,稱呼皇帝也基本都用謚號,比如文帝、武帝,而到了唐朝突然變成廟號,比如太宗、高宗。 這主要因為唐朝前,謚號都是一兩個字,到了唐朝后,皇帝們的謚號變得越來越長。 李世民的謚號是“文武大圣大廣孝皇帝”不太能記得住。 到了朱元璋的時候已經展開成“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圣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這別說記了,連看都看不過來。 為了大家歷史考試能及格,勉為其難,以廟號稱呼他們為唐太宗和明太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