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老有顧客來問小柴胡湯丸,只知小柴胡顆粒,不知小柴胡湯丸。便有了今天這篇文章。 小柴胡顆粒鏈接:千年經典經方之小柴胡顆粒。其實兩者主要還是現代制劑上的差異,一款是顆粒劑,一款是濃縮丸。 中醫學理論傷寒論認為,在傷寒由表及里的傳變過程中,寒熱癥狀的變化是其主要標志。在傷寒初起的時候,寒重熱輕,或但寒無熱,屬太陽證;而邪傳入少陽的標志是寒熱往來,即發熱惡寒交替出現,辯為少陽證;如果再向里即傳入陽明,表現為但熱不寒。 常見臨床癥狀: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脈弦。 【標準】 小柴胡湯丸 標準來源:衛生部藥品標準中藥成方制劑第十二冊 小柴胡湯丸 拼音名:XiaochaihutangWan 書頁號:Z12-17 標準編號:WS3-B-2286-97 【處方】柴胡240g,法半夏120g,黃芩120g,黨參120g,大棗120g,甘草80g,生姜64g。 【制法】以上七味,柴胡、法半夏、黃芩、大棗、生姜加水煎煮三次,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成稠膏,黨參、甘草粉碎成細粉,加入稠膏中,混勻,制成丸,烘干,打光,即得。 【性狀】本品為黑棕色的濃縮丸;味辛、微甘、苦。 【功能與主治】解表散熱,疏肝和胃。用于寒熱往來,胸脅苦滿,心煩喜吐,口苦咽干。 【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8丸,一日3次。 【規格】每8丸相當于原藥材3g 【貯藏】密封。 ----- 甘肅省藥品檢驗所 起草 【方解】 本方為小柴胡湯濃縮丸制劑。中醫學理論中,外邪犯少陽半表半里,正邪相爭之證,治法當和解少陽,扶正祛邪。本方中柴胡清解少陽之邪,兼能疏暢胸脅氣機郁結痞悶,為君藥;黃芩清肝膽之熱,可協助柴胡以清少陽之邪熱,為臣藥;二藥合用,使其達到和解清熱的目的。黨參、大棗益氣和中,扶正以達邪;制半夏、生姜和胃降逆,善治心煩喜嘔,共為佐藥;意在補中扶正,和胃降逆,以協助柴胡、黃芩達邪。甘草既能調和諸藥,又可相助扶正,為使藥。諸藥合用,配伍成方,共奏和解少陽、補中扶正、和胃降逆之效。故清代柯韻伯稱其為“少陽機樞之劑,和解表里之總方”。 【藥理學】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中藥湯劑小柴胡湯具有解熱、抗炎、抑菌、保肝、利膽、增強免疫力、鎮靜、鎮痛、鎮咳、抗過敏、調節胃腸功能、緩解和減輕化療藥物的不良反應等作用,不僅能用于治療外感疾病,也能辯證論治用于內傷雜病。 【說明書】 小柴胡湯丸 【藥品名稱】通用名稱: 小柴胡湯丸 【成分】柴胡,法半夏、黃芩、黨參、大棗、甘草、生姜。 【性狀】本品為黑棕色的濃縮丸;味辛、微甘、苦。 【適應癥】解表散熱,疏肝和胃。用于寒熱往來,胸脅苦滿,心煩喜吐,口苦咽干。 【規格】每8丸相當于原藥材3g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 8 丸,一日 3 次。 【不良反應】尚不明確。 【禁忌】尚不明確。 【注意事項】尚不明確。 【貯藏】密封。 【包裝】藥用聚乙烯瓶包裝,每瓶裝 200 丸。 【有效期】60個月。 【執行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品標準中藥成方制劑》第十二冊 WS3-B-2286-97。 【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62020871 【生產企業】蘭州佛慈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我覺得每一個人都應學一點醫藥學的知識,以便知道自己的身體處在一個怎樣的狀態。如果大家有問題,可以先關注微信公眾號再留言,我看到后會第一時間回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