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脱了内裤让我添,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蜜桃,性色av免费观看,久久人妻av无码中文专区

分享

殷商王朝對周部族的仁愛施政及教訓

 198912春 2019-08-07
    內容提要:
    三代時期先后在黃河流域建立起強大政權的夏、商和周王朝在華夏族的種系結構形成過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商王朝建立后,周邊分布著土方、羌方、沚方、長方、周方、夷、狄等眾多方國部族,為保持社會的穩定和邊境的安寧,商王朝對方國部族仁愛施政,采取羈糜政策或曰懷柔政策,通過和親、互通有無等形式保持友好共處的關系。周人是居住在我國西部的一個古老民族,殷墟甲骨文中有大量的周的記載, 其中有敵對的“征周”、“伐周”等,但更多的是雙方友好相處的“周入”、“周疾”、“周婦”等。根據這些卜辭資料,結合歷史文獻及考古發掘資料,將商周關系演變發展可劃分為三個階段。我們可以看到,在每一個發展階段,殷商王朝對周都是仁愛施政,主動采取友好政策,而周人則是以我為中心,窺視方向,積蓄力量,視機而動,最終取而代之。了解這段歷史,為我們處理對外關系提供了可足借鑒的經驗教訓。
    一、導言
    我國自古就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三代時期先后在黃河流域建立起強大政權的夏、商和周是當時最為重要的三個族群,其在華夏族的種系結構形成過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夏商周三代并不是一條直線發展的繼承關系,而是三族并存,齊頭共進,在相互競爭中共同發展的。
    商王朝建立后,周邊分布著土方、羌方、沚方、長方、周方、夷、狄等眾多方國部族。為保持社會的穩定和邊境的安寧,商王朝對方國部族仁愛施政,采取羈糜政策或曰懷柔政策,通過和親、互通有無等形式保持友好共處的關系。對一些與商王朝為敵的方國部族,則以戰求和,凡戰敗降服者一律友好相待,如沚部、長部等都是如此。
    周人是居住在我國西部的一個古老民族,前輩學者王國維、董作賓、陳夢家等,現當代學者饒宗頤、李學勤、王暉等先生商周關系的研究均取得很大成就。特別是近年宋鎮豪主持中國社會科學院A類重大科研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商代史》(見圖一)的研究,在商周關系研究方面更取得突破性進展。其中宮長為、徐義華的《商代史·卷十一·殷遺與殷鑒》對周文明的產生和發展,周與商臣屬關系的演變,周滅商決策的制定與實施,商王朝內外政策的失誤與后果等商周關系的論述尤為精辟。
    殷墟出土甲骨文中有大量的商周關系的記載, 其中有敵對的“征周”、“伐紂”等,但更多的是雙方友好相處的“周入”、“周疾”、“周婦”等。根據這些卜辭資料,結合歷史文獻資料及考古發掘資料,我們吸收前人研究的成果試將商周關系演變發展的歷史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商湯開國到商王武丁以前,相當于周由后稷到公叔祖類,是和平友好穩定緩慢的發展時期。第二階段從商王武丁到商王武乙,相當于公叔祖類到季歷,是迅速發展時期。第三階段從商王文丁到帝乙、帝辛,相當于周文王姬昌到武王姬發,是疾速發展時期。我們可以看到,在每一個發展階段,殷商王朝對周都是仁愛施政,主動采取友好政策,而周人則是以我為中心,窺視方向,積蓄力量,視機而動,最終取而代之。
    二、第一階段平穩發展時期
    商周關系的第一階段從商湯開國到商王武丁以前,相當于周由后稷到古公亶父時期。這一階段經歷時間最長,雙方在世的首領也最多。商湯滅夏建立商王朝之后,首要的任務是制定統治制度,穩定內部,發展生產。商湯之后繼任的商王大都遵守商湯的法制沒有太大的作為,在這種情況下,商王朝還缺乏對外擴展用兵的能力,對外實行友好共處的政策。
    商王朝第十四位國王祖乙是一位很有作為的君主,他任用賢相巫賢輔佐朝政,幾次出兵平服了作亂已久的藍夷、班方等方國部族,解除了東部邊疆地區夷族的威脅,使一度危機的商朝再度復興。《史記·殷本紀》載:“帝祖乙立,殷復興,巫賢任職。”在初步解除東方邊境威脅后,祖乙開始對西方發號施令,今本《竹書紀年》載:“(祖乙)十五年,命邠(讀作bīn,同"豳")侯高圉”。高圉乃周族著名的首領古公亶父之高祖,當時他接受了商王祖乙之“命”,表示服從商朝的統治,商朝則封其為“邠侯”,此乃歷史文獻中商周最早發生關系的記載。今本《竹書紀年》又載:“(盤庚)十九年,命邠侯亞圉”。
    周在首領后稷之后在西方戎狄之間艱難的生存發展,到公劉遷豳時已初具規模。《史記·周本紀》載:“子公劉立。公劉雖在戎狄之間,復脩后稷之業,務耕種,行地宜,自漆、沮度渭,取材用,行者有資,居者有畜積,民賴其慶。百姓懷之,多徙而保歸焉。周道之興自此始,故詩人歌樂思其德。” 周要進一步發展,需要有一個相對穩定的外部環境,故接受了商王朝的封號,實際上是取得了商王朝對其地位的承認。在商周關系的第一階段,可以說是和平友好的,穩定緩慢的發展時期。
    三、第二階段迅速發展時期
    從第二十三世商王武丁時期開始到第二十八世商王武乙,相當于周公叔祖類、古公亶父到季歷時期,是商周關系發展的第二階段。這一階段商王朝在商王武丁的治理下得到迅速的發展。武丁雄才大略,少年時期曾遵父命居于民間,得以了解民眾疾苦和稼穡的艱辛。同時,從圣賢甘盤磨練道德修養,掌握治國治民之策。即位后三年不語,靜觀事態,勵精圖治,革新政治,使商朝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得到空前發展,進入了商王朝的鼎盛階段,史稱“武丁中興”。武丁之后諸王繼承了“中興”事業,保持了商王朝繼續繁榮發展。
    商王祖甲時期“重作湯刑”,加強法制,體察民情,限制貴族對民眾的過分榨取,減輕老百姓的負擔,緩和了矛盾,穩定了社會。他推行新政,改革歷法,創新祭祀制度,被董作賓稱作為三千多年前的“改革政治家”。
    武乙作為商代后期的一個重要君王,在商代歷史上有著重要影響,他在位時致力于社會生產的發展,充實和完善官制,組建軍隊“三師”編制。他“與天神對弈”和“革囊射天”,藐視天神,打破神權加強王權,難能可貴。在政權穩固經濟繁榮的大好局面下,商王朝開始拓境擴邊,對外用兵頻繁。
    這一時期周人的首領是古公亶父(又稱周太王,周大王),他是周族的杰出領袖,改革家、軍事家、政治家。他因戎狄威逼,由豳遷到岐山下的周原(今陜西岐山北),“復修后稷、公劉之業,積德行義”,推行“務耕織、行地宜”的農業發展政策,革新政體,“貶戎狄之俗,而營筑城郭室屋,而邑別居之。作五官有司”(《史記·周本紀》)。周邊的一些部族亦多歸附,周族逐漸強盛起來。周族強大必然要尋求對外發展,西方飽受戎狄之苦且偏僻荒涼,沒有選擇的余地,只有東進向富饒的中原發展。周部族滅商的國策早在這時已經制訂了,《詩經·魯頌·門宮》載:“后稷之孫,實維大王。居岐之陽,實始剪商。”這種局勢下商周關系迅速發展,雙方交往接觸頻繁,周對商是時服時叛,商對周則是時和時戰。
    甲骨卜辭中“周”作 形,與商周金文“周”字相同。字像治玉琢文之形,原意為治玉,借作方國名。這類卜辭出現在 、子、午、歷、賓等組卜辭中,相當于武丁、祖庚、祖甲、廩辛、康丁直到武乙時期,以武丁時期的居多。從卜辭中可以看到,周臣服于商,雙方保持婚姻關系,往來頻繁,友好共處:
    (1)貞婦周。(《合集》22264。)
    (2)甲子卜,貞婦周不延。(《合集》22265。)
    (3)婦周……有……(《合集》2816。)
    婦周,當是來自于周之女,為王室貴婦。(2)辭是卜問婦周會不會延期到來。(3)辭殘缺,當是卜問周婦是否有疾或是否有孕。
    商周之間的婚姻關系也是雙向的,古公亶父之子季歷就迎娶了商王朝的女兒太任,《詩經· 大雅·大明》載:“摯仲氏任(,自彼殷商,來嫁于周,曰嬪于京。乃及王季,維德之行。”摯,商代諸侯國名,故址在今河南汝南一帶,任姓。仲:指次女。摯仲,即太任。將諸侯的公主代替王室之女外嫁,故說太任“自彼殷商”。大任入周,生子姬昌(周文王),是著名的“周室三母”(另兩位是:太姜,古公亶父之妻、季歷之母。太姒,周文王姬昌之妻、周武王姬發之母)之一。
    《史記.周本紀》載:“季歷娶太任,皆賢婦人,生昌,有圣瑞。”太任端莊嚴謹、穩重誠敬,嫁給周部族首領季歷為妻后,仰慕婆婆太姜的美德,孝敬婆婆。以婆婆為榜樣,主持后宮立身端正,宮廷上下肅穆祥和。太任懷孕的時候,身體力行注重胎教,不看邪曲的場景,不聽淫逸無禮的聲音,不講傲慢自大的言語。生活上從不歪著身子睡覺,也不偏斜著坐、跛著腳站。切割不正,氣味不良的食物不吃,擺放不正的席子不坐,夜里就讓樂師朗誦詩歌。姬昌生下來就非常聰明,太任對他耐心教導,造就了一代賢君周武王姬昌。
    作為附屬國周人聽命于商,為商王朝服務承擔各種任務。
    (4)令周侯今生月于腂,亡禍,比東衛。(《合集》20074,)
    (5)[令]周取巫于垂[ ]。(《合集》8115)
    (6)勿令周往于 。(《合集》4883)
    (7)壬戌卜,[貞]令周宓囗若。(《合集》4885)
    (8)辛卯卜,貞令周從永止。八月。(《合集》5618)
    (9)甲午卜,送貞,令周乞牛多[子]。(《合集》4884)
    (10)叀鎵令。
    叀鑿令周。
    叀臿令周。(《合集》32885,見圖一)

    圖一:自下而上讀。
    (4)辭義為卜問商王命令周侯在生月于腂(從事某事)有無災禍。(5)辭義為命令周向垂侯取巫。“垂”是“垂侯”(《合集》3324)、“垂伯”(《合集》3439)的簡稱,也是武丁時期商王室的一個外服諸侯。巫,即巫師,《說文》:“巫,祝也。”(6)辭大意是不再命令周到 辦事。(7)辭義為命令周安撫某某族人順利與否。“宓”,《說文》:“宓,安也。”《淮南子·覽冥訓》高注:“宓,寧。”“若”順利。(8)辭義為商王命令周配合永從事某事。“永”為武丁時貞人,常代王從事某事。(9)辭“令周乞牛”即商王命令周征取牛。(10)辭義為商王卜問由鎵、鑿、臿三人,誰來向周宣布命令從事王事。
    周人還要擔負向商王室納貢的義務:
    (11)周入十。(《合集》3138反甲)
    (12)貞周以巫。(《合集》5654)
    (11)辭屬于“記事刻辭”, 記載周向王室進貢占卜所用龜甲,入十即進貢了十付占卜用的龜甲。(12)辭中的“以”也是貢獻的意思,是周向商王室進貢巫師。商王朝的貞人、巫師直至大臣,往往來之于諸侯國。
    對于自己的附屬國,商王也時常表示關心,讓周參與商王室的重大活動,對周地的天象氣候,農業收成,周侯的身體狀況都經常占卜予以關注。
    (13)允惟鬼暨周逘。(《合集》1114反)
    (14)于周其焚。(《合集》30793)
    (15)癸未卜,送貞,周擒,犬延鋁。(《合集》14755)
    (16)周……[骨]凡[有]疾。(《合集》13910)
    (17)丁卯卜,貞:周其有 。(《合集》8457)
    (18)周方弗其有 。(《合集》8472正甲)
    (19)乙卜,貞:中周有口,弗死。(《花東》h3:330、2)
    (20)甲子卜,貞:妃中周妾不死。(《花東》h3:977、25)
    (13)、(14)辭是周參加商王室祭祀活動的卜辭,分別是“逘”祭和“焚”祭,這兩項都是商王室重要的祭祀。“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左傳》),祭祀乃是商王室重大活動。(15)辭是田獵活動的記載,大意為周與犬延參加田獵,周擒獲獵物,犬延用陷阱捕獲獵物。“鋁”作“ ”形,從水從鹿,當與陷阱之陷含義略同。(16)辭是卜問周侯是否有疾病。(17)、(18)辭是卜問周是否有災禍。(19)辭卜問周侯有疾病,會不會死去。(20)辭卜問名叫妃的周婦(妾)有病會不會死去。(19)、(20)兩條卜辭是花園莊東地甲骨,該類卜辭是屬于非王卜辭,也就是商王之外的其他貴族卜辭,值得關注。告訴我們商王之外,其他王室貴族也都關心與周的關系,可見當時商周關系之密切。花東甲骨發掘者和整理者就指出: “‘妃中周妾’說明在武丁時代,周與殷王朝有婚姻關系,這是一條十分珍貴的史料。”
    周的志向并非心甘情愿當商王室的附屬國,因此并不是對商俯首帖耳,而是時有反叛,因此雙方也是有沖突。
    (21)癸卯卜,其克周。四月。(《合集》20508,逪組卜辭)
    (22)丙辰卜,送貞,王叀周方征。(《合集》6657正)
    (23)戊子不, 貞,王曰:余其曰多尹,其令二侯上絲眔崇侯其囗周。(《合集》23560)
    (24)乙卯卜,允貞:令多子族從犬侯寇周,葉王事。(《合集》6812正,見圖二)

    圖二:從左至右上下讀。
    甲骨卜辭中,、撲、征、寇等都是討伐打擊之意。(23)辭義為商王命大將多尹率領上絲、眔崇二侯來討伐周方叛亂。(24)辭是說命令商王諸子率領犬侯的軍隊去征伐周。這兩條卜辭興師動眾,還要利用諸侯的軍隊,說明對周戰爭的規模還是比較大的。
    四、疾速發展激烈對撞時期
    從商王文丁到商王帝乙、帝辛時期,相當于周文王姬昌到武王姬發是商周關系發展的第三階段。這一時期周人進一步強大起來,東進勢頭日益強勁和顯著。近年考古發現和研究表明,大約在商王武乙、文丁時期,位于今陜西省咸陽市西47公里處的武功縣武功鎮漆水河東岸的“鄭家坡遺存”陡然崛起,將商文化排斥出關中,融合了屬于姜戎文化的“劉家村遺存”形成了周文化,很快發展到整個關中地區。
    而商王朝這一時期忙于東方的戰爭,以解決長期危害邊境的東夷之患,迫切需要一個穩定的后方。故商周關系疾速發展,出現了商周關系史上,也是三代歷史和中國歷史上大喜大悲的兩大重大事件,即帝乙歸妹和牧野之戰。
    商王武乙時期對周人繼續采取友好的既定方針,《今本竹書紀年》載:“(武乙)三年,命古公亶父,賜以岐邑。三十四年,周公季歷來朝,王賜地三十里,玉五十觳,馬十匹。”季歷乃古公亶父之子、周文王姬昌之父。但周人的崛起必定構成了對商的威脅,武乙到西方周地巡視,目的在于震懾周人。結果“武乙獵于河渭之間,暴雷,武乙震死。”(《史記·殷本紀》)河渭之間乃周人的勢力范圍,司馬遷雖然記載武乙之死是由于自然災害,但也不排除被周人所殺害之嫌。
    武乙之子文丁時期,周人勢力進一步發展,今本《竹書紀年》載:“(文丁)四年,周公季歷伐余吾之戎,克之,命為牧師。”文丁對季歷封官加爵,“命為牧師”,讓他維持西部邊境的安全,征討反叛不臣的西戎部落,同時對周人也高度戒備。季歷又乘勝征伐晉南地區的始呼戎、翳(讀:yì)徒戎,均獲得勝利,聲勢大振。周人的強大引起文丁不安,周人向晉南的發展使商王朝失去了西方屏障,感受到嚴重威脅的文丁轉而對周采取限制和打擊政策,由此導致商周關系的惡化。季歷征伐戎狄獲勝后,到殷都獻俘報捷,文丁賜以圭瓚(zàn)、積匕作為犒賞,加封季歷為“西伯”,但當季歷準備返周時,又突然下令囚禁季歷,不久死于囚禁中。季歷死,其子姬昌繼位,是為周文王。《呂氏春秋·首時》載:“王季歷困而死,文王苦之。”商周關系日益緊張起來。
    商王帝乙時期,姬昌為報殺父之仇也更是為了向東方發展,發動了對商王朝的戰爭。據古本《竹書紀年》載:“(帝乙)二年,周人伐商。”結果以失敗告終。透露出西伯昌即位之初,周方的力量還無法與商王朝抗衡,“伐商”時機未成熟不可能取得成效。這一事件,也見于周原甲骨記載:
    (25)……文武……王其卲帝……天囗典冊 周方伯……正,亡左……王受有佑。(H11:82)
    (26)貞王其苯又大甲,冊周方伯,□田正,不亡,于受佑。(H1184,見圖三)

    圖三:自左至右上下讀。
    這兩條卜辭的時代在帝乙之時,“王”是帝乙,“周方伯”即后來的周文王,“冊”是撻伐的意思。
    這時商王朝周邊的絴方和盂方起而反叛,特別是被武丁征伐過的江淮之間的夷人又強盛起來向商王朝發動進攻,威脅著商的安全,帝乙不得不兩次征伐東夷。曠日持久的戰爭消耗了商王朝的大量人力和財力,“殷益衰”(《史記·殷本紀》)。這種局面迫使文丁主動調整商周關系,以德報怨,繼續采取仁愛政策,進一步改善殷周關系。
    在古代社會有“婚姻,福禍之階也。由之利內則福,利外則取禍” 之說。帝乙對姬昌對發動的進攻不僅不加以懲罰,反而采取友好和親政策,把自己的一個妹妹嫁給他,并封其為“西伯”。姬昌也深感自己的力量還不足,商周交惡對雙方來說都沒有好處,即接受和親,為表示誠意親自率眾前往渭水邊上迎娶(見圖四)。
    《詩經·大雅·大明》描述了這場隆重的盛大婚禮:
    “天監在下,有命既集。
    文王初載,天作之合。
    在洽之陽,在渭之涘(sì )。
    文王嘉止,大邦有子。
    大邦有子,伣(qiàn)天之妹。
    文定厥祥,親迎于渭。
    造舟為梁,不顯其光。”
    “天作之合”遂成為后世美滿婚姻的代名詞,《周易·泰》之六五爻辭亦曰:“帝乙歸妹,以祉,元吉。” “祉”者,福祿也,大吉大利。商王帝乙緩和了與周人的矛盾,確保以后平定東夷叛亂的勝利,周人也得到喘息穩定,從而積蓄力量迅速發展,為滅商大計做準備。

    圖四:帝乙歸妹圖
    帝乙之子帝辛即位之后,鑒于西方周人的勢力日益強大,一方面加強防范,一方面繼續實行懷柔政策,商、周間反而呈現出重修舊好的氣象。如周原甲骨中記述文王對商王先祖成湯及帝辛之父帝乙進行隆重祭祀:
“癸巳,彝文武帝乙宗,貞:王其邵祭成唐(湯),禦,服
母,其彝,血牡三,豚三,叀又正。”(H11:1,見圖五)

    圖五:自左至右上下讀。
    這些都反映了這時商周間確實存在著比較和睦友好關系的事實。當然,周人隨著自身實力的逐步強大,絕不甘心向商王長期稱臣,文王對于商王的臣服,實際上只是一種曲伸之術,他即位之后,無時不在做滅商的準備。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羅琨先生曾指出:“武乙之時,周人日漸崛起、強大,占有了關中地區以后,更將向晉南擴展,早在文丁時,就有周王季伐晉南諸戎,后來,更有西伯勘黎之舉,占領晉南要道,東出太行,可以直取殷都。因此,從商王朝勢力被迫一步一步退出關中之時開始,經略晉南、加強掌控,就成為商王朝國防建設之要務。這也是商末動員了‘多侯、多田(甸)’的軍隊,西逾太行出征孟方、四邦方等的歷史背景。”
    對此商王帝辛也有清醒的認識,在對周人加強軍事防御的同時,找機會囚禁了周人的首領姬昌。《史記·周本紀》載:“崇侯虎譖西伯于殷紂曰:‘西伯積善累德,諸侯皆向之,將不利于帝。’帝紂乃囚西伯于羑里。”這和《史記·殷本紀》的記載“九侯有好女,入之紂。九侯女不憙淫,紂怒,殺之,而醢九侯。鄂侯爭之彊,辨之疾,并脯鄂侯。西伯昌聞之,竊嘆。崇侯虎知之,以告紂,紂囚西伯羑里。”有所不同,顯然帝辛囚禁姬昌的主要原因還是周威脅到商的統治。但是,后來帝辛還是以寬厚仁愛之心,從大局出發不久即釋放了姬昌,并“賜弓矢斧鉞,使得征伐,為西伯。”
    姬昌利用這一權力征伐異類,暗地加速發展,并開始了一系列的軍事行動。文王在決虞、芮之訟后的六年中,向周圍各方迅速擴展,造成了對商的包圍形勢。《史記·周本紀》中記載:“明年,伐犬戎。明年,伐密須。明年,敗耆國,殷之祖伊聞之,懼,以告帝紂。紂曰:‘不有天命乎!是何能為!’明年,伐邘。明年,伐崇侯虎,而作豐邑,自岐下而徙都豐。”文王還曾向南開疆拓土,擴展其勢力直到江漢流域。周原甲骨中還有伐滅蜀、巢的記載:“伐蜀”、“征巢”,這些都是文王準備滅商事業的組成部分,可見,商周勢力的逆轉是在文王時期形成的。
    周武王姬發即位后,力量更加迅速發展,并有了“八百諸侯會孟津”的嘗試。及至帝辛征伐東夷大獲全勝之時,武王姬發突然東進發動了牧野之戰,使強大的商王朝迅速土崩瓦解。這段歷史世人都了解,本文就不再贅述了。只是先前論者往往說道周武王滅商是一種偶然的僥幸,其實這是對這段歷史缺乏深入的了解。 
    必然與偶然是統一的 ,在偶然性中隱藏著必然性 ,而偶然性又服從于必然性。周滅商是歷史的必然,正如宮長為、徐義華所指出:“實際上周人滅商是經過精心準備有計劃實施的,周本身雖然是小國,但也立國時間較長,經過數代周人的經營,已經具有了較強的實力,而且開拓疆域,兼并和交盟周邊的勢力的行動也從未終止。在周人滅商之前,周人已經建立起成熟的國家制度,擁有了強大的武備,聯合了廣大地域的諸侯,形成‘三分天下有其二’的戰略形勢。周人滅商誠然不是絕對實力對比的結果,但也不是一種僥幸。”
    “沒有永遠的朋友,僅有永遠的利益。” 我國三代時期商周關系的發展和結局,再次證明了英國外交的立國之本,十九世紀英國首相帕麥斯頓的這句名言,為我們今天處理對外關系提供了可足借鑒的經驗教訓。
作者:郭勝強   
安陽師范學院歷史文博學院 甲骨學與殷商文化研究中心
    *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商代歷史地理研究”(項目批準號:05BZS021)階段性成果、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項目:《殷商時代的科技成就研究》(項目批準號:2012-JD-001)階段性成果。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综合2020| 无遮挡粉嫩小泬久久久久久久| аⅴ天堂中文在线网| 亚洲欧美黑人深喉猛交群| 手机看黄av免费网址| 成人无码www在线看免费| 一个色综合国产色综合| 777米奇久久最新地址| 国产精品女人呻吟在线观看| 久久丁香五月天综合网| 在线亚洲精品国产成人av剧情| 欧美国产成人精品二区芒果视频| 免费国产污网站在线观看不要卡| 国产精品特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国产精品va麻豆| 久久亚洲中文无码咪咪爱| 国产精品-区区久久久狼| 女人被狂躁60分钟视频| 国产乱码二卡3卡四卡|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又黄又大又粗的视频|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在线专区| 国产精品色吧国产精品| 999久久久国产精品消防器材| 男人进入女人下部视频| 高潮潮喷奶水飞溅视频无码| 国产亚洲欧美人成在线| 国产人妻人伦精品1国产盗摄| 青青草97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激情小说图片|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线| 亚洲欧美另类激情综合区| 亚洲6080yy久久无码产自国产|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中文|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最全导航精品福利av| 亚洲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51国产偷自视频区视频| 狠狠躁天天躁中文字幕无码| 麻豆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