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5) 王 琴 (II)在航班上(3) 志愿者 我們那個地區,沒有可乘了去上班的交通工具,我在沒有買車之前,一位校區的Admission(專門負責學生注冊)的女士,志愿為我提供交通,每天接我上下班,她說她家離我不遠,順道就過來了。我當然十分感激她,在我買車之后,我曾經請他們全家來我的公寓小聚,那可真是一大家子!她的幾個兒子每人一臺車,帶著媳婦孩子(有一個媳婦是韓國人)來了,那天我們公寓里看到好幾臺車一起駛了進來,好不氣派!他們這一家雖然膚色和我們不一樣(辛辛那提這個地方是當年南北戰爭時代黑人逃亡的一個關鍵地點,所以居住的人口中黑人比較多),但是他們的熱情、豪放給我的感覺很溫馨。 在上次的董事會擴大會議上,介紹中文教師只是其中的一項,另外還有好幾件事,如教堂的負責人也來了,他們安排自愿者服務,要為學校粉刷校舍;有一個幼兒辦學機構提出,他們可以提供免費課后服務等等。 我在辛辛那提的搬家等事情,都是教堂提供的志愿者服務的人們來幫忙。 我也要做志愿者。 Bev他們教堂要整理人們捐獻的衣服寄往非洲,我參與了,忙了整整一個周末。 高中的足球比賽,對區里的老百姓開放,招募自愿者,我參加了。我的工作是做漢堡,有人在窗口專門賣給來看球賽的人,這樣,學校可以取得一些經費。 遇見 Special(特殊) 學生 Special(特殊)學生。這是美國中小學課堂里的特殊學生。由于是大課堂, 這兒大課堂是指只要是同一年齡段的學生,都在一個課堂里學習,有身體有殘疾的,心智發育不是很全的,有的有暴力傾向的等各類學生都有和其他學生一起受教育的權利。他們的辦法就是給這些學生配備Special (特殊教育)老師,陪伴在他們身邊。因此在一些課堂上,你會看到有一兩個學生是專門有老師陪在他們身邊的。但是這些老師在非學術課程,比如體育、音樂課的時候,可以休息,不去陪伴,而這個校區漢語課當時被列為和體育、音樂類似的課程。所以我進課堂之前,經常會有Special 老師遞給我一份文書,說某某同學是Special 學生,如果他在課堂有意外行為,建議如何如何處理。 有一天在我高中中文學分課上, 有一位學生寫來了請假條, 說他要過生日,不來上課, 我當然不能同意。 恰巧Camille來課堂聽課,一看落款說,這是個Special 學生,他是自己來上課的嗎(意即沒有Special 老師跟過來)?我說這個課程都不在自己的本校上,Special 老師不會跟過來。看了平時我對他的學習跟蹤記錄,發現他學得還可以,雖然成績不是很好,但是基本能完成作業。Camille很驚訝我在課堂上對各種不同學生的把控,說中文課改變了這個學生。正說著此事, 這個學生已經從家趕來上課了。他是個胖胖的白人男孩,依我看就是不太聰明。當然,他們在判定一個孩子是否Special 學生的時候,是有一定的測驗的,而且校區有一位專門的博士在做這件事情。我不想否定他們的做法,只是覺得孩子是會發展的,不能讓他們自己就有一種否定自己的心理,除了特別情況(如肢體殘疾、有暴力傾向的等)如果都把他們看做正常學生,這些學生也許會發展得更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