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海泛舟,人間清歡 01. 盡最大的努力,做最壞的打算。 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論語·子罕第九》 孔子哀嘆,鳳鳥不飛來,黃河不出河圖,我這輩子怕是沒有希望了吧。 鳳鳥至,河圖書,都是有圣人王天下,出盛世的祥瑞。 鳳鳥至,傳說舜帝在位時有鳳凰來儀,文王時有鳳鳴于岐山; 河圖,與洛書并列,相傳上古伏羲氏時,黃河里有龍馬浮出,背上馱著河圖,獻給伏羲。伏羲依次而演化出了八卦,后為《周易》一書的來源。 鳳鳥、河圖這些,都是與圣人有關的傳說。 但即便如此,孔子也沒有放棄,而是編纂經書,積極投身于教育事業,傳道受業解惑 ——「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縱觀孔子的這一生,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最佳寫照。 02. 堅持該堅持的,變通能變通的 子曰: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拜下,禮也;今拜乎上,泰也;雖違眾,吾從下。——《論語·子罕第九》 拜下,禮也;今拜乎上,泰也;雖違眾,吾從下。 孔子說,我就不從眾了,還是在堂下、堂上各拜一次吧~ 那么,麻冕的事情孔子為什么可以妥協,但行禮卻絕對不可以呢? 另外,這句話里,我們也能夠看出孔子「權變」的智慧,在該堅持的地方堅持,在不該堅持的地方的堅持,在不該堅持的地方靈活變通。 非常值得我們的學習與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