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前面學了燒針法,報刺法,這一節我們來學習運氣法,這個運氣法就是專門治療疼痛用的手法。 痛分四個級別,第一層級就是痛,這個我們稱為實癥。實癥我們要用瀉法。第二個就是痛多酸少,這個時候,我們是先瀉后補,所以,補瀉的手法一定要熟。第三個是痛少酸多,這個是先補后瀉;第四個就是酸或者是麻,這個是最不好治的第四個階段,這個就是純補的手法。 一般剛開始是就是痛,這都是病很淺的痛,痛了幾年以后,到后來就是酸麻,酸麻是最好不好治的,尤其是麻最不好治。但是,還是可以治,只是要花時間,花的精力比較久一點,要多扎幾次針。而對于單純的痛,有時候可能一次就好了,有的當場一針就解決了。 運氣法就是專門治療疼的,這是一種比較特殊的手法。運氣法是一種強瀉的手法。比如說一個胸項痛,一看是在足陽明胃經上面,我們就做子母補瀉法,比如說下內庭穴,它的實癥,一針就好了。如果扎內庭穴后,痛還有,雖然痛好轉了,但還是有痛,這個時候就加重它,在足陽明胃經的原穴的沖陽上下針,每一條經絡都有一個原穴,十二原:肺原太淵大合谷,脾原太白胃沖陽,心原神門小腕骨,腎原太溪胱京骨,包原大陵焦陽池,肝原太沖膽丘墟。比如說絡穴豐隆都可以,我們還原穴和郄穴,不分虛實寒熱,都就可以下針。十五絡穴:肺絡列缺偏大腸,胃絡豐隆脾公孫,心絡通理小支正,胱絡飛陽腎大鐘,包絡內關焦外關,肝絡蠡溝膽光明,任絡鳩尾督長強,大包大絡在脾經。 針下原穴沖陽以后,先要引到氣,左右捻轉以后,病人感到酸、麻的時候,氣就到了。瀉的數是六,補的數是九。如果插提法比較痛,我們用捻轉法,足陽明胃經是承泣向下一直到腳上的厲兌。逆氣而瀉,我們下針的時候針尖是朝上,捻轉的時候,快速的逆時針轉過去,然后慢慢的在轉回來 ,其意思,就是讓氣回頭,這是逆氣而瀉。做完六次以后,就把針轉過來,針尖的方向對著痛的地方,假如說痛在左邊,把針稍微偏左一點刺過來。 如果一個女孩子,她的左邊乳房有硬塊,正好生在乳中穴的下方,那你可以扎下面的郄穴,比如說,足陽明胃經的郄穴是梁丘,針在梁丘的時候,瀉六,針稍微提起來,再轉向左邊的乳房刺過去,這就是運氣法。 針就留在里面,留二十分鐘后再起針,一般瀉的時候,針拔出來不要按針孔。讓氣往外走,過一下再按針孔,再揉一揉。我們在捫針捫法的時候,針一出來,馬上要按針孔,不要讓它把氣瀉掉。瀉的時候,我們要等一下,不要急著按針孔。所以,做針灸,一定要知道你心里在做什么。 |
|
來自: 火帝養生_WSH > 《倪海廈針灸筆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