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清統治中國300年,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都對后世造成了深刻的影響。那么滿清給后世留下了什么呢?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廣闊的疆域,二是大量的賠款爛賬。
首先我們給大家看一張版圖,這縱觀歷史,清朝的版圖僅僅次于元朝,在巔峰時期,甚至領土達到了1300多萬平方公里,盡管后來由于部分被西方列強蠶食鯨吞,但是到清朝滅亡的時候,仍然有1100多萬平方公里。這是清朝留給后世最大的遺產。當然除此之外,清朝留下的賠款,可把后面的政府折騰的不輕。
《南京條約》簽訂后,清政府從“富人”成為“負人”。在隨后的70年里,腐敗無能的清政府和西方列強陸陸續續簽訂了多達340個大大小小不平等的條約。這一些不平等條約,清政府連本帶息一共要支付賠款折合白銀約13億兩(有說法是30億兩)。
在這些賠款當中,賠款數目最大的是《辛丑條約》,要支付列強約白銀4.5億倆,這也就是我們后面說到的庚子賠款。
后來的《馬關條約》,清政府又要賠償日本2.32億兩白銀,這相當于清政府三年的財政收入。也正是因為這些白銀,日本實現的經濟騰飛,取代了中國的東亞霸主地位,但也把清政府一步步推向深淵。
這么多的賠款,這些爛賬是怎么處理的呢?
清朝滅亡后,其實賠款已經賠的差不多了,剩下的主要還是庚子賠款。1908年開始,美國總統羅斯福向美國國會提交一項提案,將多的庚子賠款逐步退還給中國,但是這些錢必須用于中國教育經費,特別是派中國年輕的留學生到美國學習。你以為人家是大善人嗎?羅斯福早說過:
哪一個國家能夠做到教育這一代中國青年人就能夠在精神和商業上取得巨大的收獲,這比軍旗更為可靠。
一戰爆發后,中國對德國、奧匈帝國宣戰,所以這兩國的庚子賠款就停止了。一戰結束后,德國、奧地利、匈牙利放棄了對剩余賠款的索求。1917年十月革命爆發,蘇俄成立,為了換取中國的承認和支持,蘇俄也放棄了在中國的一切特權,包括賠款。后來,在美蘇的帶動下,英法荷意等國也陸續退回了一部分的庚子賠款。
而日本那一部分,他們宣稱將用退還的賠款發展對華文化事業,這需要中華文化團和赴日留學生申請,但他們實際的想法也和美國差不多。
而到了北洋政府和民國政府,他們也無法單方面停止支付庚子賠款。尤其是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后,還是繼續履行對日賠款。九一八事變后,甚至不敢做出中斷賠款的決定,依舊老老實實的履行。
令人遺憾的是,即使到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由于英美尚未對日本宣戰,所以當時的政府依舊履行對日賠款。直到1949年,根據統計1923年到1937年的14年時間里,中國實際支付給日本賠款占庚子賠款規定的99%,這種誠信精神,實在令人敬佩喲!
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中國人民站起來,才宣布廢除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條約,這些賠款隨著時間煙消云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