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智謀 ” 潛心研究古人的智慧,總結提煉智謀精髓,古今結合,詳細揭秘人性的本質,以及人情世故。 【參考書籍】《資治通鑒》唐紀六十八(公元876)
【事由】王仙芝率軍進攻蘄州,蘄州刺史裴偓是王鐸主掌科舉考試時所選取的進士,王鐐被俘后在賊軍中,為王仙芝寫書信勸說裴偓,于是裴偓與王仙芝約和,將軍隊收回不再進行爭戰,并答應為王仙芝向朝廷奏請求得一個官爵,王鐐也勸說王仙芝準許裴偓的約和請求。
于是裴偓大開蘄州城請王仙芝及黃巢等三十多人入城,置酒設宴,并擺出大量的寶貨贈送給王仙芝等人,以表示其約和的誠意,朝廷諸宰相大都以為不可,說:“先帝唐懿宗不赦龐勛之罪,當年就將龐勛誅除。
今天王仙芝不過是一個小賊,勢力無法與龐勛相比,赦免他的罪而給予官爵,只能是更加助長奸賊的反叛氣焰?!敝挥型蹊I堅持招降王仙芝,唐僖宗聽信王鐸之言,準許招降。于是任命王仙芝為左神策軍押牙兼監察御史,派遣宦官中使將委任狀送到蘄州授給王仙芝。
【解析】 1、請求官爵 王仙芝起義,黃巢也響應他的起義,王仙芝率軍進攻蘄州,裴偓與王仙芝約和,將軍隊收回不再進行爭戰,并答應為王仙芝向朝廷奏請求得一個官爵。
最后朝廷封王仙芝為左神策軍押牙兼監察御史,而沒有封賞黃巢,朝廷只封王仙芝而不封黃巢,這時候有人會說,這是朝廷故意為之,目的就是挑撥義軍內斗,讓他們產生內部矛盾。
2、幾乎為零 這樣就可以分化瓦解義軍,義軍產生矛盾,就會分道揚鑣,到時候就可以逐個擊破,這是朝廷一石二鳥之計,其實這種可能性幾乎為零,為何這樣說?職場智謀分析如下。
王仙芝請求官爵,朝廷諸宰相大都認為不可,王仙芝只不過是一個小賊,勢力無法與龐勛相比,赦免他的罪而給予官爵,只能是更加助長奸賊的反叛氣焰。
3、蠢蠢欲動 王仙芝、黃巢的人馬總共也只有五千左右,只能算個小賊,一個小賊鬧事就封他官職,其它人會怎么想?王仙芝鬧一鬧事就能封個官職,其它人必然蠢蠢欲動。
朝廷一旦開了這個頭,其它人也會加入反叛的隊伍,也要鬧事封個官職,到時候只會增加朝廷的敵人,大臣們反對封王仙芝官職,認為只會更加助長奸賊的反叛氣焰,這是有道理的。
4、左右為難 今天王仙芝鬧事,朝廷封他官職,明天張三鬧事,后天李四鬧事,你封還是不封?不封,反叛的人不爽,反叛就是死罪,已經沒有后來可退,只能背水一戰,不封就是增加敵人。
封,其它人看到反叛的人都相繼獲得封賞,蜂擁加入反叛大軍,封得越多,敵人越多,封王仙芝官職,挑撥義軍矛盾,副作用太大了,相當于自己給自己挖坑。
5、傀儡皇帝 明知封王仙芝官職不可取,為何朝廷還是封了?因為此時的朝廷,已經不是皇帝說了算,而是宦官說了算,宦官已經把持了朝政,皇帝也只是個傀儡,唐僖宗他爹唐懿宗也是個傀儡,唐僖宗就更不用說了。
宦官長期生活在深宮,沒有打仗的經驗,為了能繼續把持朝廷,急于穩住局面,因此不顧大臣們的反對,封王仙芝官職,委任狀也是宦官送給王仙芝。
表面上維護了穩定,其實朝廷已經進一步喪失權威,權威降低,各地潘鎮也瞧不起朝廷,也就不聽你的指揮,封王仙芝官職,為下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