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層邏輯哲學是這個世界的底層邏輯,它是方法論和認識論的總體。 一個人在做事和學習的過程中,通過積累,慢慢地產生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在這其中會產生系統的方法和認識。 這種系統的方法與認識,就叫做底層邏輯。 而整個世界的終極底層邏輯,便是哲學的研究對象。 可以說,學好了哲學,會有助于在生活中做任何事情。 但是同時,哲學也很有可能成為“百無一用”的雞肋。 這是因為一個人閱歷有限的時候,還不足以選擇和吸收哲學思想。 如果一味沉湎于對哲學的喜愛和盲目的研究當中,容易變成“紙上談兵”的趙括。 所以對哲學的選讀,是很重要的。 注意事項一個人在20-30歲的時候,世界觀還沒有徹底形成,可塑性很大。 這個時候應該去了解一些合適的哲學,適合自己的,對自己有用的。 我的建議,如果你處在20-30歲的期間,可以首先選讀馬哲。 馬哲的辯證唯物法,屬于降龍十八掌一類的武功,陽剛純厚,無論怎樣修煉,也不足以走火入魔。 而且馬哲(包括列寧選集和毛澤東選集)貼合當今時代的發展現狀,如果有深度思考以及動手實踐的能力,將它和現實中的生活、工作結合起來,一定會受到極大的增益。 除了馬哲之外,西方哲學還可以讀一些笛卡爾的著作。 笛卡爾是一位全才式的思想家,他恰好出生在近代文明的分水嶺時期,所以他的哲學思想承上啟下,了解他是不錯的優先選擇。 至于其他古今中西的哲學家,以后可以慢慢介紹。 |
|
來自: 新用戶49272060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