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啟明 國民黨陸軍司令部作戰科科長 何基灃是河北藁城人,1919年考入保定軍官學校,畢業之后,分到了馮玉祥的部隊,因為屢立戰功,從連長逐級攀升到師長。 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趕走了總統曹錕,命令部下鹿鐘麟派兵到紫禁城,驅逐溥儀出紫禁城。鹿鐘麟把任務交給何基灃執行,何基灃來到紫禁城,手握短槍,跨前一步,嚴厲說道,我已和景山約定,如若午后你不出宮,我一聲槍響,景山立刻開炮。溥儀一聽,嚇得不敢言語,立馬交出玉璽,離開了故宮。 ![]() 1935年夏,因抗戰有功,何基灃升任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九軍一一零旅旅長。盧溝橋事變爆發后,何基灃怒不可遏,親臨盧溝橋前線,命令部隊打響了還擊第一槍。這是揭開抗日戰爭序幕的第一槍。在他的指揮下,官兵們奮勇殺敵,巧妙阻擊,擊斃了日軍指揮官松游少將。 1938年,何基灃離軍養傷期間,認真思考探索救國之路,經中國共產黨地下黨員連玉崗的介紹,對中共及八路軍有較深刻的認識。之后,何基灃在周恩來的安排下秘密趕赴延安,當天受到了毛澤東的接見。1939年1月,何基灃被批準為中國共產黨的秘密黨員,實現了由一名愛國軍人到共產主義戰士的轉變。并被黨中央派遺返加國民黨軍隊開展工作。 淮海戰役開始后,華東野戰軍派楊斯德潛入離徐州50多公里的前線指揮所,向何基灃傳達了起義的指示:“戰場形勢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進入國共決戰的關鍵時刻。目前時機成熟,黨中央命你在11月8日我軍發起進攻之際,率第三綏靖區官兵就地舉行起義。”。 何基灃聽了傳達,興奮異常。11月8日,國民黨第三綏靖區七十七軍和五十九軍23000余人在何基灃、張克俠兩位將軍的策動下,于賈旺、臺兒莊防區宣告起義。何、張兩將軍和其他將領率所部退出兩地戰場,并聯名通電全國。 起義后,何基灃任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三十四軍軍長,率部參加了渡江戰役,直搗南京,為解放全中國立下了新功。1955年,何基灃將軍榮獲“一級解放勛章”。 郭汝瑰 國民政府國防部作戰廳廳長 郭汝瑰是四川銅梁人,黃埔軍校第五期畢業生。在校期間,深受共產黨教官肖楚女、惲代英等人的影響,1928年5月,郭汝瑰由少校團副、共產黨支部負責人袁鏡銘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 蔣介石徹底“清共”后,郭汝瑰與組織失去了聯系,迫于形勢,在堂兄的建議下,郭汝瑰于1930年11月到達日本,經過半年的語言學習,于1931年4月考進日本士官學校。“九一八事變”后,東京的很多留學生退學。回國后,郭汝瑰考入蔣介石任校長的中國陸軍大學。 ![]() 淞滬會戰中,由于作戰勇敢,郭汝瑰得到了陳誠的賞識,并被任命為54軍參謀長。武漢會戰中,由于郭汝瑰戰役謀劃精當,被陳誠提升為第20集團軍的參謀長,并且由陳誠推薦蔣介石批準郭汝瑰為暫五師師長,由此進入國民黨高層。 抗戰勝利后,郭汝瑰以軍政部代表的身份,隨陸軍總司令何應欽,前往芷江和南京,參加接受侵華日軍投降的儀式。不過,后來郭汝瑰目睹了國民黨的種種腐敗和倒行逆施,回想起年輕時所受的一些社會主義教育,以及耳聞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抗日根據地的進步景象,感到中國的希望還在共產黨那邊。他在尋找機會,與共產黨恢復聯系,但一時苦無門徑。 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中,郭汝瑰見到了中共地下黨任廉儒,并由他引見董必武,從此成為了高級臥底人員。從1945年重新與黨聯系上開始,郭汝瑰拋棄唾手可得的榮華富貴,以“白皮紅心”的方式在國民黨的心臟部門進行特殊的戰斗達四年之久,為中國共產黨提供了大量的重要情報,其中包括:重點進攻山東計劃、徐州司令部兵力配置、國民黨軍在大別山的調度計劃、解圍兗州計劃、解圍長春計劃、解圍雙堆集計劃、1948年11月底國民黨軍江防計劃、武漢、陜甘、西南等地區的兵力配備序列等,為人民解放軍迅速打跨國民黨軍隊作出了特殊的貢獻。 在全國解放前夕,郭汝瑰被蔣介石任命為七十二軍軍長,并命令他盡快重建這支部隊,立即開往四川。1949年12月10日,郭汝瑰召集全軍團以上軍官會議,公布了《起義告官兵書》,向全國發出了起義通電,并通知所管轄的區域同時起義。起義的通電一公布,遠在臺灣的蔣介石氣得渾身發抖,捶胸頓足,連聲罵道:“娘希匹,郭汝瑰……” ![]() |
|
來自: 新用戶99826EF1 > 《黨的情報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