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是去年12月初截止的一次音樂作品征稿活動的精彩尾聲,主辦方在眾多的申報樂曲中挑選了6位曲作者的作品,舉辦了一場小型音樂會,特邀藝術家Sarah Jo Kirsch出演,成為音樂節的壓軸節目。這些入選音樂會的曲作者中,有音樂專業的博士,小有名氣的作曲家,高中生入選的只有他一人。 ![]() 樂曲原文名ASPERA——for mezzo-soprano and delay,中文就是《粗糙——為女中音-女高音歌手加延遲效果》,ASPERA是拉丁語詞。 炫目的節目單上如此介紹這位曲作者:嘗試在音樂和技術之間尋找靈感。這分明是科技少年的一次跨界旅行。 欽佩那位歌者,認真地陪少年排練過兩次,耐心指導他的舞臺表演,現場給少年不停的鼓勵。 不同于常見的音樂會現場,這里沒有舞臺,沒有一件樂器,黑色的音樂廳布景下只有簡單的桌子和電腦,作曲家在這里奏出不一樣的音樂。 作為音樂會的第一個演出作品,音樂家請他談作品的寓意。靦腆的少年認真解釋了樂曲的名字,說出了他的感受,希望與觀眾尋求共鳴。 演出開始,我分明聽出了天際的蒼涼,和來自遠古的粗糲,聽到了小小少年的心中,奔騰著怎樣的遼闊和曠遠。 少年并未選擇音樂作為自己未來大學的專業,而致力于計算機科學的進一步探索。兩年來,他在學校組建了作曲俱樂部,并剛剛舉辦了一次小型匯報演出,他和作曲俱樂部的小伙伴,演奏了各自的作品。 不知道這樣每天端坐在電腦前作曲會帶給他什么,他沉浸其中的滿足感是對青春歲月最恰當的詮釋。 熱愛,追逐,便是一場值得的實現。前路漫漫,有音樂陪伴的少年不孤單。 前文:從大學拒信想到的 推薦:流動的音樂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