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是生活中很常見的不適癥狀 比如受涼了,吃壞肚子了 都會出現腹痛的情況 一般我們喝點熱水,休息休息也就緩解了 但有些時候出現的腹痛 卻可能和某些疾病有關 如果發現治療不及時 甚至會帶來非常嚴重的后果 1.右上腹部:肝臟、膽囊、十二指腸等 如果右上腹痛,主要的病因有膽結石、膽囊炎、肝炎、肝臟腫瘤、消化性潰瘍等。 2.上腹部:胃、十二指腸、胰腺等 上腹部疼痛、不適,主要病因有胃、十二指腸潰瘍,各種類型的胃炎或消化不良,常伴有反酸、噯氣、飽脹、嘈雜感、惡心等癥狀,并且常與飲食有關。 心絞痛、大葉性肺炎、主動脈夾層、胰腺癌等也會表現該部位的疼痛。 3. 左上腹部:胃、胰腺和脾臟等 除各種胃病外,常見有胰腺疾病,急性胰腺炎往往腹痛劇烈,伴有惡心、嘔吐、腹脹,常于酒后、高脂飲食、暴飲暴食后發生。 急性胰腺炎還可能由膽道疾病和高脂血癥引起。 4. 右側腹部:升結腸、小腸、腎臟等 這個部位的疼痛,可能提示升腸道方面的疾病、腎臟和輸尿管結石。 主要來源于大腸和小腸,如急性腸炎、腸梗阻等,常伴有腹瀉或腹部移動性腹塊。 腸系膜疾病,如腸系膜血栓形成也常表現為中腹部疼痛。 功能性胃腸病、主動脈夾層也可以表現此處疼痛。 左側腹有降結腸和左側腎臟。左側腹疼痛可能為腸道疾病、腎臟和輸尿管結石。 右下腹部疼痛,常源自于闌尾、結腸、輸尿管、卵巢等,如闌尾炎、腸道疾病、尿路結石、異位妊娠、卵巢囊腫扭轉等。 注意子宮、膀胱和腸道疾病,比如盆腔炎、男性前列腺炎和睪丸炎、腸道疾病、膀胱和尿道結石與炎癥等。 該區域不適,可能是腸道疾病、男子精索炎、女性附件炎或宮外孕等。 以上部位的疼痛僅供參考, 有些疾病表現往往不太典型。 5種疼痛類型,預示不同疾病 1.脹痛 疼痛程度較輕,多為臟層腹膜被動膨脹所引起,比如胃腸道的消化不良、腸梗阻、腸麻痹、膽囊炎等。 2. 陣發性疼痛 多表示空腔臟器發生痙攣或阻塞性病變,比如機械性腸梗阻、輸尿管結石等;膽道蛔蟲病常表現為間歇性上腹(劍突)“鉆頂樣”劇痛。 3.隱痛 該癥狀無特異性,多為胃腸道的輕微炎癥、潰瘍,比如胃炎、胃潰瘍。功能性胃腸病也常常表現為隱痛。 4. 痙攣性疼痛 即胃腸道痙攣所致疼痛,常見原因有胃腸道炎癥、潰瘍等,有時需與腎結石或輸尿管結石梗阻引起的疼痛做區別。 5.劇烈絞痛 胃腸道對缺血的疼痛反應敏感,如果臨床出現極為劇烈的腹痛,可考慮腹腔內臟器缺血甚至穿孔,比如腸系膜上動脈栓塞、膽囊壞死、急性胰腺炎、腸梗阻、腹部疝氣嵌頓及胃腸穿孔,病情危急,需盡快就醫。 幾種腹痛別耽誤,立刻去醫院 引起腹痛的原因有很多種,有些不是吃點止痛藥就能解決的。對于一些特殊患者: 心臟病基礎的老年患者:上腹痛時一定要做心電圖; 育齡婦女:腹痛時妊娠試驗不可少; 50歲以上患者:腹痛原因不明做腹部彩超、CT,篩查有無腹主動脈瘤; 劇烈腹痛而無明顯體征者:警惕血管阻塞,如腸系膜動脈栓塞。 1. 吃完油膩大餐后的嚴重胃痛 疼時需要蜷著腰,這可能是膽囊疾病發作。這種疼痛會在進食后出現,持續30分鐘~60分鐘。 2.肋骨下方的上腹部疼痛 如果疼痛持續或有其他癥狀,如呼吸急促、胸悶,有可能是心臟問題。有糖尿病或高血壓風險因素的人應當盡快去看醫生。 3. 右下腹的嚴重、急性疼痛 右下腹突發嚴重疼痛可能是闌尾炎的跡象,通常伴有發燒。 疼痛通常始自于肚臍周圍的區域,逐步轉移到右下腹。 疼痛同時如果伴有惡心、嘔吐,就表明需要去看急診了。 4. 伴有惡心、噯氣的上腹部模糊疼痛 在老年患者中,伴有惡心、噯氣和打嗝的上(中)腹部模糊疼痛可能是心臟病發作的跡象。 做一個簡單的心電圖和檢測心臟標志物就能起到挽救生命的作用。 如果在背部(或下頜)疼痛和呼吸急促的同時伴有嘔吐,則預示有生命危險,需要緊急救治。 5.突然發作的嚴重胃痛 當中上腹部的疼痛突然發作(特別是有消化性潰瘍病史和長期服用阿司匹林或非甾體類抗炎藥的人)時,可能表明胃或十二指腸穿孔了,需要進行外科手術急救。 6. 女性下腹疼痛 育齡期女性如果下腹突然出現劇烈疼痛,可能意味著卵巢囊腫破裂或卵巢蒂扭轉,應立即到最近的急診科尋求治療。 7. 下腹部刀割樣痛 如果是兩側腹部的疼痛(通常伴隨著惡心、嘔吐、胃寒發熱),放射至腰部,可能是腎結石的一個跡象。 腹部彩超或CT掃描能夠診斷腎結石,需要多飲水,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藥能緩解疼痛,必要時需要手術治療。 8. 下腹部疼痛,移動時加重 這種疼痛可能是腸道憩室炎。治療方法包括服用抗生素和大便軟化劑以降低腸穿孔或腹腔膿腫風險。 不同位置腹痛的可能疾病 右上腹部:肝臟、膽囊、十二指腸等 上腹部:胃、十二指腸、胰腺等 左上腹部:胃、胰腺和脾臟等 右側腹部:升結腸、小腸、腎臟等 中腹部:大網膜、下垂的胃、橫結腸或小腸等 左側腹部:降結腸、小腸、腎臟等 右下腹部:盲腸、闌尾、小腸等 下腹部:子宮、膀胱、直腸和小腸等 左下腹部:乙狀結腸、輸卵管、小腸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