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戰役作為決戰里的決戰,是一戰定乾坤的大決戰,這場戰爭里國共雙方都拼盡了全力,在我軍付出了近14萬的傷亡后終于打贏了這場決定命運的大決戰,雖然數字超過了遼沈和平津戰役的總和,但戰果輝煌,徹底殲滅國軍精銳。
自古守江必守淮,守淮必占徐州,國軍失去徐州再也無力守衛長江了,雖然國軍在淮海戰役后加強了長江的防線,但心里都知道,只能拖到了一時,因此渡江戰役前駐守在南京的國軍幾乎毫無斗志,精神頹廢,不斷向后方繼續匆忙撤離,這些照片就是他們在南京最后的留影。
老蔣在教堂最后一次禱告
1949年下野前,老蔣在南京的基督教堂做了最后一次的禱告,至于為什么信仰基督教,有人說是為了宋美齡,當然這個只是一部分,畢竟一開始老蔣因為母親的原因信仰佛教,甚至還有出家當和尚的想法,后來遇到宋美齡,因為宋美齡家庭信仰基督教,為了和宋美齡結婚,才開始信仰了基督教,至于當時虔不虔誠或許只有他自己知道,但后來倒向英美,為了和英美拉近關系,對基督教愈發的虔誠,就這么的到最后,基督教居然成為他最好的精神慰藉了。
從前線撤回南京的國軍
行軍旁邊就是難民營
戰場上運回來的飛機殘骸
穿過南京城
直接睡一覺
穿過南京街道
抬著傷員回來
水泄不通的道路
三大戰役結束后,為了阻止我軍過長江,國軍將從江北扯下來的國軍和滬寧杭警備司令部和白崇禧的華中剿總一起最終湊成了70萬左右的軍隊,妄圖依靠長江天塹阻止我軍的南下,同時李宗仁以談判的名義想要加強長江防線,但此時國軍已經日薄西山,長江防線如同紙糊的一樣,三天就被攻破了,長長的防線像一條挨打的蛇。
1949年國軍在大陸的最后一次春節
當時南京的學生活動
休整的國軍
駐守的國軍,使用的是仿捷克式機槍
縫補衣服中
天寒地凍中挖戰壕
警戒中,使用的事馬克沁機槍
正在集結中
駐守飛機場,這些飛機都是國軍的寶貝
正在吃飯
行軍中休息的國軍
湯恩伯坐在石凳上發呆
雨中巡邏
雖然國軍加強長江防線,但此時的國民政府精銳基本喪失,雖然還有227個師一百多萬人的軍隊,但基本殘破不堪,缺額很多,很多都是新兵以及抓來的壯丁,戰斗素質低下,裝備低劣,士氣低落,基本沒有戰斗力,也只有海軍和空軍方面有一定的優勢,而渡江前夕前我軍人數已經達到400萬人,經過三大戰役的歷練,士氣高昂,戰斗力水平達到了高峰,因此很多人都明白,國民黨政府崩潰就在眼前,后方已經開始緊急撤退了,要么前往廣州,要么前往上海。
準備撤退的國軍和他的妻子
抽煙的女兵
從南京撤退的最后三架CAT飛機
焚燒各種文件
坦克駛過南京街頭,這也是國軍裝甲部隊最后一次出現在南京了
從南京撤往上海的列車
撤退的火車
撤退的汽車
火車駛過田野
準備運走的黃金
等待撤離
被銷毀的唱片
撤退的官員
美國大使館門前站崗的海軍陸戰隊
帶著家產撤離的軍官
還在南京的馬鴻逵
在撤離中,國民黨政府將能撤離的一切東西都撤離,連家具都搬走,可以說一個都不留下,除了國國民黨政府撤離之外,一些民眾也在撤離的行列,火車站每天來來往往,聚集了很多人。
火車站等待撤離
向廣州撤離的民眾
輪船撤離
火車運卡車,車頭還綁了一張桌子
碼頭上擠滿了人
廢棄的小汽車,車輪拆下帶走
渡輪
火車上
火車站里都是家當
擠滿了人
看守等待被運輸的椅子
等待運走的家具
看守物資中
其實渡江戰役的時候,在上海的國軍也準備撤退了,畢竟收步驟,值得一提的事,湯恩伯在命令撤退的時候,他把一些重要的可以當做靠山的軍隊比如老蔣的嫡系等都安排撤離上海,留下的都是雜牌或者被棄用的殘部,靠他們給撤退爭取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