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世名作,瑰麗寫實。大唐時尚,躍然畫中。”13年前,CCTV4的《國寶檔案》是這樣介紹《簪花仕女圖》的。任志宏的娓娓道來,成為國之重寶們最權威的大眾記憶點。過去,大部分文博紀錄片在保證專業性的同時,難免給人留下嚴肅沉悶的印象。一幅畫作,既要追溯畫家生平,又要縱覽歷史背景和時代審美。命運多舛的,還要苦情回憶它在不同藏家手里的輾轉。同樣一幅《簪花仕女圖》,它的故事在今天會被怎樣講述?仕女們討論最新的家暴新聞,從唐朝打殺妻子的姚文秀、老婆吃醋的房玄齡,延伸到宋代李清照的不幸婚姻,最后落腳于民國獨立女性董竹君。不僅視野跨越千年,還有金句:“家暴只有零次和一萬次!”紀錄片《此畫怎講》的大膽嘗試,從敘事手法到視聽語言一改紀錄片傳統風格。誰能想到周昉筆下閑情雅致的唐朝仕女們,竟也可可愛愛地討論起了最熱門的平權話題?不怕畫中人說話,就怕她還會Hip-Hop。讓《搗練圖》女孩唱起《大碗寬面》,讓《蕉陰擊球圖》女童唱起《知否知否》,讓《文苑圖》墨客唱李榮浩的《李白》?!洞水嬙踔v》跳脫爛漫的風格,太讓人忍俊不禁了。《此畫怎講》是由騰訊視頻出品的國內首部名畫真人番,選材于14幅中國美術史上的人物畫,以“古畫活起來”的形式,用畫中人物的口吻,為觀眾普及名畫鑒賞知識。名畫開口,腦洞暴走。剛刷完第30集《簪花仕女圖》的硬糖君忍不住蠢蠢欲動的安利之心,春晚沒這節目我都不看。豆瓣評分8.2,騰訊視頻紀錄片排行榜Top1,找到了年輕化打開方式的文博類紀錄片,是時候展現真正的號召力了!難道果親王忘了大明湖畔的嬛嬛了嗎?果親王趕忙澄清:“史上并無甄嬛只有皇嫂熹妃,我與她沒說過幾句話何來私情。”看《此畫怎講》里雍正和果親王著急忙慌地給網友答疑,真有一種秀才遇到兵的喜劇氛圍。《此畫怎講》正是用名畫開腦洞的方式,將名畫們改造成了趣味小劇場。和蒲松齡筆下的《畫壁》營造的悵然之情不同,《此畫怎講》更像《博物館奇妙夜》的天馬行空。它的視聽風格,是虛實結合“人在畫中”的沉浸式觀感。不僅人物“活”了起來,就連背景的墨竹也會隨風擺動?!段骱魅D》中,林和靖的書桌和炭盆皆是實景,其供養的梅花則是虛景;《聽琴圖》里,宋徽宗的案幾和石凳是實景,背后的碧樹和畫面前端的香爐則是虛景。畫作的基礎信息和專業鑒賞,則在片子的首尾予以簡短說明,避免了教科書式科普的繁冗。事實上,《此畫怎講》遴選的畫作具有高度的代表性。其中《步輦圖》《韓熙載夜宴圖》《簪花仕女圖》更是歷史教科書和各類文史節目的“??汀?。但凡有心了解,相關資料可謂閱之不竭。《此畫怎講》小劇場的表演,開拓了名畫宣講的新形式。在腦洞大開之余,往往結合了人物事跡和歷史背景,臺詞在意料之外卻在情理之中。《唐人宮樂圖》里的女樂官們,關注的美妝博主都在教“怎么顯臉大”。乍一聽有點沒反應過來,但隨著唐代以胖為美的常識涌上心頭,很難不被這個巧思逗笑。趣味解讀鋪展開的古代民俗生活畫卷,流露出文人墨客販夫走卒的喜怒哀樂?!段脑穲D》里,劉昚虛把李白的成功歸因于擅長立人設,以寫詩的名義騙酒喝。岑參則發現李白善于搞人際關系,把孟浩然和汪倫吹得飄飄然。而李白自己回應:“你要能寫出這樣的詩,也可以狂妄如我?!?/span>文人生活的口舌之樂,被《此畫怎講》做了具有歷史真實感的還原。劉昚虛和岑參也許沒說過這些話,但王昌齡與王之渙、高適“比知名度”的故事,則讓《此畫怎講》的想象有了敘事基礎。《此畫怎講》擅于用劇情,四兩撥千斤地帶出歷史知識干貨。比如,《明代帝后半身像》用朱元璋和馬皇后對孫子的關切,引出了明史上著名的建文帝下落之謎。因為孫兒“失蹤”600多年,導致高祖夫婦不得不細加核驗。《雍正半身西服像》則用雍正的cosplay,帶出了康熙晚期九子奪嫡的形勢。關于眾說紛紜的改詔之事,雍正拿出了關鍵證據:“詔書一式兩份,中文可以改筆畫,滿文的可以嗎?”在欣賞畫作之余,還能史海泛舟,《此畫怎講》堪稱一魚多吃。在《此畫怎講》里果親王語出驚人之前,更早的“出圈”名人是語文課本里的杜甫涂鴉。詩圣時而腳踩摩托,時而身騎白馬,時而揮刀切瓜,成為后現代解構下的網紅。雖和杜甫殊途,《此畫怎講》在組織情節和主題上,亦往往能找到古今結合的共鳴點。在將古畫的意蘊價值進行有條件的年輕化,取得了藝術圈和文史博主認可的同時,也完成了通俗傳播與學術圈層的互融。《此畫怎講》中的每幅畫,甚至一幅畫的不同部分,都有當代話題挈領。《搗練圖》用女工的吐槽,把切入點落在了社畜辛酸上。為找到名人支持,還提出了韓愈說的“晨入夜歸的考勤制度不合理”;《步輦圖》里的唐太宗,則怒斥官員:“天天請假,大唐公務員的日子過得太舒服了!”《蕉陰擊球圖》通過熱線電話,連接了不同時空家長們共同的教育焦慮。宋代家長認為古代蒙學已經遠遠不夠,羨慕現代的女孩可以學編程、機械和土木;現代的家長抱怨還有3000多天孩子就要高考,孩子卻急不起來。《礪劍圖》讓鐵拐李化身帶貨主播,展現了甲方對乙方的精神折磨。金主一會兒要二次元寶劍,一會兒要菜刀,把鐵拐李重慶話都逼出來了:“改個錘子哦!”劉向的《列仙傳》記載鐵拐李是巴國津琨人,還真屬于現代重慶轄區。若不考慮上古音變化,說渝方言真是非常合理了。其余畫作中,果親王直播相親、明太祖夫婦遭遇電信詐騙、南唐女團求出道、岑參的朋克養生、韓熙載玩狼人殺,均是當代生活的大眾熱點。《此畫怎講》趣味性專業性兩手抓,深者得其深,淺者得其淺,可謂盡興。入坑的網友紛紛表示,古畫cosplay+現代小品的結合,調侃生活一點不手軟?!短迫藢m樂圖》相親遇到的自信男,更是讓女網友在心疼畫中小姐姐的同時,紛紛吐槽起自己遇到的奇葩相親對象。古畫引發的大眾議題,讓大家討論起來更有傳統文化做背書的底氣。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此畫怎講》引發的大量文史博主自發安利與科普,更有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情懷。夏阿盛贊《此畫怎講》的出發點,還忍不住寫文討論了《搗練圖》或非徽宗親臨、果親王真實長相等文史冷知識。太史子喬以《此畫怎講》為引子,從連貫性布局經營、生動含蓄的形象塑造等美學角度,對《搗練圖》細加講解;《國家人文歷史》雜志也發出希冀:“也許,讓大眾先接受傳統文化的外表,再根據興趣去追尋它們的‘里’——歷史背景、創作手法、文物意義甚至是文化創新等等,才是未來最適合普羅大眾的傳播方式吧!”在劇集的官方平臺上,許多在讀學生留言表示,《此畫怎講》成了美術老師在學校里給學生上課的案例,反過來影響著學院派的教學方式。真人動畫式的生動課件,上課的積極性必定改頭換面。國潮當道的大背景下,是將傳統元素用現代潮流進行解構重塑,還是用年輕化的方式回歸傳統,是兩種典型制作方向。前者以《經典詠流傳》和《中國詩詞大會》為代表,文以載道,歌以詠志;后者以《如果國寶會說話》和《此畫怎講》為代表,嬉笑怒罵,自成文章。一個明顯的趨勢是,在經歷對國風元素的獵奇消費浪潮后,年輕人開始沉下心來對傳統文化進行重新審視和再吸收,這也成為內容領域的新風口。騰訊視頻用《此畫怎講》的輕量化形式,做出了經典藝術內容煥活的創新嘗試,并在制作層面多有開創。其理念不在知識灌輸,而在激發興趣。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騰訊視頻以《此畫怎講》初試牛刀,正是以“小而精”的內容杠桿去撬動傳統文化現代表達的更多可能性。大到服飾道具,小到金釵步搖,《此畫怎講》的細節控讓人嘆服。服化還原與知識干貨,回歸的正是國風的根基,娛樂適度而不偏離本義。找到與年輕人的對話方式,但絕不去媚合他們。流淌千年不絕的文脈就在那里,《此畫怎講》更像是領路人。《此畫怎講》每集時長5分鐘左右,其敘事的零散性和不確定性表現出鮮明的后現代敘事特征。視角的切換賦予了紀錄片文本更多的敘事可能,內聚焦的視角成為騰訊視頻的敘事突破點之一。《雍正行樂圖》里,雍正被懷疑身份,他問警察:“《甄嬛傳》你看過沒有?我就是里面的陳建斌。”歷史人物與熒幕角色縱向聯系,黑色幽默之中嚴肅被消解;《唐人宮樂圖》的代言被《簪花仕女圖》搶去,又橫向勾連了不同的畫作。同樣的敘事突破,其實廣泛存在于騰訊視頻的人文類紀錄片矩陣中。《與古為友》用平視視角,為傳統文化的現代留存增添第一人稱的震撼。相比上帝視角的全知全能,“我的言說”更熱血澎湃。《風云戰國之列國》用考究的劇情演繹+有的放矢的旁白內容,描摹了歷史類紀錄片的敘事新刻度。盡管以往央視類文教片,也有歷史演繹的部分,但都是浮光掠影的穿插。到底是重演繹輕紀錄,還是紀錄片風格化的新潮流,騰訊視頻的探索已進入深水區。從《如果國寶會說話》到《此畫怎講》,以中式審美和傳統意蘊為主題的紀錄片,輕量化的趨勢初顯。隨著年輕受眾在觀看和閱讀方面的持久性與耐心的持續減弱,《此畫怎講》短小精悍的特點,與年輕人的信息接受習慣不謀而合。近年來,騰訊視頻一直以多元內容讓更多年輕人喜歡紀錄片?;趯o錄片市場洞察推出的《此畫怎講》,體現了平臺與用戶對優質內容的雙向選擇。在看似輕松的體量下,潛藏的卻是平臺對于內容的取舍智慧。融合多種內容元素,貼合短視頻傳播形式、風格輕喜劇化的《此畫怎講》,無疑為“傳統概念的現代表達”指了一條新路。它將厚重的中華文明,與新媒體環境下的碎片化傳播有機結合,呈現出了典型的后現代風格。摒棄宏大敘事立足小我、次元壁貫通壓縮時空、消解深度、去中心化等創作思維模式,吹響了文史類紀錄片的革新前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