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提在溝通,不打無準備之仗 準備工作質量如何,是確保順利迎檢的基礎;而扎實的準備,離不開充分的溝通。老筆頭覺得,準備的前提就在于溝通。 不同的領導有不同的風格,如果憑感覺、想當然,就有可能對不上路、應不上景,最終功夫沒少費,效果卻不見得好。 挑個簡單的來說,領導來了后在哪迎接?太遠了,不符合作風建設規(guī)定;太近了,又體現(xiàn)不出誠意和禮貌。這個度的確不好拿捏,需要相當?shù)拈啔v和經(jīng)驗。當然,捷徑也是有的,就是提前溝通。 跟誰溝通?首先是機關牽頭業(yè)務部門,有些事你不可能件件去打擾領導,來了后都有哪些議程、住宿具體細節(jié)都需要提前溝通,這個負責牽頭承辦的人就是重點要與之溝通的對象;其次,與其他隨行人員溝通,有比較熟悉的別放過,多點信息就多個保障;第三,與前幾站兄弟單位溝通,有哪些好的做法可以借鑒,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問題要及時記下來,避免犯同樣的錯誤。 那么,具體溝通什么?最好有個章法,不能想一件問一件,不然誰都會嫌煩。依老筆頭的經(jīng)驗,至少應溝通三類內容:一是人員組成,都有誰來,每個人是哪個業(yè)務科室的、姓名職務都要搞清楚;二是調研流程,來了看什么、查什么、要什么、談什么,包括每個議程的先后順序都要問清楚;三是相關保障,怎么吃,在哪吃,在哪住,涉及中間有不同地方轉場的話,還要考慮出行保障。 具體什么時間溝通?老筆頭覺得,既可以提前幾天問,也要隨時保持跟進,對領導的行程有精細把握,以便隨時應對。 2. 關鍵是設計,無意之中見雕琢 迎檢是主動展示還是被動應付,區(qū)分的一個重要因素就看受檢單位的籌劃和設計程度。有經(jīng)驗的單位往往會把握這個機會,通過精心設計,巧妙展示自己的亮點特色,讓人不經(jīng)意間看到的都是成績,而且都是你想讓上級看到的。 這樣做的出發(fā)點是全面展示工作,畢竟,誰都不愿意把不好的一面展示給對方,就如戀愛中的男女雙方一樣,開始給對方看的都是自身的優(yōu)點、最好的一面。 老筆頭覺得,籌劃應突出三個方面:一是用計劃表“統(tǒng)”。制作一張迎檢計劃清單,把時間、迎檢對象、迎檢內容、相關保障、負責人員都納進去,從接到任務后就開始推算時間,每個時間段干什么,既精細銜接、也留有備案,這樣才能胸有全局,不打亂仗。二是把握關鍵“控”。就是對重點展示的部位、重點組織的活動,誰參加要嚴格遴選、講什么要重點把關、每個點要反復檢查,不能情況失控。這么做是體現(xiàn)對工作的重視,展示亮點特色并非搞形式主義,這與家里要有重要客人來,精心布置一下,以期給客人留個好印象的道理是一樣的。三是模擬流程“捋”。就是提前把領導要經(jīng)過的路線過一遍,對看的內容、聽的內容、談的內容實際捋一捋,看看時間上能否銜接、人員上是否妥當、工作上有無紕漏,多預想幾種突發(fā)情況,多準備幾個備用方案,這樣才能確保萬無一失。 3. 匯報看事例,以小見大最有力 一般來講,領導帶工作組來檢查,受檢方得準備個工作匯報,把受檢工作怎么抓的、有哪些成效反映反映。這個匯報環(huán)節(jié)也很重要,可以及時展示領導沒看到、迎檢沒說到的內容。有時候,匯報好了,整體印象就先入為主形成了,所以這個匯報也很重要。 具體如何寫,老筆頭之前推送過不少文章,這里只跟大家說說匯報如何挑事例來反映工作的門道。 匯報為什么要講事例?因為事例是上級指示在基層的具體展現(xiàn),是理論轉化為實踐的生動產物,檢查調研重點是看你這個單位有沒有哪些鮮活的人和事,能反映某項工作的成效。 老筆頭看以往一些匯報材料,有的大篇幅講道理講理論,這樣既枯燥單調,也有點關公面前耍大刀的感覺,咱們想想,相關工作指示都是從上面轉發(fā)下來的,有的是領導的工作思路,他們哪個不比我們對這塊熟悉,再去重復一遍有什么意義? 提高匯報材料的生動性、增加匯報內容的可看點,一個很管用的辦法就是用事例展示。具體可以把握這么幾類:一是能反映上級精神落地執(zhí)行的事,就是把上級的想法變成你的做法,把上級的具體措施變成你的實際行動,而且體現(xiàn)出成效了,通過幾個具體事來反映,而且能講得有鼻子有眼,這就是高手。二是能反映本級工作特色的事,就是除了規(guī)定動作外,本單位結合自身實際自主抓的比較有亮點的事,這個也很能反映工作成果,而且可能成為上級下一步褒揚推廣的典型。三是能反映同行業(yè)優(yōu)勢的事,就是同樣一個事,雖然做法上沒有亮點,但是實踐成效上不一樣,在同行業(yè)中是屈指可數(shù)的。 有的朋友可能會問,匯報中能不能反映矛盾困難、怎么反映?老筆頭覺得,反映矛盾困難也比較講究,不能不反映,也不能啥都反映,可以把握三條:一是上級業(yè)務范圍內的困難可以反映,二是領導可以決策的困難可以反映,三是有具體解決措施的困難可以反映,這樣既利于解決,也不至于讓上級為難。 4. 保障重細節(jié),既能想到也做到 有人說,迎檢重點看保障,并非沒有道理。保障看什么?重點看細節(jié)。把握住這一點,就成功了一大半。 什么是細節(jié)?就是一般迎檢方想不到但做出來后讓人如沐春風的。簡單舉幾個例子: 1. 飲食把握上,注意味道的調劑、葷素的搭配,在合理規(guī)定內把菜做得精致點、口味細膩點,同樣的食材就會產生不一樣的感覺。同時,要注意一些禁忌的方面,一些不吃的菜類就不要上。 2. 出行保障上,車輛安排、人員乘坐、轉場銜接都需要考慮細一點,總體坐得寬敞舒適點,并且適當留有空間,以防不時之需。另外,不要坐得太滿,否則就會給人一種心理壓抑之感。 3. 音像素材上,照相攝像上注意把握頻次,對一些好的鏡頭要及時抓拍,同樣的鏡頭不用取得過于頻繁,同時要注意周圍景像,不要影響照片的整體可用度;對于領導的講話,得到許可的情況下,可以適當錄音,便于素材整理,這個需提前溝通。 4. 其他事宜,陪同人員要有相關記錄的準備,最好指定專人負責,或者有個便攜記錄本,對于領導和工作組提出的一些情況及時記好,方便后面抓好整改;各個點位的陪同人員要挑熟悉情況、口齒伶俐的,便于及時解說情況、回答疑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