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快報 新用戶必領6.2元 爺孫倆去趕集賣驢, 爺爺覺得孫子小, 怕累著, 就讓孫子騎驢, 爺爺牽著。 過路人就說: 這孫子不孝順, 爺爺那么大年紀了, 還自己騎驢讓爺爺牽著步行。 孫子聽了立馬下來, 讓爺爺騎驢, 自己牽驢繼續去趕集。 路過的人就又說: 爺爺太狠心了, 孫子那么小, 不心疼孩子, 自己騎驢讓孩子步行。 爺爺聽了就趕快把孫子抱上來也騎上, 讓驢子馱著爺孫倆繼續去趕集。 不一會路過的人又說: 你們爺倆夠狠的, 驢子馱的動你們爺孫二人嗎? 想累死驢子呀! 于是爺孫倆就都下來, 牽著驢步行去趕集。 快走到大集時又有路人說: 這爺倆真傻, 牽著一頭驢也不騎, 還陪著驢一塊兒走。 爺孫倆既無奈又不知所措, 就這樣一路折騰, 等走到了大集上, 已經散集了, 驢也沒賣出去, 只好再回去。 這騎著也不是 牽著也不是 爺孫倆無奈只能抬著驢往回走…… 這就是一個古老的爺孫賣驢的故事。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①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見,要知道自己的目的,以及所選擇的方式的優劣,不要輕易被別人的議論而左右了自己的思考和判斷; ②不要用自己的眼光或盲人摸象的思維去評論或指責別人,對別人要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包容。真正有能耐的人從不會通過指責、打擊或出賣別人來顯示自己的能耐。 現在的社會里,喜歡說三道四、品頭論足的人很多,他們指責別人的目的并不是善意地幫助別人,而是從中顯擺自己的能耐。他們從不為自己說的話負責,更不會為被說的人負責。 所以,如果我們活在別人的眼光里,會活得很累很累。 即便自己做得再好、為人處世再謹慎,也總免不了身邊有些習慣于嚼舌根的人在雞蛋里面挑骨頭。 因此,坦坦蕩蕩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在不違背法律和道德底線的基礎上、在對得起自己良的前提下,做自己想做的、做自己該做的。 灑脫做事、瀟灑做人。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