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銀行發文宣布針對螞蟻集團的處罰塵埃落定,罰款(含沒收違法所得)高達71.23億元。與此同時,文章提及“要求螞蟻集團關停違規開展的'相互寶’業務,并依法補償消費者利益”。這之后,更多的原相互寶成員開始要求螞蟻集團退費,引發新一輪風波。 作為一個曾經成員破億的、國內最大的網絡互助平臺,相互寶的遭遇值得關注,因為其并非國內唯一的網絡互助平臺,其他網絡互助平臺雖然已經步其后塵紛紛關閉,但也一定會面臨同樣的問題。 ![]() “相互寶”是2021年12月28日發出關閉公告的,正式關閉的時間是2022年1月28日。公告發出后,費用分攤立刻停止,但過渡期內確診的成員依然可以得到救助,由螞蟻集團自行支付。如今,距離相互寶關停已經過去將近一年半的時間,人民銀行的一紙文件卻再度將相互寶推向風口浪尖。 對于很多保險業界人士而言,“沒有得到賠付≠沒有得到服務”是一個基本概念,但遺憾的是,很多消費者對此依然不理解。 相互寶雖然不是保險,但其也具備一定的風險保障功能,且這種風險保障功能是一種非實體服務,是一種落實在合同上的承諾,約定符合條件的相互寶成員發生合同約定范圍內的風險事件時,由相互寶平臺組織成員按照合同約定的方式、額度進行分攤,并支付給患病成員。 這意味著,在相互寶正式關閉,并停止救助之前,平臺對成員的承諾一直是存在的,成員即便沒有獲得理賠,其也獲得了承諾,即獲得了合同約定的服務內容,只要平臺沒有違背合同約定,雙方就“兩不相欠”。 如今“退費”問題再度引發關注,說明風險保障的普及教育工作,依然任重而道遠。 相互寶自誕生伊始就伴隨著巨大的爭議,但無論如何,網絡互助這種形式發端于人們解決因病致貧問題的努力,是社會對于構建低成本風險保障機制的一種有益探索,雖然最終以失敗告終,但其所代表的美好愿望,以及曾經切實解決問題的歷史,應該得到承認。 針對相互寶近期引發的爭議,離職已久的原螞蟻集團副總裁,同時也是相互寶創始人尹銘在朋友圈公開發文,詳述相互寶關停前后的努力,據其介紹,宣布關停后,相互寶平臺依然在進行救助,金額近50億元,以下即其發文: ![]() < END > |
|
來自: Williamgyqr1t9 > 《公司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