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第八十五卷 晉紀七 西晉·晉惠帝永興元年(甲子,公元304年) 【原文】
【譯文】
【解析】 前文提到,劉淵說服司馬穎跑回南匈奴本部,這下劉淵算是龍入大海無人可制,于是劉淵開始打著幫司馬穎的名義南下,實際上就是搶地盤。 亂世如劉淵這樣的人太多,但是值得書寫的并不多,關鍵在于大多數人就是單純的為了搶地盤,極少如劉淵這樣的有政治遠見。 之前文章提到過劉淵從小就接受漢文化,屬于漢化極深的匈奴人,而且他在中原的時候被諸多中原士大夫所認可,可見劉淵對于中原王朝的政治游戲規則是頗為熟稔。 比如上面材料就是一種體現。 劉淵手下的將軍喬晞殺不投降的縣令,這個沒什么,戰爭行為,但是喬晞又搶人家老婆,這個也還能說的過去,但最后人家老婆不從,喬晞就把人家給殺了,這事也能說的過去,亂世人命如草。 劉淵是有志天下,他在中原見識過中原的地大物博,知道南匈奴不過一隅之地,想要統領中原,就必須要借用漢人是士大夫的力量。 中間就要弱化漢人和匈奴人的區別,同時讓漢人士大夫降低對匈奴人的敵視和仇視。 通俗的說,劉淵迫切需要對漢人士大夫進行統戰,讓其接受自己。 具體的做法可有用很多,比如對漢人士大夫禮賢下士、用漢法、對漢人百姓秋毫無犯等等。 可喬晞的做法恰恰就把劉淵的謀劃打亂了。 重點不是喬晞殺縣令一家,而是喬晞的做法讓漢人士大夫看到,原來劉淵其實和匈奴人并沒有多大區別。 或者說,喬晞的做法就是在提醒漢人士大夫,他劉淵就是匈奴人。 你可能會說了,不少漢人也如此做了,為什么沒有這種說法? 你可以這樣理解,同一個村的,你打了我,這就是內部矛盾。 如果你不是我這個村的,你打了我,那就不是你我之間的矛盾問題了,而是外村人欺負本村人,上升到群體對立上,于是就會有同仇敵愾。 統戰就是這樣,尤其是兩個不同的族群,想要消弭彼此的分歧,弱化你我有別,可能要做10000件事才能慢慢逐漸淡化你是什么族、我是什么族的意識,可激活這種你我有別的意識,可能只要一件事。 如果劉淵只是搶一把就跑,也沒想長久統治漢地,更沒想做中原皇帝,那他自然可以對喬晞的行為不管不顧,但他的野望極大,那就不得不對喬晞進行處置。
一方面是給漢人士大夫看的,這個好理解,雖然事情小,但意義不小,劉淵利用這個釋放政治信號在算是給漢人士大夫示好。 另一方面,劉淵也是在匈奴內部立威。 要知道,劉淵回到南匈奴本部也才沒多少時間,威信既沒有樹立,內部思想也沒有統一,所以借著這個事情來做文章也是情理之中。 說完了劉淵再來說一說這個被處罰的喬晞。 你覺得喬晞的問題是什么? 是殺了那個縣令?還是把人家老婆也殺了? 說實話,戰爭年代這種事干的人會少?大家都差不多,我不覺得這個是什么大問題。 我覺得喬晞的問題在于他不夠大氣! 就像《讓子彈飛》里面,師爺說的那句話:“這種事兒你們可以花點錢嘛,花點,哪怕嫖呢,花不了多少錢,哪怕偷偷摸摸的。” 喬晞要是大氣,那就把禮數樣子做主,找劉淵賜婚,如果人家不愿意,那就算了。 退一步,那就把這事做得隱秘,你做了別人不知道,這也沒什么。 就像農村有句話,你啥事都能做,只要別讓人看到。 再退一步,現在劉淵在爭霸天下第一步,你喬晞就開始管不住褲襠里二兩肉了,中原還有花花世界你沒去呢,就一個介休縣,你就收不住了,就這點出息,玩意。 我想起很多年前我看過的《寒門再難出貴子》里面作者提到他對實習生的觀察。 有一次,他帶著實習生去招待,走的時候,實習生把桌上剩下的中華帶走了,理由是他爹沒抽過這么好的煙。 好一個大孝子,但在作者眼中,幾根煙尚且如此,將來那就不是幾根煙的問題了。 所以,這個喬晞之后也就銷聲匿跡了。 【閑扯】 我覺得吧,上面的材料如果從劉淵的角度去看,沒什么東西,或者說學不到什么玩意。 如果從喬晞的角度去看,我覺得,我們絕大多數普通人,有的時候就是如喬晞一樣。 見到利益邁不動腿、得不到又惱兇成怒,是不是? 但問題,并不是這兩點上的面上,而是這兩個背后的內核。 “見到利益邁不動腿”,不是利益動你的心,而是你本事夠不到,你想取巧耍手段,但凡你有辦法你早去做了,會在這里呆著流哈喇子? “得不到又惱兇成怒”,不會你心胸太狹隘,而是你的失敗暴露了你的無能,他人嘲笑你又無法反駁,只得歇斯底里,但凡你知道成敗自有定數,盡人事聽天命,你還會如此? 你想想是不是如此? 這一為什么提這兩個? 因為,這兩個東西就像一個門一樣,你能開多少,你就能看到多少更廣闊的風景,一旦推開足夠大,那你就能進入更高的天地。 所以說,喬晞算是毀了自己的前途,而我們普通人的自己,束縛限制住自己的,何嘗不是我們自己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