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贈鶴》 白居易 〔唐代〕 君因風送入青云,我被人驅向鴨群。 雪頸霜毛紅網掌,請看何處不如君? 首句“君因風送入青云”是在以鵝的口吻描述鶴,意謂,你因為風的助力,被送入了青天。 本詩中的“君”,指的就是鶴。鶴是一種美麗高雅的鳥類,常被用作象征君子,在道家傳說中,它們經常以神仙坐騎的形象出現。 “青云”本義指碧云,這里借指高空。天空這樣高貴尊榮的地方,與鶴的高潔優雅相得益彰。 首句表達了詩人的羨慕之情,他羨慕像鶴那樣的人,他們仕途暢達,平步青云,姿態優雅,引人艷羨。 次句“我被人驅向鴨群”,是鵝的自嘲,也即詩人的自我調侃。我被人驅趕到鴨群里面了。 詩人如此描述自己的處境,顯然是在暗示自己的落魄和卑微。 鴨子是一種常見的家禽,它們呆滯笨拙,無法飛翔,不如鶴那般仙風道骨。因此,鴨子在這里,可以看做是象征了平庸之人。被人驅趕,暗示著仕途中的壓迫和不公。 本詩的首句和次句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同時又十分具有畫面感。讀完之后,我仿佛看到晴空之中,一只仙鶴輕輕扇動翅膀,自由翱翔,自在長鳴;黃土之上,一只大胖鵝身處鴨群中間,可憐巴巴地被擠來擠去,向仙鶴投去了羨慕的眼光。 我也不知道,這能不能叫做以樂襯哀,用鶴的快樂襯托鵝的悲哀。反正讀完之后,感覺既可憐,又好笑,令人忍俊不禁。 后兩句句“雪頸霜毛紅網掌,請看何處不如君?”,寫鵝和鶴在外形上的共同點,以及鵝心中的疑惑。不得不說,這結尾還是挺黑色幽默的。 剛讀之時,可能會被這兩句詩帶著走,就覺得,說得好像還挺有道理呀。細細品味,才會覺得這簡直就是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嘛,那我說,我和董事長都是長了兩個眼睛、一個鼻子,請問我哪里不如他了。 這就叫做耐人尋味。仔細揣摩,才能品出更多內涵。聽起來,好像是鵝在不自量力,事實上,是委婉地反映了白居易內心的不甘心。 鵝鶴二者,雖然外形有相似之處,但是二者氣質上有很大的不同,難道白居易不知道嗎?當然不是,他就是故意這樣玩幽默的。因為,他也不可能一本正經地自賣自夸啊,不可能說去煞有介事地證明自己究竟多有才華。 于是,他只好故意裝傻,讓看不懂的人以為,他真的不知好歹,居然把鵝和鶴相提并論。 總體而言,這首詩具有鮮明的形象化描寫、深刻的思想內涵、簡潔的語言風格等特點,是一首富有感染力、極具藝術價值的杰作。 小伙伴們,白居易的這首詠鵝詩,你們有沒有讀過?喜歡這首詩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