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囊仙(1777—1797),原名王阿從,布依族,出生于貴州省南籠府(今黔西南州安龍縣)城南鄉(xiāng)洞灑寨。她自幼習(xí)武,擅長使用草藥治病,并能以布依族宗教儀式為百姓消災(zāi)祈福。因其貌美且深受百姓尊重,被布依族人稱為“囊仙”,意為“仙姑”。 清嘉慶二年(1797年),王囊仙領(lǐng)導(dǎo)了南籠布依族起義,反抗清朝的壓迫。起義軍以布依族為主體,吸引了苗族、漢族等各族人民參與,攻占了普坪、貞豐、興仁、興義等地。然而,起義最終被清軍鎮(zhèn)壓,王囊仙被俘并押送至北京,于當年12月24日被凌遲處死,年僅20歲。 以下故事出自:《民間文學(xué)資料》第19集,1959。 一 豆灑寨名字的由來,和王囊仙灑豆成兵的傳說有關(guān)。在豆灑寨,有個姑娘叫 “孃送”。她小時候去山坡上放牛,牛一直都乖乖地待在她身旁。當她和別人一起上山砍柴割草時,別人忙忙碌碌,她卻悠閑地坐著刺繡、唱歌。可等別人挑著柴草準備離開時,她同樣也有一擔(dān)柴草。她挑擔(dān)的時候,扁擔(dān)離肩膀大概有三尺高,從高處或者側(cè)面看過去,就好像她坐在花轎里一樣。而且,她喊什么就能得到什么,說什么東西變成什么,那東西就真能變成什么。 在放牛時,她曾經(jīng)用手指在好多大石板上比劃,石板竟然變成了田地。后人把這些田地叫做 “仙姑田”,也有人叫它 “神仙田”。我曾經(jīng)去看過這些仙田,它們看起來就跟真正的田地一樣,有田埂。就算把田埂鏟掉,過不了多久,田埂又會重新長出來。聽老人們說,哪怕把上面一層掀開,下面一層還是會再長出田埂。 這個姑娘十七八歲的時候,仿佛得到了上天的眷顧,變得神通廣大,不僅成了仙人,還能灑豆成兵。因為她帶領(lǐng)大家反抗官府,被官府視為草寇,后人就稱呼她為仙姑。 很多老人都說,王囊仙原本姓黃,應(yīng)該叫黃囊仙。那個時候,當丈有個七綹西,北鄉(xiāng)有個大王公,他們兩人見王囊仙長得很漂亮,都爭著要娶她為妻,為此還鬧得不太和睦。由于他們都是反抗官府的草寇首領(lǐng),官府得知后,就調(diào)派軍隊來攻打他們。在這種情況下,他們聯(lián)合起來,一起反抗官府,還圍攻了安龍城。但他們的力量不夠強大,不到一百二十天,就被猴大人率領(lǐng)的軍隊打敗了,王囊仙、七綹西、大王公等人都被打得四處逃竄。王囊仙逃到了廣西,后來被猴大人騙了回來,最終在安龍城被殺害。當時,有人在安龍城的皇廟里給她塑了像,不過這座廟早就不存在了,現(xiàn)在這個地方已經(jīng)改建成了倉庫。 七綹西原本姓韋,他被官府殺害后,他的家人擔(dān)心被官府斬盡殺絕,就改成了陳姓。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少數(shù)人恢復(fù)了韋姓。這里要說明一下,應(yīng)該是 “大王公”,而不是 “帝王公”。 (流傳于安龍縣么塘地區(qū),龍志淵搜集整理 ) 二 仙姑小時候叫阿妹(也有人叫她囊先),長大之后改名叫黃阿銀。那為什么后人都叫她王仙姑呢?原來,她發(fā)動起義反抗官府,遭到官府的追捕。為了不連累自己的家人,她就改成了王姓,所以后人都叫她王仙姑。實際上,準確來說,應(yīng)該叫她黃仙姑。 仙姑的幼年 仙姑出生后,就特別聰明機靈,她媽媽非常疼愛她。她媽媽上山干活的時候,都會背著她。因為仙姑好像有神靈護佑,出太陽的時候,天上就像自動給她撐了一把傘,在很遠的地方都能看見。可是,走近了看,又什么都看不到,人們都覺得特別奇怪。后來,她媽媽到別的地方去干活,還是背著她,那把紅色的傘也跟著她,讓她不會被太陽曬到,也不會被雨淋到,大家就更覺得不可思議了。 仙姑的少年 仙姑長到八九歲的時候,就能去放牛、上山砍柴割草了。放牛的時候,牛對她特別聽話,她讓牛做什么,牛就做什么,一直都在她身邊。她喊什么,牛都能聽明白。有一次,她用手指在一大片石板上,按照田的樣子畫出了一壟壟的田地。和小伙伴們上山砍柴割草時,別人累得滿頭大汗,她卻坐在那里唱歌、刺繡。別人問她割好了沒有,她總是說 “差不多了”。等別人挑著一擔(dān)柴草回家的時候,她也有一擔(dān)柴草,和大家一起回去。她挑著柴草回家的時候,從山坡上或者比較遠的地方看,總像是有四個人抬著一頂花轎。人們都很驚訝,可走近一看,又什么都沒有。問其他小伙伴,大家也說沒看到什么。有一天,仙姑一個人趕著馬去廖坡。在坡對面的很多人,都看到有一頂轎子抬著她,跟在馬后面,到這時,大家才知道阿妹是仙姑。 仙姑的青年 阿妹家里很窮,她和小伙伴們每天都上山砍柴,然后挑到安龍去賣,以此來維持家里的生活。那時候,買賣用的是小錢,她們不想要小錢,想要大銅板。后來,買柴的人不給錢,小伙伴們?nèi)フ屹I柴的人理論,結(jié)果錢沒要到,還被買柴的人打了一頓。阿妹看到后,心里很不服氣,拿起尖擔(dān)就和買柴的人打了起來。參與打架的人越來越多,但都打不過阿妹一個人。買柴的人不甘心,覺得這么多大男人打不過一個小姑娘太丟人,就又召集人來打,可還是打不過阿妹。時間長了,阿妹就成了有名的女將。官府知道后,就調(diào)派軍隊來攻打她。當時沒有槍炮和火藥,阿妹就用竹席做炮筒,用黃泥做火藥。沒人幫忙的時候,她就灑豆成兵。 一開始,阿妹不在本地打仗,總是到荒郊野外去。但這樣跑來跑去很不方便,后來就在對面的么塘雙山和官府的軍隊對抗。人們都紛紛追隨她,隊伍越來越壯大。糧食不夠吃的時候,她用五斗米做飯,成千上萬的人吃,居然怎么都吃不完。因為她氣場強大,大家都很信服她,她帶領(lǐng)大家抗爭了三年。后來,她和大家商量,覺得一直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就逃到了廣西,在一戶姓陸的人家?guī)凸ぁS幸惶煜掠辏⒚靡ヌ羲魅思覄袼f:“下雨了,別去挑了,明天再去吧。” 可阿妹穿著新花鞋,還是冒雨出去了,回來的時候身上帶著雨水。主人家說:“淋濕了,換件衣服吧。” 阿妹卻說:“我身上一點都沒濕。” 主人家一看,還真是,都覺得太神奇了,好像連老天爺都不敢得罪阿妹,阿妹就像神仙一樣。 阿妹的死 阿妹逃到廣西后,官府還是不肯放過她,用花言巧語騙了她的家人。她的家人到廣西去騙阿妹,說只要她回安龍,官府就會和她和解,還會給她一官半職。于是,阿妹就從廣西回到了安龍。一開始,官府表面上對她客客氣氣的,到了要殺她的那天,就用大量的狗血淋在她身上,讓她動彈不得,最后把她殺害了。因為她能灑豆成兵,還能騰云駕霧,就好像擺脫了草寇的身份,成了仙人一樣,所以后人都叫她仙姑。 神仙田 神仙田是阿妹小時候上山放牛時,用手指在很多大石板上畫出來的。這些石板看起來就像一片片田壩,有田埂、有田溝,和么塘田壩的樣子很像。傳說阿妹和小伙伴們?nèi)シ排5臅r候,阿妹提議在石板上做田壩玩,然后就照著么塘田壩的樣子畫了起來。她的手指劃過石板,石板上就冒出了田埂,這些田埂一直留存到現(xiàn)在。很多人說,曾經(jīng)有個年輕人用鑿子把田埂鏟平了,可不到半年,田埂又和原來一樣長出來了。 (王廷芝口述,龍志淵搜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