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長壽,很多人都會說,某某某活到90歲了,都四世同堂了,精神狀態還那么好,肯定是有長壽基因的,要是沒有長壽基因,哪能活這么久?還有人會說,這樣的老人,肯定是有長壽偏方的,你看那些老中醫,能活到90歲100歲的多了去了,要是沒有偏方,怎么可能?
作為醫生,想要告訴大家的是,所謂的長壽基因,其實并不起決定性作用,舉個例子,有些人父母都很長壽,但如果他后天不能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他一樣有患病的可能,壽命依然會縮短,有些人父母可能會罹患了慢性病,但這并不意味著他也一定會罹患,只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完全可以不得這些慢性病。至于長壽的偏方,就更是沒有了,一個長壽的老人,絕對不是藥罐子,也不需要任何的保健品。
長壽的老人,往往都有一個共性,他們的生活很簡單,而且他們的大多數生活習慣都是好的,只是他們長期堅持罷了。
長壽,并沒有什么深不可測的秘訣,現在的老人,能活到九十歲的大有人在,能活到90歲的老人,基本在50歲的時候,就已經不做這些事情了!
第一,到了50歲,煙酒不沾更易長壽
2022年8月1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趙麗云和北京大學李立明、呂筠等人在《Lancet Public Health (IF=72)》期刊上聯合發布了一份研究論文。該研究的主題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對30歲的國人預期壽命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不吸煙(戒煙)、不飲酒、健康飲食、健康體型、積極運動等5種低風險生活方式中,一個全部低風險的人和一個沒有低風險的人相比,男性30預期壽命延長8.8年,女性8.1年。
大家可以發現,要想壽命延長,不吸煙不喝酒是最基本的。
煙酒傷身,而且它們對身體的危害呈現累積效應,一個人如果年輕的時候就開始吸煙酗酒,到了50歲還不戒煙戒酒,這樣的人,要想活到90歲,簡直是癡人做夢,即便能活到一定年齡,那也是疾病纏身,生活質量不可能好到哪里去。

第二,到了50歲,不外出吃夜宵
生活水平好了,很多人除了一日三餐以外,還喜歡額外增加夜宵,三五成群,跑到夜宵攤上,小龍蝦搞起,各種燒烤搞起,殊不知這樣吃,時間長了,健康就會出現問題。
愛吃夜宵,很容易增加肥胖的發病率,因為你吃飽喝足了就去睡覺,能不胖嗎?愛吃夜宵,你的消化道好不到哪里去,試問吃飽喝足了直接去睡覺,消化道能好嗎?很多夜宵都是辛辣刺激性食物和三高食物,經常吃這些食物,你的身體能好嗎?
第三,到了50歲,不再熬夜和久睡
到了50歲,睡眠很重要,但你要牢記,睡眠不能走極端,有些人長期熬夜,直接導致的后果就是,睡眠時間不足,睡眠毫無規律,時間長了,免疫力下降,內分泌紊亂,疾病自然來了。
可是睡眠越多越好嗎?很多人晚上要睡十個小時以上,睡太多同樣不利于健康。
2021年9月3日,《美國醫學會雜志》(JAMA)子刊 JAMA Ntework Open 上發表了一篇題為:Association of Sleep Duration With All- and Major-Cause Mortality Among Adults in Japan, China, Singapore, and Korea 的研究論文。該研究調查了日本、中國、新加坡和韓國的322721名成年參與者的睡眠時長與死亡風險之間的關聯。研究結果顯示,不論男女,7小時睡眠時長是與全因死亡風險、心血管疾病風險和其他原因死亡風險相關的最低點。當睡眠時間少于不足7小時或超過7小時,均與全因死亡風險增加有關。
第四,到了50歲,不要再過度悲傷或動怒
兩種情緒的極端,被稱為過山車的情緒,一種是過度悲傷,另一種是過度憤怒。
大家要牢記,病由心生,一個真正健康長壽的人,不僅僅是指身體上的健康,心理上同樣要健康,你看那些長壽老人,他們往往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性格特別好,從年輕時就是這樣,他們愛笑,親和力好,從來不會亂發脾氣。
的確,好的情緒能夠提高免疫力,能夠讓內分泌更加穩定。
第五,到了50歲,不要再久坐不動
生命在于運動,一個不愛運動的人,是不可能長壽的,你看那些長壽老人,為什么都八九十歲了,還要每天堅持外出鍛煉,他們難道不怕摔跤嗎?他們比任何人都清楚,能動就是福,要是哪一天不能動了,也就意味著離生命消亡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