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春節,疫情的反撲讓人們的心再次提起。 對于公眾來說,除了關心疫情發展還能不能回家過年之外,人們也漸漸意識到「提升自身免疫力」才是當前需要關注的頭等大事。 說到免疫力,這也讓小氫想到了前幾天和同事一起討論的問題:“新冠確診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究竟有什么區別,不都是檢測呈陽性,新冠病毒的感染者嗎?”網絡搜索對“無癥狀感染者是什么意思”的一些醫生解答的答案中提到了“無癥狀感染者其形成的原因可能之一就是:有可能是因為患者自身抵抗力較強”這里也提到了免疫力的問題。 而飲食是為免疫力“充電”很重要的幫手。 這些營養素與免疫力息息相關,可從一些常見食物中獲取!(1)蛋白質——抗體形成的“奠基者” 人體在與外界作斗爭維持免疫力的過程中,抗體是必不可缺的武器。蛋白質是形成抗體的基礎,缺乏蛋白質直接影響抗體合成,相當于打仗沒有刀槍。 日常可以從這些食物中獲取蛋白質:牛奶、雞蛋、瘦肉、大豆等都是優質蛋白質的良好來源。 (2)維生素D——免疫細胞的“司令員” 許多研究將低水平維生素D和新冠陽性發生率的增加聯系在了一起,也增加了感染后重癥或死亡的風險。 我們幾乎所有免疫細胞上都有維生素D受體,當我們受到傷害或感染時,免疫系統會釋放稱為細胞因子的蛋白質。維生素D受體被激活有助減少“促炎”細胞因子,同時增加抗炎細胞因子,有助降低整體炎癥。這一點很重要,因為新冠重癥患者的癥狀之一就是產生炎癥細胞因子風暴,也就是說并發了太多的炎癥,而肺部沒有足夠的抗炎化物來處理它,這可能導致敗血癥和死亡。 食物中的維生素D并不豐富,但日常也可以從這些食物中獲取:三文魚、黃油、全脂牛奶、魚肝油等。 (3)維生素C——抗體形成的“催化劑” 維生素C的作用是刺激免疫細胞的形成和增殖,并幫助提高對抗感染的能力。它還可以被免疫細胞吸收,幫助對抗炎癥。 含維C豐富的食物就是新鮮果蔬,比如蔬菜中的西蘭花、大白菜、西紅柿等都是維C含量較多的;水果中的山楂、獼猴桃、木瓜、草莓等。 (4)鋅——免疫系統的“好幫手” 缺鋅會增加對各種病原體的敏感性——包括病毒,這是因為鋅有助于支持免疫系統,尤其對免疫系統的發育和正常免疫功能的維持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鋅存在于牡蠣、肉類、螃蟹、龍蝦、豆類、堅果和種子等食物中。 (5)鐵——抗體形成的“有力后盾” 鐵攝入不足或機體損失過多,會影響血紅蛋白的生成,造成缺鐵性貧血,使得人體免疫力降低。而且缺鐵可導致免疫細胞數量減少,進而影響抗體產生,導致免疫反應缺陷。 膳食鐵的來源:如動物肝臟、動物血、紅肉(豬瘦肉、牛肉、羊肉)以及菠菜、黃豆等。 (6)硒——不可或缺的免疫能手 這個營養素可能聽起來不耳熟,但硒對免疫健康非常重要。根據《美國臨床營養學雜志》,硒缺乏已被發現會使新冠感染情況不佳,死于感染的風險分別增加3-5倍。 含硒食物包括:海產品如魚蝦、海參,動物內臟如豬腎以及大蒜、蘑菇、大包菜、南瓜等蔬菜都是硒元素的良好食物來源。 (7)氫——免疫修復的“加速器” 氫素雖然目前不在眾所周知的人體所必需的七大營養素之中,但氫氣可通過選擇性抗氧化作用清除體液及細胞內液中惡性自由基(活性氧),重建內環境平衡,啟動并加速免疫系統自我修復進程,讓免疫系統運行逐漸歸于正常,既提高了機體對病毒、細菌、癌變細胞等體內異己的清除能力,又降低了導致過敏、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亢進效應。未來,氫氣或將成為人類健康所必需的第八大營養素!而且氫氣可以成為一種終極營養素,因為,氫氣具有其他營養素無可比擬的最廣泛的醫療保健預防效應,而且氫氣還具有極致的安全性。 如何補充氫:可通過喝富氫水、呼吸氫氣、泡氫浴、注射富氫鹽水、口服產氫藥物等方式攝取氫氣。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觀點內容來源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納諾巴伯氫友會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我們不對其科學性、有效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若內容涉及健康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健康指導依據。 溫馨提示:根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條例》,氫氣不能替代藥物治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