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基本信息 姓名:王某 性別:女 年齡:35歲 職業:未述 就診時間:2025年3月7日(初診) 復診時間:2025年4月2日(二診) 主訴 引產術后反復腹痛20天。 現病史 患者于2025年2月15日因胎停行引產術(孕22周),術后20天仍反復出現腹痛,呈隱隱作痛,偶有墜痛,復查彩超無異常。伴精神萎靡、易疲勞、頭昏沉、情緒低落、口干口苦,睡眠欠安,二便正常。末次月經:2024年9月10日。既往生育1女,無人流史。 四診信息 望診:舌紅,苔膩。 聞診:未述異常。 問診:情緒低落,口干口苦,睡眠不實。 切診:脈弦細。 既往史 無特殊病史,無手術及過敏史。 中醫診斷 病名:腹痛 證型:肝郁氣滯,氣血兩虛 辨證分析 患者引產后氣血耗傷,肝失疏泄,氣滯血瘀,不通則痛;加之氣血不足,胞宮失養,不榮則痛。肝郁化火則口干口苦,氣虛則神疲、頭昏沉;脈弦細為肝郁血虛之象。 治則治法 疏肝解郁,益氣養血,緩急止痛。 處方 方藥:小柴胡湯合當歸芍藥散(柴歸湯加減) 柴胡15g 黃芩10g 炙甘草10g 法半夏15g 黨參15g 大棗15g 生姜10g 當歸20g 白芍15g 茯苓20g 澤瀉20g 川芎15g 白術15g 煎服法:水煎服,1劑/日,分2次溫服,連服5日。 醫囑 避免勞累,保持情緒舒暢。 飲食清淡,忌生冷、辛辣。 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復診記錄 二診(2025年4月2日): 腹痛已消,精神恢復,口干口苦減輕,前方效佳,續服5劑以固療效。 按語 本案患者引產后氣血虧虛,肝氣郁結,致氣血失和,胞脈失養。以當歸芍藥散養血柔肝、健脾利濕,小柴胡湯疏肝解郁、調和樞機,兩方合用(柴歸湯)共奏氣血雙補、肝脾同調之效。藥后腹痛止、情志暢,印證了“調肝健脾為治腹痛之本”的臨證思路
|