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政權經過曹操、曹丕兩父子辛苦打拼,也算小有所成。 曹丕短命,臨死前將江山交到了兒子曹叡手中,曹叡好色之余也干了一些實事,政權在他手上就算盈虧持平。 可惜曹叡好色短命沒留下兒子接盤,只好在死前臨時找個小太子、冊立皇后、弄倆輔政大臣,安排完一切,就趕緊向他爹匯報工作去了。 這看似圓滿的安排,卻將一個女人扔在了政治角斗場上,她努力在政治夾縫中生存,守護曹魏江山,最后卻淪為司馬家專權的工具,屈服于權臣的擺布。這個女人就是曹叡的第二任皇后郭氏,史稱明元皇后。 郭氏是西平郡人(今青海西寧一帶),出身于河西大族。 魏初元年,西平發生叛亂,曹丕派兵平亂,平定叛亂后,年輕貌美的郭氏被帶入皇宮。 曹丕去世后,曹叡登基,是為魏明帝,冊立毛貴嬪為皇后。 魏明帝好色荒淫,毛皇后端莊識大體,經常以皇后的身份規勸曹叡要遠離美色,關注朝政,兩人話不投機,慢慢的就有了隔閡。 隨著歲月流逝,毛皇后年老色衰,年輕漂亮的郭氏成為魏明帝新寵,被冊封為夫人。 郭夫人是個心地善良的女子,并未因自己受寵而驕橫。有一次,魏明帝帶著妃嬪新寵們到后苑開Party,卻故意不帶毛皇后玩。郭夫人擔心毛皇后會因此而記恨自己,就和魏明帝說,應該請皇后也同來赴宴。魏明帝不但拒絕了郭夫人的提議,還下令誰也不準泄漏游宴之事。 魏明帝此舉無異掩耳盜鈴,皇宮后苑就那么丁點兒大,皇帝領著一群妃嬪在后苑都嗨翻天了,皇后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第二天,魏明帝見毛皇后的時候,毛皇后問道:“陛下昨日在北園游宴,還歡樂嗎?” 這本是夫妻間正常的問候,然而在雙方關系尷尬的情況下,敏感多疑的魏明帝誤以為是毛皇后在譏諷自己,一怒之下便將毛皇后賜死,并誅殺當晚值班的全部侍從。 毛皇后死后第二年,好色的魏明帝身體也被掏空了,他在病榻上冊立郭氏為皇后。魏明帝后宮佳麗上萬,卻沒一個男丁存活,無奈只能冊立8歲的養子曹芳為太子。 病榻上的魏明帝熬過了大年三十,卻沒熬過初一。臨死前,魏明帝急召司馬懿入朝,拉著他的手囑咐其與大將軍曹爽共同輔佐太子。當天,魏明帝駕崩,年僅三十六歲。 曹芳登基,成為曹魏政權的第三任皇帝,尊皇后郭氏為皇太后。 曹爽和司馬睿共同輔政后開始了權利博弈,在一段時間內,郭太后對朝政是有發言權的。 二人共同輔政,遇到大事各自發表意見,意見統一當然皆大歡喜,意見不統一的時候,郭太后的表決就非常關鍵了。但隨著時間的發展,權利的天平開始發生了傾斜。 《三國志》中有這樣一段描寫:“爽以宣王(司馬懿)年德并高,恒父事之,不敢專行。”隨后,“臺中三狗”何晏、鄧飏、丁謐做了尚書,權力悉數被曹爽黨羽掌控,“諸事希復由宣王,宣王遂稱疾避爽。”從這段話我們可以看出,這個時期曹爽開始得勢,司馬懿基本是被架空的狀態。 公元247年,大將軍曹爽采納何晏、鄧飏、丁謐之計,軟禁郭太后于永寧宮,郭太后和曹芳告別時相對哭泣,曹爽自此開始專權,老謀深算的司馬懿裝病示弱。 公元249年,曹芳離開洛陽去祭掃魏明帝的墳墓高平陵,曹爽兄弟均跟從。司馬懿趁機請示被軟禁的郭太后,準備發動政變,并親率士兵守住城門,曹爽投降,后被誅殺。 曹爽死后,曹魏政權實際已被司馬懿所掌控。曹芳封司馬懿為丞相,司馬懿稱病不上朝,每遇到朝政大事,曹芳就親自去司馬府請示意見。 司馬懿死后,其長子司馬師成為撫軍大將軍,執掌魏國軍政大權。 曹芳漸漸長大,不滿于司馬師的專政行為,意圖發動政變廢除司馬師,可惜計劃泄露,司馬思一怒之下借郭太后之口廢掉了曹芳。 司馬師本打算立彭城王曹據為帝,但郭太后要求立高貴鄉公曹髦為帝,在郭太后的堅持下,司馬師爭執不過,于是派使者迎立曹髦到洛陽登基,司馬師和司馬昭兄弟繼續掌握大權。 曹髦被立為新君,曹髦登基后對司馬家大肆封賞,但實際上曹髦和曹芳一樣,也是個傀儡皇帝,在朝政上根本沒有實權。 曹髦見威權日去,國家政事自己不能作主,心中不安,又常憂慮被廢受辱,打算在殿上召集百官廢黜司馬昭。于是有了那句著名的“司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 曹髦公開在朝堂上過過嘴癮、聲討司馬師就算了,最愚蠢的是他還準備御駕親征、親率大臣去討伐司馬昭,行動自然提前曝光了。 曹髦知道事情泄露,率領左右進攻司馬昭所在的府邸,聲稱要討伐有罪之人,敢有騷動抵抗者滅族,我真是不知道他哪來的這么大勇氣。 在司馬昭心腹賈充的指使下,太子舍人成濟拿起戈向曹髦車駕進攻,刺中曹髦,戈刃從背上穿出,曹髦在車中駕崩。 曹髦畢竟是皇帝,在自己府中被殺,表面上總要給郭太后一個交代。 司馬昭把曹髦的這次行動定型為危害太后、動搖社稷的行為,又用太子舍人成濟背了弒君的黑鍋,這件事就就變成了維護太后和曹魏江山的一次正義行動。 司馬昭又借郭太后名義廢曹髦,并以普通百姓的葬禮下葬。 國不可一日無君,司馬昭召集群臣商議,冊立曹奐為帝,曹奐雖名為皇帝,但實為司馬家的傀儡。 到此時,曹魏還是鐵打的太后,流水的皇帝,只不過不管是誰在位,郭太后和皇帝都是司馬家的傀儡。 公元264年,郭太后去世。謚號為明元皇后,與魏明帝合葬于高平陵 歷史就是一個輪回,郭太后死后第二年,司馬昭的兒子司馬炎效仿曹丕,把曹奐趕下皇位,自己登基為帝,曹魏政權滅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