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經體驗過這樣的經歷:明明知道某種行為可能對你產生負面影響,但你卻無法控制自己,反而一次又一次地陷入其中。想要做到自律,卻心里覺得自己辦不到;一提到自律就著急,總想盡快看到成績,結果越急越焦慮,越急越不能自律。百思不得其解,明明那么想要自律,為什么做不到呢?以刷視頻為例,許多人沉迷于觀看短視頻,無法控制自己,不知不覺就會花費數小時連續刷視頻,從而忽視了其他重要的任務和活動。長時間沉迷于這種行為可能會導致身體和心理上的問題,例如眼睛疲勞、頸椎疼痛、失眠、抑郁等。為什么你明明想自律,卻總是無法堅持下去呢?自律往往是反人性的,因為我們人都喜歡簡單舒服的事情。今天跟大家分享一本書《在舒適區自律》,深入了解我們很多行為其背后復雜的原因,它將教你如何從失控中找回自我掌控,開啟自律人生。 
作者湯小小,擁有12年的寫作經驗,每年發表1400篇文章,總字數超過1200萬字,成功教授了十萬人寫作技巧,并在全網積累了350萬粉絲。令人驚訝的是,她只通過每天工作三小時就實現了這些成就。她是自律的最大受益者,智慧與努力的結合讓她取得了如此輝煌的成就。這本書里,她把自己用過并有效的76個方法總結了出來,希望能幫助到正在成長中的你,讓你的成長過程變得更加舒適。 全書共六個章節,解決大家自律過程中常見的六個問題: ①為什么你的自律那么痛苦?②為什么你的自律那么低效?③為什么你總是上癮?④為什么你總是拖延?⑤為什么你總是三分鐘熱度?⑥為什么越著急越不能自律?在此分享5個我非常受益的方法,希望我們學會用舒適的狀態去自律。 湯小小在2021年制定了健身計劃,期間她嘗試了多種運動項目,包括跳繩、跑步、打羽毛球和學瑜伽等,但都感到疲憊和無趣,一年后仍未完成計劃。最終,她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健身方式——跳形體操,每天跟練40分鐘就能輕松堅持。一個人想要自律,開始鍛煉身體。如果他選擇一種自己不喜歡的運動方式,比如跑步,那么他很可能會很快失去興趣并放棄鍛煉。相反,如果他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運動方式,比如游泳或者打球,那么他更有可能堅持下去并享受鍛煉的過程。如果一個人選擇了一門與自己興趣和職業發展方向相符的課程,比如學習編程或者市場營銷,那么他會更有興趣去學習和實踐,從而更容易保持自律。相反,如果一個人選擇了一門與自己興趣不符的課程,比如學習古生物學或者高級數學,那么他可能會覺得枯燥乏味而難以堅持學習。湯小小說:“在通往目標的路上,方法對了,自律就會更輕松,也更能堅持。”開始的任務不要太難,否則只會讓自己產生畏難心理。比如很多人想運動,但一上來就要求自己跑5公里,結果第一天就累癱了,第二天就完全不想動了。即使自律進入正軌,也要控制好每天任務量,爭取每天都有任務,但每天的任務不會太重。比如跑步,如果一天跑1公里,5天加起來有5公里,但如果前面4天你偷懶沒有去跑步,第5天要跑5公里,你就會覺得非常累,然后放棄跑步。進入正軌后,就可以逐漸給自己增加難度。每次只需要加一點難度,慢慢地你也可以完成看似遙不可及的目標。比如當你適應了一天跑1公里之后,就可以逐漸增加里程,達到你的目標。大腦不喜歡模糊的,只有清晰且可執行的任務,才能讓自律輕松進行下去。按照SMART法則設置任務,即設置的任務要是具體的、可衡量的、可實現的、與目標相關的,并且有截止日期的。可以在每天早上開始工作前,列出今天的任務清單,這樣大腦就不需要花費額外的精力去記住今天的任務。然后照著任務清單去執行,完成一項,打個勾,會非常有成就感。知道達到什么程度,做到什么樣子才算是實現了理想。然后給自己理想設置一個期限。 接下來再給這段時間劃分為幾個階段,每個階段要完成哪些小目標。完成了這些小目標可以給自己哪些獎勵,正反饋激勵自己。想一下你有哪些喜歡甚至上癮的事情,然后看能不能把要自律的事情和它綁定到一起,將自律和喜歡的事情綁定在一起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堅持下去,因為我們可以享受到做這些事情的樂趣和滿足感。比如,你喜歡刷劇不喜歡運動,但又想強迫自己每天運動半小時,那你可以將刷劇和運動結合起來,邊在跑步機上跑步,邊刷劇。如果你喜歡運動,你可以將每天鍛煉的時間與你喜歡的運動項目結合起來,比如跑步、打籃球或瑜伽等。這樣一來,你不僅能夠享受運動的樂趣,還能夠保持身體健康和提高自己的體能水平。如果你喜歡閱讀,你可以將每天閱讀的時間與你喜歡的書籍類型結合起來,比如小說、歷史書籍或自助成長類書籍等。通過這種方式,你不僅能夠滿足自己的閱讀興趣,還能夠擴展知識面和提升自己的思維能力。當某個行為成為我們的習慣時,我們就不需要再進行自我約束和控制了。這是因為習慣已經在我們的大腦中建立了一種自動化的模式,使我們在執行該行為時幾乎不需要有意識地去思考。一旦某個行為成為習慣,它就會自動地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而不需要我們付出額外的努力去維持它。舉個例子,你需要培養自己睡前刷牙的習慣,一開始,你需要提醒自己每天晚上都要刷牙,需要自律堅持才能完成。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你的大腦逐漸建立了這個習慣的神經回路,每天晚上睡前刷牙變成了一個自動化的行為。現在,即使你不再提醒自己要刷牙,你也會在每天晚上睡前自然而然地去刷牙。這是因為你的大腦已經將這個行為與睡覺的時間緊密聯系在一起。我們要慢慢改掉逼迫自己去做反人類的行為,在自己的舒適區里輕松自在完成目標任務,把他們慢慢轉化為習慣,豈不是又能進步又能快樂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