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黃帝內經》里,無論講述五運六氣的運轉,還是講述醫理,都是用陰和陽談論一個事物,一個病理。但是在陰和陽的使用中,疑惑百端。直接影響了對五運六氣移動的應用,直接影響了對治療病情的應用。比如說,火為陽,水為陰。其意是,凡能發熱的都是陽物;凡能發寒涼的都是陰物。年為陽,月為陰。在一年里,初氣盡三氣,陽氣是上升的,總是陽勝過陰。在四氣盡終氣中,陽氣是下降的,陰氣總是勝于陽。在一年的十二個月里,總是一陰一陽之謂道,總是以上弦月、下弦月和月輪中空分陰和陽,實際是說前半個月和下半個月,即節氣和中氣。在一日里有十二個時辰,總是一陰一陽之謂道,子為陽,丑為陰,寅為陽,卯為陰------。日為陽,月為陰,即白天為陽,夜間為陰。有太陽的時間為陽;沒太陽的時間為陰。再引伸到到白天為陽,夜間為陰里,在一日中,子寅辰,午申戌的時辰為陽,丑亥酉,未巳卯的時辰為陰。陰和陽這么多說法,都是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情況下用陰性、陽性對事物的描述。 把這些陰陽的說法拿到六氣位中,凡是在二十四節氣里,開始的五天都看成是標氣,厥陰少陰太陰都為陰,少陽陽明太陽都為陽,叫三陰、三陽。在五行中只叫陰和陽。在每一個氣位里,即每一條經脈中,同樣有一陰一陽,即五陰五陽氣的氣處。 在五運六氣的運轉中五運的氣和六氣的氣總是按著書中規定的這些陰陽流動。這種流動方式,書中叫乾坤大挪移。書中的話不管說的怎樣神秘,總得要有一個辦法,能夠計算,能夠知道五運的氣或六氣的氣,開始在哪兒動,流到哪兒,終于到哪兒。又怎樣開始,到底在何時流到了何處。書里告訴了一個辦法。這就是“法于陰陽,和以術數”。也就是知年氣求月氣開始的時間,實際是指,知日氣,求一日之中白天在寅時開始的氣前端和后端,是從何氣位開始的。知日氣,求時辰到達的時間,實際上是指,求氣頭行到了哪個時辰。而人身中的氣血也隨著時令的挪移同樣與五運六氣的運轉相應的時辰。所以用年求月,日求時的方法,同樣也是求人身中,氣血流到何經脈,經脈的何氣處的唯一辦法。所以要想知道運和氣,何日何時走到何氣位,只有明白五運六氣的運轉圖,外圈的六氣的排序和里圈五運五季的排序。是彰顯五運六氣運轉到什么時間什么地方的模型圖,只要是會計算一看便知。計算人身的氣血的氣頭在什么時間流到了哪條經脈,只要是會計算一看便知,這都是唯一的辦法。也叫計算天道唯一的辦法。 這個方法在《內經·上古天真論》中已經告知,要天天用,要像吃飯睡覺一樣按時用,總是不能胡來。在《靈樞經·衛氣行》中又做了演示,侯氣在三陽,其氣在陽分,少陽陽明太陽。侯氣在三陰,其氣在陰分,厥陰少陰太陰。天地間日有長短,陰分陽分的氣有多有少,各有分理,都要以早晨寅時開始,盡在丑時末。一日一夜,都用白天和夜間分陰和陽,又用一百刻的時間來計算。 水下一刻人氣在太陽,為丙寅,是告知運氣是在早晨寅時少陰的氣位開始,即少陰經脈開始;水下二刻人氣在少陽,為戊寅,是告知運氣是在早晨寅時太陰的氣位開始,即太陰經脈開始;水下三刻人氣在陽明,為庚寅,是告知運氣是在早晨寅時少陽的氣位開始,即少陽經脈開始。水下四刻人氣在陰分,為壬寅,是告知運氣是在早晨寅時陽明的氣位開始,即陽明經脈開始。水下四刻人氣在太陰,為甲寅,是告知運氣是在早晨寅時厥陰的氣位開時,即厥陰經脈開始。 水下五刻人氣在太陽,為丙寅,是告知運氣是在早晨寅時少陰的氣位開始,即少陰經脈開始。水下六刻人氣在少陽,為戊寅,是告知運氣是在早晨寅時太陰的氣位開始,即太陰經脈開始;------。白天看氣,行壬日,甲日都是陰分的氣。 所謂五運六氣走到陽分,是走到了丙寅、戊寅、庚寅。丙叫太陽,為正陽。戊叫少陽,為陽。庚叫陽明,為陽。這里用的是氣位里寅時的標氣名命名。丙寅、戊寅、庚寅,這三氣處,都在三個氣位里,即三條經脈上。所謂五運六氣走到陰分,是走到了壬寅、甲寅。“壬”叫厥陰,為陰,“甲”叫太陰濕氣,為陰。這里都說的是氣位寅時的標氣。這兩氣處都在兩個氣位,兩條經脈上。 如果認為古人說的不習慣,只要把甲己,乙庚,丙辛,丁壬,戊癸念成太陰(甲己),陽明(乙庚),太陽(丙辛),厥陰(丁壬),少陽(戊癸)就可以了。而后依次是周而復始,一日一夜,水下一百刻。因為用日氣定五運六氣的開始時間和運轉的時間,只有陰、陽十氣。而且又只有從每日的早晨寅時開始,走到點燈戌時為入夜,而后走陰分。早晨寅時的氣位是一天開始的氣位,也是夜間終止的氣位。點燈戌時是一天陽氣終止的氣位,也是陰氣開始的氣位。雖然天天五運六氣運轉50周天,但是誰也沒有辦法,計算出第幾周走到了何氣處,第幾周走到了何時辰。《黃帝內經》里也沒有這樣的計算方式,要求五運六氣在運轉中的氣頭,也沒有必要這種計算,因為計算的是氣運行地始終和終始的問題,在開始余氣的氣數有多少,在終止余氣的氣數有多少。所以《靈樞經》中只用《終始第九》的文章來說明。 比如,少陰司天,在節氣的時間,侯氣的第一天甲己日,必從少陰司天的氣位開始,終氣是太陰氣位。即手少陰經脈,終氣在手太陰經脈。如果少陰為在泉,是在中氣的時間,侯氣的第一天甲己,必從少陰為在泉的氣位開始,終氣是太陰氣位。即足少陰經脈,終氣在足太陰經脈。 少陰司天,在節氣的時間,侯氣的第二天乙庚日,必從少陰司天的前一位太陰的氣位開始,終氣是少陽氣位。即手太陰經脈,終氣在手少陽經脈。當少陰為在泉,在中氣的時間,侯氣的第二天乙庚日,必從少陰為在泉的前一位太陰的氣位為開始,終氣是少陽氣位。即足太陰經脈開始,終氣在足少陽經脈。 這樣終始的理論依據,在《六微旨大論》中早已告知,天道六六之節,左右有紀,少陽之右陽明治之---;少陰之右,太陰治之---。這是在南政年里,以在泉的左右為左右,看司天的氣,即行完了少陽司天的時間,接著行陽明司天的時間,陽明為終---。行完了少陰司天的時間,接著行太陰司天的時間,太陰為終---。只論始終。或者說少陽正開始司天,太陰為終---。或者說少陰正開始司天,少陰為終---。都是只論終始。所以論五運六氣的運轉,論人身中氣血的流注只論終始和始終。在終始和始終的氣位中審察陰陽氣數的盛衰,在終始和始終的氣位中用脈象瑾瑾的守住脈象的沉浮遲數。 至于說運氣行,經過其它氣位或經脈,在氣順著圖運行時,氣帶著什么氣行,在五運六氣的運轉圖中都能看到,診病時是通過脈象知道氣血終止在了何經脈。所以并不知道在幾點幾分在何時辰知道氣血走到了何氣位或何經脈。但是一定會知道任何一日的初氣在何經脈開始,在何時辰和時間終止在何氣位,余氣有多少,是在上位還是在下位,或在表里,即在經脈,還是在臟腑。每日皆然。 如果是少陽司天,少陽是第一天,終氣為辛丑,陽明是終氣。如果是陽明司天,陽明是第一天,終氣為癸丑,太陽是終氣。如果是厥陰司天,厥陰是第一天,終氣是乙丑,少陰是終氣。并沒有辦法算出氣頭何時走到了辰時,巳時,或什么時辰。也沒有辦法在第幾周走到了何時辰。這都是辦不到的。《黃帝內經》中只是告知了甲己日,氣頭彰顯在少陰和太陰兩終始相鄰的氣位中。而且還要有在不同的時刻氣頭的氣是與天的氣相通的。氣頭不是按照一日的時辰,能夠依次地計算出到達了何時辰。 書中并沒那樣的計算,辰時,五運六氣正好走到辰時;午時,五運六氣正好走到午時;酉時,子時,亥時,五運六氣正好走到酉時,子時,亥時。而人的氣血也相應的按時辰到達。在“法于陰陽,合以天光”的計算中,用日氣可以準確計算時辰的干支,但是沒有辦法知道五運六氣正好也流到此時辰。因為書中只告訴了五運六氣流到終始的氣位,和氣的多少。《子午流注法》已經做了非常詳盡的解釋和按日按時的做法。陽日看陽時,怎樣求,陰日看陰時又怎樣看。 陰和陽說起來容易,用起來,做起來就不那么容易了。 拄其間 2020.8.15. |
|
來自: 簡單了幸福 > 《柱其間啟黃帝內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