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常見疾病護理常規 (一)腎損傷護理常規 護理診斷/問題 焦慮與恐懼 與外傷打擊、害怕手術和擔心預后不良等有關。 組織灌流量改變 與腎裂傷、腎蒂裂傷或其他臟器損傷引起的大出血有關。 疼痛 與手術切口有關 部分自理缺陷 與手術及臥床有關 潛在并發癥感染 術前護理 術前健康宣教 做好入院宣教,疾病相關知識的指導,給予心理護理,取得患者與家屬的配合,減輕病人的焦慮、恐懼。 協助完善各項檢查:實驗室檢查、大小便常規、心電圖、B超、CT等。 術前準備:指導深呼吸有效咳嗽、屈膝抬臀運動、踝泵運動,備皮配血,藥物過敏試驗等。 病情觀察 觀察生命體征的變化 密切觀察尿液的顏色 觀察患者腰部腫塊及腰部疼痛的癥狀。 專科護理 絕對臥床休息2-4周,做好心理護理,減輕患者及家屬的思想顧慮,以取得配合。 給予高蛋白易消化的飲食、多食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暢。 疼痛的護理:必要時予以止痛鎮定藥。 如出現引流液呈大量鮮紅色液體,患者血壓偏低,脈搏增快,腰部腫塊變大,疼痛加劇,及時通知醫生。 做好急診手術的準備。 術后護理 臥位:腎損傷修補、腎周引流術后,需臥床休息2-4周,伴骨盆骨折者需臥硬板 床休息6-8周。 飲食:腸蠕動恢復后即可進流質,逐漸過渡到普食。 病情觀察 監測生命體征,定時測量體溫,及時發現感染征象。 觀察傷口敷料有無滲出,如有潮濕及時更換。 專科護理 引流管的護理:保持引流通暢,觀察引流液的顏色,量,性質并記錄;留置尿管的病人每日2次會陰護理。 用藥護理:遵醫囑應用廣譜抗生素及止血藥物,觀察用藥效果。 并發癥護理 出血:術后2~3周絕對臥床休息,以免過早活動造成再度出血加重腎損傷,2~3個月內不參加體力勞動及劇烈運動 感染:保持敷料的清潔干燥,遵醫囑應用抗生素。 健康教育 3個月內不參加體力活動,半年內不參加劇烈活動及彎腰提重物。 保護傷側腰部,如不明原因出現血尿,應及時就診。 (二)尿道損傷護理常規 護理診斷/問題 焦慮與恐懼 與外傷打擊、害怕手術和擔心預后不良等有關。 組織灌流量改變 與創傷、骨盆骨折引起的大出血有關。 排尿困難 與尿道損傷引起的局部水腫或尿道括約肌痙攣、尿道狹窄有關 疼痛與創傷、尿外滲及手術切口有關 預感性悲哀與尿流改道,擔心尿道狹窄、閉鎖等并發癥難以治愈有關 部分自理缺陷 與外傷、留置治療性管道、手術及臥床有關 潛在并發癥感染 術前護理 術前健康宣教 1)做好入院宣教,疾病相關知識的指導,給予心理護理,取得患者與家屬的配合,減輕病人的焦慮、恐懼。 2)協助完善各項檢查:實驗室檢查、大小便常規、心電圖、B超、CT等。 術前準備:指導深呼吸有效咳嗽、屈膝抬臀運動、踝泵運動,備皮配血,藥物過 敏試驗等。 病情觀察 觀察生命體征的變化 密切觀察尿液的顏色、量,腹肌緊張度、腹痛、腹脹等的變化。 觀察患者疼痛的部位及放射部位。 專科護理 臥床休息,做好心理護理,減輕患者及家屬的思想顧慮,以取得配合。 維持體液的平衡。 預防感染 保留導尿2-3周,做好留置尿管的護理。 做好急診手術的準備。 術后護理 一般護理 臥位:平臥位,臥床休息 飲食:腸蠕動恢復后即可進食,給予富含營養易消化的飲食,保持大便的通暢 病情觀察 監測生命體征,定時測量體溫,及時發現感染征象。 觀察傷口敷料有無滲出,如有潮濕及時更換。 專科護理 引流管的護理:妥善固定,保持引流通暢,觀察引流液的顏色,量,性質并記錄;留置尿管的病人每日2次會陰護理。 用藥護理:遵醫囑應用廣譜抗生素及止血藥物,觀察用藥效果。 并發癥護理 感染嚴格執行無菌操作,監測體溫和尿培養,及時發現感染征象。 健康教育 定時做尿擴張術 自我觀察 排尿不暢等尿道狹窄現象,應及時就診。 保持會陰部皮膚干燥;注意休息,著裝寬松,避免壓迫會陰部; 三月內禁止性生活; 多飲水保持大便通暢。 (三)尿石癥護理常規 護理診斷/問題 疼痛 與結石刺激引起的炎癥、損傷及平滑肌痙攣有關。 知識缺乏 缺乏預防尿石癥的知識。 焦慮與擔心結石是否全部排出有關 部分自理缺陷 與手術及臥床有關 潛在并發癥感染出血 術前護理 術前健康宣教 做好入院宣教,疾病相關知識的指導,給予心理護理,取得患者 與家屬的配合,減輕病人的焦慮、恐懼。 協助完善各項檢查:實驗室檢查、大小便常規、心電圖、靜脈腎盂造影、B超、 CT等。 術前準備:指導深呼吸有效咳嗽、屈膝抬臀運動、踝泵運動,備皮配血,藥物過 敏試驗,截石位和俯臥位的訓練等。 病情觀察 1).觀察患者有無腰部疼痛、腫塊, 2)有無尿路感染等癥狀。 專科護理 疼痛的護理:必要時予以止痛藥。 有尿頻、尿急、尿痛的患者,指導其多飲水。 用藥的護理:遵醫囑使用止痛劑及抗生素。 術后護理 一般護理 臥位:全麻后未清醒的患者,取去枕平臥位保持呼吸道通暢,頭偏向一側,防止窒息及吸入性肺炎的發生。經皮腎鏡、腎切開取石術后需臥床休息1~2周。 飲食:腸蠕動恢復后即可進食。 病情觀察 嚴密監測生命體征變化, 觀察引流液、尿液的顏色,性狀和量。 專科護理 引流管的護理:①確保腎周引流管通暢,妥善固定,觀察引流液的性質,顏色,量,發現問題及時處理。②保持尿管通暢,并觀察尿液的顏色及量,每日兩次尿道口護理。 用藥護理: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使用對腎有損害的藥物;加強靜脈營養,提高機體抵抗力,促進吻合口愈合。 并發癥護理 出血:避免過早下床活動,活動時動作宜慢。 感染:保持引流通暢,觀察引流液的顏色,性質和量。 雙“J”管脫出或移位.:腎結石、腎盂輸尿管狹窄患者,術后常規放置雙“J”管。囑患者不宜大幅度活動。 健康教育 .鼓勵患者每日飲水1500~2500ml,根據結石成分分析結果進行飲食指導。 2~4周門診復查拔除雙J管。 (四)良性前列腺增生護理常規 護理診斷/問題 排尿障礙 與膀胱出口梗阻有關 睡眠型態紊亂 與夜尿次數多有關。 疼痛 與導尿管刺激、膀胱痙攣、手術切口后膀胱痙攣及恥骨上膀胱造瘺有關 知識缺乏 缺乏疾病的相關知識 焦慮 與檢查和治療有關。 舒適的改變 與留置尿管、持續膀胱沖洗有關 潛在并發癥 TURB綜合征、出血、尿失禁 術前護理 術前健康宣教 做好入院宣教,疾病相關知識的指導,給予心理護理,取得患者與家屬的配合,減輕病人的焦慮、恐懼。 協助完善各項檢查:實驗室檢查、大小便常規、心電圖、IPSS評分、PSA、尿流率、尿流動力學、B超殘余尿等。 術前準備:指導深呼吸有效咳嗽、屈膝抬臀運動、踝泵運動,備皮配血,藥物過 敏試驗,清潔腸道等。 病情觀察 了解患者的排尿情況,夜尿次數。 專科護理 口服a阻滯劑的患者指導其下床時動作宜慢,以免引起一過性低血壓。 有排尿困難,腹脹,尿潴留者應通知醫生保留導尿。 術后護理 一般護理 臥位:硬膜外麻醉需去枕平臥6h,全麻清醒后取平臥位,可適當抬高床頭 飲食:術后6h 無惡心嘔吐即可進食,進易消化、富含營養與纖維的食物,以防便秘。 病情觀察 嚴密監測生命體征變化, 觀察引流液、尿液的顏色,性狀和量。 專科護理 觀察出血情況,術后持續膀胱沖洗,密切觀察引流液的顏色,并依此調節沖洗速度,保持膀胱沖洗通暢 觀察沖洗液有無外滲現象,如患者出現腹部膨隆,煩躁不安,及時通知醫生,防止沖洗液被機體吸收造成水中毒。 觀察有無膀胱痙攣,如出現膀胱區壓痛,沖洗自行停止,尿管暫無液體引出,遵醫囑予以消炎痛栓塞肛,并觀察尿道口有無溢液,及時更換污染的床單。 用藥的護理:禁食期間全量補液,注意水電解質平衡,定期查血電解質;老年患者注意心肺功能。 并發癥護理 TURB綜合征:加強病情觀察,注意水電解質變化。一旦發生,立即吸氧,遵醫囑給予利尿劑、脫水劑。 防止繼發性出血,避免過早下床活動,活動時動作宜慢,保持大便通暢。 尿失禁:指導病人做提肛訓練和膀胱訓練。 健康教育 生活指導避免誘發急性尿潴留的因素。 康復指導作提肛訓練,恢復尿道括約肌的功能 自我觀察 排尿異常,及時就診。 性生活的指導前列腺經尿道切除術后1個月,原則上可以恢復性生活。 定期復查 尿流率、尿流動力學、B超、殘余尿等。 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