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被稱為人的“第二心臟”。這足以證明雙腳對于人體的重要性,而糖尿病也可能會引發糖尿病足,危害非常嚴重。 什么是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時,發生周圍神經病變與外周血管病變,引起足部軟組織及骨關節系統的破壞與畸形,進而引發下肢遠端血管病變相關的足部感染、潰瘍和深層組織破壞。 據調查顯示,糖尿病患者中,發生糖尿病足的概率為10%。若能早發現、早治療,就能免于截肢的煩惱。 三種糖友要特別注意糖尿病足!1、喜歡蹺二郎腿 糖尿病人常蹺二郎腿,不但會導致糖尿病足,嚴重時還有截肢的風險。 這是因為,糖尿病足的發生有兩個前提,一個是下肢動脈硬化缺血,另一個則是神經病變。長期蹺二郎腿使得糖尿病人下肢血液循環不暢,加速下肢動脈硬化缺血,久之易患糖尿病足,因此糖尿病人一定要杜絕蹺二郎腿。 2、愛吸煙 吸煙是引起糖尿病血管病變的重要因素。據調查資料顯示,吸煙的糖尿病患者患糖尿病足的幾率比不吸煙的糖尿病患者高15倍。 3、足部有傷口的 足部有潰瘍、老繭、雞眼或足部畸形的糖尿病患者,即使傷口和潰瘍面已經完全愈合,其患糖尿病足的幾率仍高達80%以上。 4個身體表現,要當心糖尿病足來了!1、足部出現畸形 糖尿病足患者的雙腳多數會出現一定程度的畸形,腳上的肌肉、皮下的脂肪也會慢慢萎縮。 有些患者會感覺自己的腳趾甲以及腳趾頭發生變化,會感覺自己的腳趾甲出現增厚或者變形的現象,腳趾頭會因為受到擠壓而變形。 2、沒有辦法持續走路 糖尿病人在發生糖尿病足后除了表面上的一些足部變化,還會發現自己不能夠長時間行走,會感覺自己在走一段路后就有疼痛的現象,并且在休息以后再步行又容易出現疼痛的現象。 3、傷口總是難以愈合 有一些糖尿病人會發現自己的足部在出現傷口后,經過治療愈合又容易復發的現象,難以根治。 這種情況就是因為糖尿病足的出現而讓傷口愈合能力變弱,從而導致傷口容易讓細菌侵入而難以愈合。 4、足部經常感覺到疼痛麻木 一般糖尿病足的早期癥狀,患者會感覺到足部有疼痛的現象,剛開始是瘙癢,麻木以及遲鈍感,感覺自己足部的感知能力變弱。 而且在出現傷口的時候也不會感覺到疼痛,而隨著足部病情的發展就會讓自己足部的神經發生病變,變得容易受傷而出現傷口。 糖尿病人,做好三件事,控好血糖,遠離并發癥!1、戒糖 得了糖尿病,甜食要少吃,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很多似乎不甜的食物,也還是要注意的,戒糖是控糖的第一步。 如長期的喝碳酸飲料,不僅會升高血糖和尿酸,還會對腎臟和血管造成負擔。 因為現在市面上的飲料,不僅含糖量很高,還會有各種各樣的添加劑,長期的飲用只會徒增身體的負擔,容易促使并發癥的提前發生。 餅干中含有豐富的淀粉,屬于極易升高血糖的食物,熱量很高,尤其是很多餅干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非常的高。 2、多喝水 水參與身體新陳代謝的許多化學反應,如果沒有水,身體的許多生化反應都會異常,因此,多喝水可以促進新陳代謝。 糖尿病人多喝水,還能養護腎臟、減少尿路感染等,是非常有益的。 糖尿病人除了喝白開水之外,也可以喝點降糖的植物茶水,如黑櫻莓茶、金棒須茶等。 黑櫻莓富含黃酮類和酚酸類成分,具有較強的抗氧化活性和清除自由基能力,在抗癌、抗炎、降血糖等多方面都有不錯的功效。 將黑櫻莓茶泡水喝,可以顯著降低二型糖尿病者的空腹血糖,相關實驗表明,使用黑櫻莓后三個月,二型糖尿病患者不但空腹血糖降低了,同時血漿中糖化血紅蛋白、脂類、總膽固醇水平,也有所降低。 金棒須,在中醫中又叫龍須,金棒須中的皂甙是降低糖尿病病人血糖的主要成分。且金棒須有很好的利尿消炎作用,可以養護腎臟。將其制成金棒須茶泡水喝,可輔助降糖,也能預防糖尿病并發癥,尤其是對糖尿病腎病方面的并發癥尤其有效。 3、常運動、睡好覺 研究顯示,適度的體育鍛煉有助于體內血糖的穩定,而且能夠增強體質和身體免疫力,也有利于胰島細胞恢復活力,對病情控制有幫助。 芬蘭的一項研究發現,每天走35分鐘的路,糖尿病患病風險減低80%。中國的研究也指出,高血糖者多走路,發展成糖尿病的風險減少40%。 研究顯示,糖尿病和睡眠問題可相互影響。長期熬夜,會降低胰島素的敏感性,進而對血糖不利。而糖尿病可引起睡眠障礙,因此會形成惡性的循環。 所以建議保證每天七個小時的睡眠,保證精神飽滿,促進身體修復,提升機體免疫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