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身邊會遇見很多的尖酸刻薄的人,他們的度量特別小,不能容忍別人比自己過得好,還有很多人是打著自己是擁有一個直率、心直口快的性格的幌子,尖酸刻薄是真的不能和心直口快相提并論的,刻薄與爽朗的性格是兩回事。度量小,尖酸刻薄的人,他們往往是起于自卑和嫉妒的心態,內心是有心機的,可是直率卻是無心之言,內心是善良不做作的。刻薄是充滿著滿滿的負能量的,對人是會造成傷害的,而按照傷害的程度,可以分為三個級別:第一級是傷己,第二級是傷人,而第三級是,傷人又傷己。我們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尖酸刻薄的人他們自身的內心都是有根源所依的,是他們從小所經歷的從而導致的心理上的疾病。有的是原生家庭或是成長經歷和現實環境等等的因素,一個刻薄的人,其實也是一個可憐的人。要知道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相信我們大多數人都有過被別人“習慣性反駁”的經歷,希望您聽了我接下來所講的之后可以釋懷一點。那些習慣性去反駁別人的人,他們的內心一直都很自卑,他們努力的想要在他人面前刷存在感,想要努力在他人面前證明自己的價值。可是這樣的人往往是沒有什么值得大家敬仰的實質性的本領的,所以也就只好靠“提出不同觀點”這種成本最低的方式來顯示自己有觀點和態度,從而引起別人的意見討論。還有一些人的“習慣性反駁”是建立在自己已有成就的領域之上且通過不斷強調來達到自己刷存在感的目的。所以要是從這個出發點的話,我們或許需要好好地審視一下自己,看看我們自己曾經是否也有過這樣讓別人不愉快的言論呢?其實關于聊天這件事,我們的目的本來就是為了輕松愉快的,而對他人的反駁往往就會讓別人感到相當的不舒服,要懂得適度地去贊美和認同別人,這樣才可以讓整個談話的氛圍變得相當的愉悅。當然有的時候也是有必要的表明自己的觀點的,但是你如果老是喜歡先拋出一句“不是的”這樣的話才能開始你接下來的聊天的話,那也就是明顯的刻意抬扛了。一個尖酸刻薄的人他們還有一種表現就是容易生氣,沒有一點度量可言。我們觀察一個人的言行舉止,就往往可以看清掩藏在這個人內心的最真實的人品。人的善良是可以偽裝的,也就是偽善,臉上的笑容也是可以強擠而出,但是當一個人生氣的時候,往往就會毀掉自己所有的偽裝,從而導致自己原形畢露。所以,一個人在生氣的時候,是最能看清這個人的。大多數人在生氣的時候,都會對別人大吼大叫,喜歡沖著別人發火和撒氣,會把別人當作自己的出氣筒,通過這樣直接的方式來宣泄心中的怒火。這樣的人往往給我們帶來的感覺就是修養不好、素質不高。要知道那些真正有教養的人,他們內心即使再生氣和憤怒,也有能力去克制住自己的情緒,能夠管控好自己的嘴巴,不會輕易對別人惡言惡語,也不會沖著別人就破口大罵。他們的內心即使是波瀾四起,但是表面卻還是表現得風輕云淡,要學會用沉默把怒火給撲滅,需要時刻考慮到別人的顏面,一個修養高的人,必定是會很受人待見的。我們的度量大小,是很容易在生氣的時候就能看得是最清楚的。很多人在生氣的時候,就老是喜歡提起舊事,翻舊賬,喜歡用最惡毒的語言去抨擊別人,在音調上好像是占領了高地,可是擁有小靈魂的人。一個度量大的人,他們在生氣的時候,往往是不會舊事重提的,更不會斤斤計較,有的只是淡然一笑,不去追究是非對錯,寬恕原諒他人,從不咄咄逼人。度量大的人始終擁有著一顆寬容大度的心,去澆滅燃起來的怒氣,去化解人與人之間的矛盾。這樣的人就是心胸寬廣,能容人容事的人,是值得一直來往的。生活中,要學會辨析人,很多人的性格都表露在他們的行為中,希望你能與那些有真正內涵與修養的人為伍,遠離肚量小的,尖酸刻薄之人。參考資料:Ricoeur, P. (1966). Freedom and nature: The voluntary and the involuntary, trans. Erazim Kohak. Evanston: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