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心理學里有個挺有意思的詞,叫“癌癥性格”。 大意是說,那些老愛憋著情緒、不敢露出真感情的人,得癌癥的幾率能比其他人高出15倍。 這可不是鬧著玩的,這說明你處理和表達情緒的方式,對身體的影響很大。 現在這社會,壓力山大,挑戰一個接一個。 這時候,你得有兩樣本事才行:第一,就是得敢于正面剛,遇到啥困難都不能慫,得有種“我是來搞事的”魄力; 第二,就是得能飛,哪怕遇到困難,也得找到那股勁兒,繼續往前沖。 這兩招,就是你在這世上混的底氣。 有了它們,情緒來了,你才不會被牽著鼻子走,而是能自己說了算。 所以,別讓情緒把你牽著走,該發泄的時候就得發泄。 碰上不公平或挑戰,你得站出來,給自己說話,為了正義也得鬧一鬧。 這樣,你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1、學會拒絕,適當計較 生活中的很多苦和累,和“不懂拒絕”有很大關系。 太宰治在《人間失格》里說的: “我的不幸,恰恰在于我缺乏拒絕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絕別人,便會在彼此心里留下無法愈合的裂痕。” 在《承歡記》中,麥承歡的姨夫方志宏聽說自己小姨子(麥承歡的媽媽)一家發大財了,帶上老婆、兒子、孫子,祖孫三代組團去占便宜。 外甥女麥承歡讓他們住5000元豪華套房,喝1499元的茅臺,吃了大餐,也沒換來他們的感激。 他們祖孫三代反而做了很多丟人現眼,違背道德底線的事,不僅給麥承歡的工作帶去麻煩,還傷了麥家人的自尊心。 在飯桌上,大姨父說外甥麥承早小時候偷了他的錢,被他胖揍了一頓。實際上,錢是他自己兒子偷的。 接著大姨夫的兒子繼續曝光了麥承早童年的糗事。直接把麥承早氣走了。 這父子倆說上癮了,見麥家人給他們臉,沒反駁,就拿麥承歡當軟柿子。 大姨夫又拿麥承歡沒結婚的事來諷刺。絮絮叨叨說了一大堆,別人不愛聽的話,他見承歡不搭理他。 又開始教訓人說,自己是長輩,過的橋比麥承歡走過的路還多,一定有道理。 這種豬鼻子上插蔥,倚老賣老的行為,真的很讓人反感。 承歡媽媽,念及大家是親戚,就沒有跟他們計較,一直退讓,以笑臉相迎。 殊不知,她的退讓,直接給了大姨夫一家得寸進尺的機會。他們肆無忌憚地提出了更多無理要求,甚至威脅到了麥家人的尊嚴和利益。 后來 ,大姨父一家在酒店玩耍,完全不管自己家的孫子,任由孫子瘋玩。 孩子到處亂跑亂摸,損壞了別人的物品不說。還撞到了酒店里入住的客人,把客人的裙子弄臟了。 大姨夫一家不僅不教育自家孫子,反倒讓別人給他家孩子道歉。 承歡見狀只得給客人道歉,承諾幫他們干洗衣服,免除當天的住宿費。 但大姨父,對承歡的處理不滿意,他覺得承歡沒有給他們撐腰,讓他掉面子了。 反而在大庭廣眾之下,責怪承歡。 承歡徹底被激怒了,她直言愿意好好呆著就別搞事,不然就走人,她不招待了。 不知道拒絕,不會計較,這可真是累人啊! 時間長了,你的底線就像沙灘上的城堡,一點點被海浪沖垮。 老是讓別人高興,把自己的和諧看得比天大,最后你連自己的邊兒都摸不著了。 這樣的善良,太脆弱了,基本上就是告訴自己可以隨意被人踩。 所以,別老想著做一個不計較的“大好人”。 你要是永遠不曉得反抗一下,那人生就跟跑馬拉松似的,沒個頭兒,慢慢地你就皮了,沒勁兒了! 學會站起來為自己說話,這不光是對自己好,更是對生活負責。 當你開始保護自己,同時你其實也在學習怎么公平對待別人。 明白了有權利說不,有權利表達不爽,你才能真正明白啥叫尊重,啥叫平等。 這樣,你的好才不是隨便給人捏的軟柿子,而是有力的選擇和最好的自我保護。 2、不要讓善良道德綁架你 我的哥們小李,心腸軟得很,誰求他幫忙基本就是有求必應。 朋友們都拿他當大好人,啥忙都找他。 一天,小王跑來對他說,自己車壞了得借輛用用。小李啥也沒問就把車鑰匙扔過去了。 結果,小王開車蹭了一道,心里發虛,就沒敢說,偷偷把車還給小李。 幾天后,小李發現自己車上多了道劃痕,就問小王怎么回事。 小王還振振有詞:“你這車平時也不怎么開,這點擦傷算啥!” 小李雖然心里疼,但也就這么算了。 再后來,又一個朋友小張跑來找小李借錢,說是急用。小李又借出去了。 可這錢就像潑出去的水,小張提都不提還的事兒,小李也不好意思催。 次數多了,小李覺得壓力山大。他的好心似乎成了義務,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倒變得無足輕重。 終于有一天,小李想通了,不能再這么下去了。 他開始學會拒絕了,對于那些不合理的要求,他堅決說不。他也開始敞開心扉,說出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慢慢地,小李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朋友們開始尊重他,關系也更平等、健康了。小李感到生活輕松多了,也開心多了。 做個善良的人沒錯,但不能讓別人無限索取,讓自己受委屈。 你得學會保護自己,站穩立場,別讓道德綁架了自己。 董卿曾說:“你若好到毫無保留,對方就敢壞到肆無忌憚。” 咱們回看歷史會發現,那些聰明的大佬們,都懂得怎么保護自己。 他們知道,你要是好得沒邊兒,別人就可能得寸進尺。 真正牛的人,窮困潦倒也擋不住,壓力大山也不屈服。 想想魯迅,那黑暗年代,他可沒低頭,拿起筆就跟不公不義干上了,寫了好多讓人心潮澎湃的文章,不僅揭露了當時的問題,還鼓舞了人們。 還有林則徐,面對那些想占便宜的外國勢力和國內的糟心事,他一點兒都不虛,堅持自己的立場,把鴉片給禁了,展示了中國人的志氣。 現代的心理學和行為科學也告訴我們,跟人打交道,要好心,但也不能太軟弱。得會站出來說話,該拒絕的時候拒絕,保護自己的利益。 要想別人尊重你,實現合作雙贏,你得又善良又堅強,仁慈但是也得有底線。這樣才行得通。 3、敢于翻臉,是一種人生智慧 阿強是一個中年會計,性格挺溫和的,平時就愛避免那些爭執、沖突。 工作上,他總是默默無聞地接下不少額外的活;生活里,也是個樂于助人的好伙計,哪怕得犧牲自己的時間,犧牲自己的利益。 有一回,公司里新來的小李,手忙腳亂地把一個重要項目的報表搞砸了。 老板火大了,非得找出這是誰的失誤。 其實這事兒跟阿強八竿子打不著關系,但他看小李那可憐樣兒,不忍心讓他因為這一失足成千古恨,于是就自己攬下來了。 可誰知,事情完全沒按阿強想的那樣去發展。 老板對他承認錯誤這事兒一點也不感動,反倒覺得阿強自個兒工作也老這么疏忽大意的,干脆就決定不跟他續簽了。 這一下子對阿強的打擊可不小,他就開始反省自己這些年做人的方法。 阿強終于明白過來了,他的好心被當成了軟柿子,他的寬容,在別人那里就是應該的。 于是他下定決心要改變一下,學會該翻臉時就翻臉,為自己的權益斗爭一把。 沒多久,阿強在一家新公司找到了活兒,帶著他的新人生格言:只要遇上不公平的事,就得大聲說出來,為自己爭取。 有一次,一個新同事想把自個兒的活兒推給阿強,阿強這回就不客氣了,冷靜而堅定地說了“不”,還把自己的立場說得明明白白的。 這下子,他在同事們中的威望上去了,辦公室里的地位也提高了。 還有一次,阿強發現自己辛苦干活卻得不到該有的認可,他沒像以前那樣閉嘴忍氣吞聲,而是找上了經理,好好談了談自個兒的待遇問題。 結果,他得到了應有的加薪和升職機會。 學會適時翻臉,為自己爭權奪利,這才是人生真正的智慧。 學會翻臉可能會幫助你在職場上贏得成功,在生活中贏得尊嚴和幸福感。 做人啊,確實該溫暖純良,但有時候也得有點鋒芒才行。 熱愛閱讀,喜歡寫作,曾寫過百萬爆文,已幫助5000余人解決了困擾他們許久的情感難題。 您的支持和鼓勵是我創作的動力!您若喜歡記得點個關注,歡迎收藏轉發,一起傳遞正能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