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呈現】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常常因天賦、能力不足而感到懊惱和不甘。對此,有人提倡“與自己和解”,追求“滿意的自己”;也有人主張突破、改造自己,追求“完美的自己”;也有人兼而采之。但無論哪種選擇,最終都是為了成為“合適的自己”。 以上材料對我們頗具啟示意義。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審題指導】 這是一道隱含的多元辯證、情境設置型的作文題。和之前的“本手妙手俗手”三元辯證關系不同,它的辯證關系是隱藏在看似單純的一元思路的背后。 材料的背景是人們面對自己天賦、能力不足而感到懊惱和不甘。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會碰到的人生考題。那么面對個人的不足和內心期盼(現實和夢想的差距),“與自己和解”,意味著接受自己的不足,不在乎外在的東西,做一個“滿意的自己”,接受自己的平凡;突破、改造自己,意味著清醒知道自己的不足和缺憾在哪里,然后尋求突破,在努力、汗水中破繭化蝶;“兼而采之”,就是說有的無法改變的不足,坦然面對,能夠改變的盡力改變、突破。當然無論是哪種選擇,最終的結果都是為了成為“合適的自己”。 三種應對方式,任選其一便可成文。但看似一元關系,背后卻是情境設置中的多元辯證。自身天賦能力不足,如何應對(三種方式選一),最終成為“合適的自己”。三者間有選擇關系,有因果關系。或者也可以這樣來看,當面對自己天賦能力不足,如何才能成為“合適的自己”。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無論選擇如何面對,都應該是健康的、積極的、有正能量的。如“與自己和解”即接納自己的缺憾,但絕對不是“躺平”而是“悅納”。 此外,這則作文題,個人認為更適合寫記敘文。寫議論文需要注意敘例的言簡意賅,突出重點,不要寫成四不像的作文。 【參考立意】 1、悅納自己,做一個滿意的自己。 2、用努力與汗水,成就最好的自己。 3、正視自己,挑戰自我,活得精彩。 【佳作展示】 1、向陽而生,做最好的自己 走過生命的深淺,觸摸過歷史深處的余溫,方知世事變遷,在這大千世界,無需心向他人,唯有向陽生長,努力做最好的自己,才是遵從本心的選擇。 心懷暖陽,自有陽光入懷。 做最好的自己,需要淡然豁達的胸懷,顆包容萬物的心,讓自己不懼風雨無畏狂潮。就是經受過烏臺詩案的蘇軾于黃州閑居期間,仍寫出了“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清波。他雖然在政治上失意,但因為那份綠水清波的豁達,他在文壇上闖出了自己的一方天地。豁達的胸襟造就了最好的自己,即使人生失意,讓我們仍能在命運之途上高唱歡歌。 生命的樹一旦真正長大,冰雪就會成為襯景兒,而一顆大心,正是樹之根基,豁達從容,自成一道風景。 向陽而生,溫暖沁人心脾。 做最好的自己需要自信的眼光,自信自己終將會實現理想,自信自己無論處于何時何地,都能有那份從容才華。自信是一個人骨子里的信仰,心底里的驕傲,被賜金放還的李白高唱“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一柄劍走遍大江南北,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詩篇。自信是一個人處于何時何地,都不會丟下的長歌,泰戈爾曾說:“我相信自己生來如同璀璨的夏日之花,不凋不敗,妖冶如火,承受心跳的負荷和呼吸的累贅,樂此不疲。”自信是人生路上必不可少的背包。不論時勢如何,我們都應自信,對未來有信心。 生命的樹一旦真正成熟,風雨就會變成掌聲,相信自己數之枝繁葉茂,指日可待。 向陽生長,微笑暖人心胸。 做最好的自己,需要面向未來的勇氣,無論過去有多少不快,終究會成為煙云。重要的,是有勇氣鋪好面向未來的路,望向云霧后的陽光。被吳國攻破都城,成為他人階下囚的勾踐,沒有沉浸干亡國的失敗,而是親力親為重振越國,臥薪嘗膽,三千越甲終吞吳。有敢于面向未來的勇氣,才有浴火重生的輝煌。勇于面對未來,才能創造出立馬山河的興旺,勇于轉身過往,才能直視未來的榮光。 要把所有的夜歸還給星河,把所有的春光歸還給疏疏籬落,把所有的慵慵沉迷與不前,歸還給過去的我。明日之我,胸中有丘壑,立馬振山河。生命的樹一旦真正確立,開花結果,只在彈指。 做好自己,實現自己的價值,我們可以不在意世俗的眼光,因為總會有人在后面默默地支持著我們,總有一天在寂靜的深海處沸騰。人生是一杯茶,不會苦一輩子,但總會苦陣子;時間又像一張網,我們把它撒在哪,收獲就在哪里;忙碌是幸福,因為它讓我們沒時間體會痛苦;奔波是快樂,它讓我們真實地感受生活;人生最精彩的不是成功的瞬間,而是堅持的每一個過程,面向天空的太陽,做朵向陽而生的向日葵,做最好的自己。 2、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美國作家塔拉韋斯特弗自傳體小說《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在我的手上一遍遍地打開又關上,關上又打開。書本的名字來自于《圣經·詩篇》,它富有詩意,且告訴我們生命的哲學:逃離自我的“泥潭”,執著朝著自己的山振翅高飛,最終會成就更美好的自己。 在成長的過程中,面對自己的天賦、能力不足,何嘗不需要默默努力、突破自我呢? 默默努力,能在塵土里開出美麗的花。 呂蒙因為讀書不多,曾被朝中文臣詬病。在孫權規勸他讀書之后,他立志改變,默默讀書。及魯肅過尋陽時與他再議論時感慨不已“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古希臘著名演說家、政治家德摩斯梯尼天生口吃,嗓音不大,還愛聳肩。他第一次上臺演講,被聽眾轟下了講臺。面對自己的缺憾,他虛心向著名演員請教發音,他把石頭含在嘴里,迎著大風和波濤講話,他攀登山路吟詩,他對著鏡子訓練演說,十多年的默默努力,終于讓他破繭成蝶成為一名出色的演說家、政治家。天賦不足,能力不夠,懊惱和不甘并不能解決問題,不妨向呂蒙向德摩斯梯尼學習,沉淀自我,默默努力,花開燦爛,終將有時。 眼里有光,尋求突破,才能飛往自己的山。 正如韓愈所說“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面對學習的疑惑,不去從師學習,不去改變,終將還是疑惑。人生也是如此,腦袋不夠聰慧,不妨多讀書,從書本中汲取知識,充實自己,讓自己活得智慧;容貌不夠漂亮,不妨多鍛煉形體,多微笑,讓自己活得優雅。眼里有光,敢于突破,才能真正脫胎換骨,飛往屬于自己的山。出生于京劇世家的梅蘭芳,自小資質不佳,相貌平平,特別是眼睛呆滯。為了讓自己在京劇之路上踏出一片坦途,少年梅蘭芳付出了艱辛的汗水,不斷訓練自己,他隨天上飛翔的鴿子和水中潛游的魚兒訓練自己,經過日積月累,他的雙眸練得靈動有聲,終成一代大師。眼里有光,尋求突破,谷愛凌說:“我其實不知道我有沒有天賦,即便有也肯定非常非常小……99%都是努力。我覺得我真的把所有可做的東西全部做了”。天賦不是最重要的,只要眼里有光,踏實努力,突破自我,我們便可以飛往屬于自己的山。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不因自己渺小,不因自己囿于角落而黯然神傷,懊惱不甘,苔花用努力用積極默默書寫屬于自己的芳華;“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不因日近桑榆而悔恨沉淪,霞光即使在最后的時光里也燦爛滿天。稟賦不夠,能力不足,陷于泥濘又何妨,多審視自我,多厚實自我,定能撥開云霧見太陽,定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越努力,越幸運。無論多么不完美的自己,多么微小的自己,當你揮動翅膀執著向前,你終將飛往你的山。祝每一個敢于努力,敢于突破的你,抵達山巔,笑傲塵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