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由118個小島組成,并以 180條水道、378座橋梁聯(lián)成一體,以舟楫相通,有“海上都市”之美稱。威尼斯的風(fēng)情總離不開“水”,蜿蜒的水巷,流動的清波,宛若默默含情少女的秋波,盡顯嫵媚溫柔;她又好像是一個漂浮在碧波上浪漫的夢,充滿著詩情畫意,久久縈繞在心頭,難以忘懷。威尼斯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興,是名副其實的“水城”, 水城中的建筑、繪畫、雕塑、歌劇在世界上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和影響,吸引著各地慕名而來的游客,來體驗、來感悟她的美麗、溫馨和浪漫。 2018年1月3日我們乘旅游大巴早早來的威尼斯,威尼斯還處在一片晨霧之中。先坐大船去主島上游覽,在我們上船時,旁邊一條游船準備起航。 ![]() 01 這就是我們旁邊的那條正要起航的游船,兩位女士看的我用相機拍攝,作出友好的表示;還有二位男士也注意到我的鏡頭。按下快門后,俺立即豎起拇指、微笑著向他們致意。 ![]() 02 這是在旅游團隊結(jié)識的新朋友,小楊夫婦。 我要說明一下,帶去的接線板插頭是在尼泊爾自助游時買的,尼曾經(jīng)是英國的殖民地,估計在歐洲也能用。前兩天住在德國,沒問題。昨晚我們?nèi)胱∫獯罄腣ILLA旅館,插頭用不上,咨詢旅館服務(wù)臺沒有,又沒有辦法買到,真焦急。為什么焦急?老外吃冷的,咱們吃熱的,不能加熱,如何是好?好心的小楊說,她帶了二個萬能插頭,借一個給我用,真是雪中送炭。小楊不僅心眼好、人漂亮,身材也好,是我們市老年大學(xué)時裝模特隊的核心成員。借此游記,再表謝意! ![]() 03 我們乘坐的游船在大水道上行駛,大水道的正式名稱叫朱代卡(Giudecca)水道,可以看到主島上的各色建筑。晨霧沒有完全散去,看上去不那么清晰。 ![]() 04 那座最高的建筑是圣馬可大教堂的鐘樓,天空中還可以看到海鷗在翱翔。 ![]() 05 左側(cè)大房子是總督宮,總督宮右邊的矮房子是監(jiān)獄,連接這兩座房子的橋,就是有名的“嘆息橋”。 威尼斯整座城市建在水中,水道即為大街小巷,船是威尼斯唯一的交通工具。當(dāng)?shù)氐男〈?a target="_blank">貢多拉獨具特色,兩頭尖尖向上翹起,船身小巧輕靈,即使在狹窄的水道中行駛也行動自如。一條貢多拉最多可坐六位游客,只需要一位船工。到了威尼斯不試一下貢多拉的味道,豈不可惜。下了大船就上小船,大船就是我們剛剛乘坐的游船,小船就是貢多拉。 ![]() 06 坐在貢多拉上拍一張。同船的朋友考慮到我們老兩口年紀大,把最好的座位讓給我們坐,謝謝朋友們的好意。 ![]() 07 我們乘坐的貢多拉正準備穿過橋洞。看到嘛,最前面坐的是小楊夫婦、中間坐的是郭師傅夫婦,我們老兩口坐在船尾,離船工最近。 ![]() 08 哈哈!行駛在水道上遇見我們一個團的游客,大家親切致意。那個笑容可掬、戴著紅圍巾姑娘,是團里最年輕的,而自己卻是團里最年長的成員。 ![]() 09 近看嘆息橋。 連結(jié)著總督府和右邊監(jiān)獄的就是有名的嘆息橋,嘆息橋是威尼斯的必訪景點之一。嘆息橋造型屬早期巴洛克式風(fēng)格,是一座拱廊橋,橋呈房屋狀,上部穹隆覆蓋,封閉得很嚴實,只有向水道一側(cè)有兩個小窗。它建于1600年,過去臨刑死囚走向刑場時必須經(jīng)過這座橋,死囚們只能透過小窗看看藍天,想到家人在橋下的船上等候訣別,百感交集,會不由自主地發(fā)出嘆息之聲。 ![]() 10 從另一個方向看遠處的嘆息橋。 威尼斯大街小巷的風(fēng)光與眾不同,街道、橋梁和水道縱橫交錯,四面貫通。有些水道比較狹窄,跟馬路一樣,是單行道,兩條船不能并開。街道兩旁都是古老的房屋,底層大多為居民的船庫。連接街道兩岸的是各種各樣的橋,都高高地橫跨街心,一點也不妨礙行船。人們以舟代車、以橋代路,陸地與水面,游人與過客熙熙攘攘,鴿子與海鷗展翅飛翔,形成了這個世界著名水城的一種特有的風(fēng)情畫。 ![]() 11 貢多拉載著一對情侶,正在玩自拍。 ![]() 12 又是一條水道,近處窗臺欄桿上布滿鮮花,遠處橋上過往游客絡(luò)繹不絕。 ![]() 13 這里是一處開放式欄桿,從這里可以上下船。 ![]() 14 難得出了點太陽,在冬日溫暖的陽光下來一張。 ![]() 15 水上陸上交通繁忙。 ![]() 16 我估計這些木樁是栓船用的,右側(cè)白色的是有名的里亞托橋,在上面的照片中只能看到一小部分。橋長48米,寬22米,離水面7米高,橋上中部建有廳閣,兩側(cè)店鋪林立,銷售各種紀念品和特產(chǎn)。
17 自古以來,圣馬可廣場一直是威尼斯的政治、宗教和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公共活動中心。這是站在西面拍圣馬可廣場。 圣馬可廣場和圣馬可教堂是威尼斯最著名的名勝古跡。圣馬可廣場東西長170多米,東邊寬80米,西邊寬55米,總面積約1萬平方米左右,呈梯形。廣場的東面是壯觀的圣馬可教堂和總督宮;北、西、南三面被宏偉的宮殿建筑環(huán)繞,是新舊市政大廈和圣馬可圖書館;廣場南面偏東位置聳立著98.6米高的圣馬可鐘樓,緊靠鐘樓的東南方向是廣場直達海邊的重要通道。特別要指出的是融東西方建筑藝術(shù)為一體的圣馬可教堂,造型和諧優(yōu)美,石雕生動逼真,可以說是古羅馬建筑中少有的杰作。總督宮是以前威尼斯總督的官邸,各廳都以油畫、壁畫和大理石雕刻來裝飾,十分奢華。 ![]() 18 圣馬可教堂是威尼斯的驕傲、威尼斯的榮耀、威尼斯的富足,當(dāng)然,還是威尼斯的歷史和信仰。
![]() 19 既然圣馬可廣場和圣馬可教堂這么重要,趕快拍張合影作紀念。 ![]() 20 站在總督宮和圣馬可圖書館之間的位置拍圣馬可教堂,看到空中有許多海鷗在飛翔。 ![]() 21 嘿,碰巧抓拍到一位歐洲美女,地上還能看到漲潮的海水沒有完全退去。 ![]() 22 從另一個方向拍圣馬可教堂,排隊的人們等待進去參觀。 ![]() 23 圣馬可教堂的細節(jié)之一。 請注意,圣馬可教堂正面正中央的頂部,可以看的一只金色的飛獅,飛獅左前爪扶著一本圣書,上面用拉丁文寫著天主教的圣諭:“我的使者馬可,你在那里安息吧!” ![]() 24 圣馬可教堂的細節(jié)之二。 ![]() 25 圣馬可教堂的細節(jié)之三。 ![]() 26 圣馬可教堂的細節(jié)之四。 ![]() 27 圣馬可教堂上層還有游客。 圣馬可教堂據(jù)說是因安葬了耶穌門徒圣馬可而得名,圣馬可是《新約·馬可福音》的作者,公元67年在埃及殉難。828年,兩位威尼斯的富商在當(dāng)時總督的授意下,成功地把圣馬可的干尸從亞歷山大港偷運回威尼斯,存放在圣馬可教堂的大祭壇下。從此,圣馬可成了威尼斯的保護神,其標志就是一只飛獅,一只帶翼的獅子,也是威尼斯的城徽。長久以來,圣馬可的大名和帶翼的獅子一直庇佑著威尼斯的安寧。 ![]() 28 怪不得威尼斯到處有帶翼的獅子,我也與威尼斯保護神飛獅合個影,沾沾光。 ![]() 29 離開圣馬可廣場,走到海邊,一排排貢多拉,煞是好看。 ![]() 30 玩了一天了,戀戀不舍地離開威尼斯主島,登船返回,天邊已現(xiàn)一抹夕陽。 由于意大利大部分位于歐洲南部的亞平寧半島,就像一只高筒皮靴直插地中海,具有典型的地中海氣候特征,冬季溫暖濕潤多雨。這些天常有陰雨,小褚“領(lǐng)導(dǎo)”富有經(jīng)驗,關(guān)注當(dāng)?shù)氐奶鞖忸A(yù)報,隨時調(diào)整行程。本來明天去羅馬,得知羅馬有雨,決定明天游比薩斜塔、佛羅倫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