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之前,我的生活一直在做加法。 羨慕身邊女生又精致又美好,我也開始瘋狂買衣服買化妝品… 羨慕別人使用最新款電子產品,我也頻繁買新出的手機,甚至不惜每月負債… 而且家里時不時就囤上好多零食,下班后窩在沙發里,儼然一個“沙發土豆族”… 30歲以后,我才發現,加法人生給我帶來的是空虛,無聊,意志薄弱… 于是,我開始給生活做“減法”,原來我們需要的東西真的不多… 1,更少的衣服 我雖然沒有打造極簡衣櫥,但是在買衣服花銷上減少了很多… 目前,我的衣服總數量是50件左右。而且我嚴格遵守出一進一的原則。 以前我會貪便宜買幾十元的衣服,也愛在打折季淘衣服,一個季節買10-20件。 但那些衣服很多都變成“次拋衣”,挺浪費的。 而現在我舍得買真心喜歡,價格更貴的衣服。 看似花錢更多,實際是省錢,省心,也省了時間。 2,更小的房子 我們買的第一套房子有120㎡,住了3年,我卻把房子變成了大型“垃圾場”。 孩子的玩具散落在每個房間,地板,沙發,桌子上… 隊友和我的衣服隨意丟棄在各個角落,健身器具上… 不斷買回家的包裹,沒有歸位的物品,為了收納而占據空間的收納箱… 3年后,我搬到了第二個70㎡的房子。 有了第一次的教訓后,我開始精簡物品,不再隨意買買買了。 也想出了一些讓房間不再混亂的方法,極簡后,我讓每周家務時間精簡到1小時 3,少花錢,多自己動手 我們現在的物質生活很豐富,也很便捷。 好像花錢就可以省時省力,我也是一直抱著這樣的想法。 直到有一天,小朋友回家告訴我,他的衣服破了個口子。 我想都沒想,就說,我們再買一件新衣服就是。 崽卻不同意,說,我們用針線縫一下不就還能穿呀!何必浪費呢? 于是,我找來針線,花費5分鐘就搞定了這件衣服。 嘗到了自己動手的甜頭,生活的方方面面我都愿意自己動手了… 例如,最近家里客廳的墻壁有腳印污漬。 這兩天我和隊友也是自己買了油漆,自己動手DIY。 我和隊友兩個人按照說明書分2次刷,每次只花費30分鐘左右。 最后看到自己的“杰作”,也是成就感滿滿。 生活中,任何事,先自己動腦動手,我覺得也是一種生活樂趣和藝術。 4,少聚會,少參加無效社交 以前看《老友記》,里面有一段話挺打動我的“我們永遠交不到老朋友”。 我自己對此也深有體會,人越長大,朋友越少,越要學會自己獨處。 工作上的社交,對我來說,那就更不需要了。 日劇《我,到點下班》中的女主人公,每天到點就第一個沖出公司,去享受自己喜歡的生活,美食。 人呀,還是要多多學會取悅自己,和自己相處,為自己活! 【拓展閱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