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煩惱和不完美是常態。無論遇到什么事,都要保持積極的心態。” 人的煩惱,大多都是來自于在不適合的情緒下做一些不適合的事情。 與此同時我們還難以擺脫他人對我們的看法、期待和評價。 培根曾說過:“經得起各種誘惑和煩惱的考驗,才算達到了最完美的心靈的健康。” 我們總是活在他人的眼光里,生怕自己什么地方做得不夠好,會讓別人不滿意或是討厭。 因而在不斷追求別人看法的同時,我們也活得越來越累,也越來越不像自己。 雖然有句話說“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但我們畢竟生活在現實中,便不可能真正脫離現實一味地追求虛無縹緲之感。 所以在堅持自己的原則底線、做自己想做之事的同時,更重要的其實是把握好自己的生活節奏。 真正告別焦慮讓自己活得不那么累的關鍵,其實就是能夠做到以下“四不”。 相信通過對這幾個“節奏”的把控,你也能成為一個溫柔的人,也能被世界溫柔以待。 01:“不帶怒氣出門,心煩時能靜下心來”這個世界其實并不溫柔,也不是所有事情都是正確的。 真正能夠讓我們感受到溫柔的,其實是我們自己的心境。 你煩躁,世界就暴躁;你安穩,世界就溫柔。 古羅馬詩人奧維德說:“沒有純粹的快樂,永遠都會有煩惱摻雜在我們的幸福中。” 所以我們沒有必要去想象那些遙遠到無可預料的未來,在出門之前收拾好自己的心情,用最積極的態度去面對美好的一天。 “不帶怒氣出門”,不僅是在調整自我情緒,同時也是在尊重他人。 在心理學上有一種著名的效應,即“踢貓效應”。它所描述的是一種典型的壞情緒、壞心情的傳染現象。 如果我們出門的時候帶著怒氣等不良情緒,那么這種壞情緒就會傳染,產生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所以在心煩的時候,一定要能夠靜下心來。 聽一首舒緩美妙的音樂,做幾次深呼吸,帶著好心情、好情緒出門,是我們遠離焦慮的第一步。 02:“不帶怨氣處世,糊涂時能沉淀下來”在為人處世時,我們不會對那些喜歡抱怨的人有太大的好感。 正所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既然自己不會喜歡那些喜歡抱怨的人,那么別人肯定也不會喜歡我們的抱怨。 要知道,你自己對生活的不滿也好、對他人的怨言也好,別人都不會太在意,也并不想知道。 所以我們完全沒必要帶著怨氣處世,這既是一種自我情緒的控制,更是一種內涵修養的表現。 正如池田大作所說的一樣:“苦惱的不單獨你自己,人人都有某些煩惱,只是形式各異罷了。” 誰又沒有一點煩心事呢?要是每個人都把自己內心的不滿情緒拿出來抱怨,那么可想而知這個世界將是多么灰暗。 抱怨會讓我們失去理智,甚至犯糊涂做出一些讓自己后悔的行為來。 所以當我們心中有怨氣、犯糊涂的時候,一定要沉淀下來。 “一個有理智的心靈,總可以找到毅力和勇氣來抵抗苦惱。” 一番令你感到痛苦的經歷,通常都是一個很好的經驗沉淀機會。 03:“不帶煩惱睡覺,疲憊時需及時放手”當心情不好的時候,我們常會安慰自己:“睡一覺就好了。” 但實際上,如果我們帶著煩惱入睡,并不能讓我們的心情真的就好起來。 甚至還有可能反而讓自己更加煩惱、更加疲憊。 道理很簡單,要是煩惱沒能解除,用“睡一覺”的方式,其實只是一種短暫的逃避。 夢醒了,依然要面對現實;逃避了,遲早還是要解決問題。 大仲馬認為:“憂郁是因為自己無能,煩惱是由于欲望恐懼得不到滿足。” 逃避的結果,只會讓我們的煩惱發酵得更厲害。 所以當我們煩惱、疲憊的時候,要懂得“知足常樂”的道理,需要及時放手。 “如果人的愿望實現一半,那么煩惱便會加倍。” 降低自己的欲望,提升自己的能力,就能讓我們活得更輕松、活得更幸福。 幸福生活的“公式”便是:“能力>欲望”。 04:“不帶急性辦事,清醒時要積極做事”世人總是匆匆忙忙,匆忙吃飯、匆忙走路、匆忙做事。 可越是匆忙、越是著急,反而越做不好事情。 事情做不好,就很難達到我們預期的目標,煩惱便由此產生。 狄更斯說:“苦苦地去做根本就不可能辦到的事,會帶來混亂和苦惱。” 我們時常會高估自己的能力,低估問題的難度,所以會絞盡腦汁慌里慌張地去急于求成。 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帶著急性辦事,往往都不會有什么好結果。 之所以我們會著急、會慌亂,根本問題就是我們并沒有能夠保持清醒的大腦。 這個世界上任何問題其實都有解決之道,關鍵就在于我們能夠在遇到問題時能否理性分析問題的根源所在。 每次都慌手慌腳地辦事,在清醒的時候卻又不能及時積極做事,那么生活就會越來越難,煩惱也就會越來越多。 重點是,自己還活得很累——身心俱疲。 結語感悟馬克吐溫覺得這個世界最奇怪的事情,便是小小的煩惱只要一開頭,就會漸漸地變成比原來厲害無數倍的煩惱。 生而為人,我們就是在一次次抵抗苦惱、戰勝苦惱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只有因為寒冷而打顫的人,最能體會到陽光的溫暖; 也只有經歷了人生煩惱的人,才最懂得生命的可貴。 就像我們每個人都會缺點一樣,煩惱也是我們人生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我們人生精彩紛呈的一部分。 懂得調整自己的生活節奏,來讓煩惱成為我們心智的沉淀。 讓自己不因煩惱而對生活充滿怨氣,那么我們就可以成為一個溫柔且珍惜溫柔的人。 這不就是一種保持歡樂的真諦所在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